名家专栏

同股不同权利与弊/程志彬

续上一篇我们提到了,在团结政府领导下所提呈的第二次2023年财政预算案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利好资本市场的政策。

其中一个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政府也计划允许“双类股上市模式”(dual class share listings),或所谓的“同股不同权”模式, 在大马交易所运用 。

“同股不同权”是指在一家公司中,拥有同样数量股份的股东之间,拥有不同的权力或权益,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公司中发行了两种或多种拥有不同投票权或其他权利的股票。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家公司中,管理层或创办人可能拥有A类股票,这种股票可以拥有更多的投票权和更大的决策权,而其他投资者则可以购买B类股票,这种股票虽然和A类股票的名义价值相同,但拥有较少的投票权和决策权。

例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持有特殊股,其拥有10倍于普通股的投票权,能够对公司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当一家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公司创办人和管理层通常会面临一个难题:如何保持对公司的控制,同时又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本来支持公司的发展。

必须注意,我们通过 IPO 筹集的资金越多,老板的股权稀释就越多。在这种结构下,同股不同权的结构,就成为了一个备选方案。

当然,同股不同权也具备了各大好处与坏处,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创办人保有控制权

同股不同权的结构,可以使公司的管理层或创办人在公司上市后或股权稀释后,依然能够对公司保有控制权。

这样的股权安排,可以帮助管理层或创办人,保持对公司的长期承诺和长期战略愿景,而不用担心短期利益或外部股东的影响。

例如,谷歌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曾在公司上市前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结构,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创新。

筹集更多资金

此外,同股不同权结构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本。因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公司的管理层或创办人对公司的控制保持稳定,从而降低其他投资者的风险。这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的资本,从而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

例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2012年IPO前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结构,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这种结构使得投资者对脸书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从而帮助脸书成功地进行IPO。

当公司在面对外部压力或潜在收购时,同股不同权结构就可以起到保护公司利益或自主权的作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让公司的管理层或创始人对公司的决策保持自主性,从而保护公司的长期利益。

例如, Snap的创始人伊万·斯皮格尔和罗伯特·墨菲,在IPO时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结构以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他们通过持有Class C股票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Class C股票拥有10倍的投票权,而公众持有的股票则是普通股票,每股票只有一票投票权。

缺乏制衡有隐忧

尽管同股不同权结构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需要注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的问题是可能会是缺乏监管和制衡。

同股不同权结构可能导致公司管理层或创始人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外部监管和制衡机制,这可能会影响决策的透明度和责任感,潜在地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东权益造成威胁。

另外,同股不同权结构可能会使得某些股东对公司决策缺乏投票权,这可能对他们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这可能导致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公,从而可能损害公司的长期稳定性和永续性。

同股不同权结构,也可能会对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同股不同权结构,一些股东的权益受到限制,导致这些股东难以出售股份,也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股票流通性下降,从而可能使得公司的股票估值受到影响。

总之,同股不同权结构具有一些潜在的优点和缺点,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监管结构。

免责声明: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视频推荐:

反应

 

财经新闻

10年来最大首发股 传双威医疗下半年上市

(吉隆坡22日讯)市场传出消息,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已经启动旗下双威医疗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准备工作,放眼最快在今年下半年上市,集资30亿至40亿令吉,成为过去10年的国内最大IPO。

彭博社引述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双威已经委任汇丰银行(HSBC)和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安排双威医疗集团的上市计划。

此外,杰富瑞集团(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和瑞银集团(UBS),也受委一同协调上述IPO活动。

该消息人士称,双威医疗集团放眼集资30亿至40亿令吉,估值为200亿令吉。这比去年9月报道中的120亿至140亿令吉估值还要高。

“双威医疗集团如今的估值增加,反映出该集团的盈利前景改善。”

无论如何,消息人士亦称,双威仍在考虑全盘计划,有关上市规模和时机等细节,仍有改变可能。

双威发言人,以及汇丰银行、杰富瑞和瑞银方面并未及时回应彭博社的询问,而马银行已拒绝评论。

另外,丰隆投行分析员根据近期私人界医疗资产的交易,指双威医疗集团的两位股东,即双威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将寻求企业价值对除息税摊销及折旧盈利倍数(EV/EBITDA)至少在20至25倍或以上的估值。

“近期私人界医疗公司的交易估值在20至25倍水平,双威和GIC只会考虑相同,或是更高的上市估值。”

他补充,假设双威医疗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低于上述水平,那双威和GIC皆可通过私下脱售股权,来获取更高的估值。

或派特别股息

对于即将来临双威医疗集团IPO,该分析员称,这有望成为本国市值最高的上市活动之一,反映出该集团的规模与增长潜力。

分析员根据其分类加总估值法(SOP),以及25倍的EV/EBITDA计算,将双威持有的84%双威医疗集团股权价值定在172亿令吉。

此外,该分析员指出,双威可能会采取与2015年分拆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上市时相同的做法,向母公司股东派发双威医疗集团的部分股权,并将部分上市集资所得用于派发特别股息。

“不过,一切仍由双威来决定。”总体而言,该分析员保持双威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也保留在5.75令吉不变。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