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地摊经济未必适时/符策勤

2009年美国次贷金融风暴,中国实行“扩大内需”来拉动中国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当年,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顺着中国当年正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及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投资和消费的潜力都很大,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很强,加大内需抵消风暴的威胁,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2020年6月初,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这句话一出口就不得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之下,“地摊经济”看似对中国经济振兴的一个措施。 

解救失业破产人士

记得1998年的亚洲风暴,下岗专业人士,很多转投餐饮业;2009年次贷风暴,泰国大亨在路边卖汉堡包,这不就是地摊经济解救了失业与破产的人们吗?

同个时期,在抗疫期间,有关当局派了“神手”来摧残了我家前面路口的4个非法小吃档口,把这些属于地摊经济格式路边摊小微生意连根拔起。

最大的那“间”档口可摆满80人,有几个冰箱,档里要什么有什么,工整的水泥地板,管理的还不错。

大家会想,都说是非法营业,那来的电供开冰箱,水供洗碗碟呢?

这些在没有营业执照下,就由毗邻的工厂业者驳接喉管供源了。

那么,这些业者和李克强拥有同个高大上思维,暨是地摊经济理念的推动者?

还是,草根人民的同情者?

阻碍交通

都不是吧,这些业者是自私自利的老板,自家不设施食堂,而纵容有人非法提供饮食,方便他们的员工不用到远处用餐。 

本来宁静的环境,这搞到了双停车引来的路塞,大卡车挡着了路口的视线,妨碍交通安全。

无法长期推动经济

地摊经济功效,该不该推崇呢?

中国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期目标,凸显了今年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冠病疫情造成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低迷,失业率上升。

27个中国城市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究竟多大程度上能解决中国的经济和失业问题?

走回头路?

然而,李克强的地摊经济论,却出现了异议。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其合法性存在争论而被视为城市里的边缘经济形式。

有评论说,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国家形象。北京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

这篇评论还指出:“街道脏乱、假冒伪劣、噪音扰民、游商满街、堵塞交通、不卫生不文明等曾经的城市顽疾一旦卷土重来,之前的治理成果都可能付诸东流。”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对BBC中文表示,中国经济动力就是出口,你要赚外面的钱才可以推动经济,地摊经济对提升中国总体经济并没有多大帮助,但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就业问题,让这部分贫困人口有一条出路。

对合法业者不公平

非法地摊多以博同情心或威胁民主选票而衍生,不但影响了社会的次序,还影响了“公平竞争”。大马也一样,如果从国家独立到现在,当官者没有政治决心执行法律,一代一代的非法路边摊出现。 

店里的合法业者规规矩矩缴执照费,店租及各种官方费用,而非法路边摊还可以摆上无上限的座椅和店内的人抢生意。还有卫生条件,非法拉水电等等的诟病及店面无人租购,非法地摊经济只止短期的燃眉之急,而非拉动国家经济之举!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国旅游火爆背后 “口红效应”折射现实

报道:孔顺行

中国“五一”假期旅游出游合计2.7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1.2倍,但很多人是“穷游”,旅游消费、门票收入甚至不及2019年水平。

专家将经济疲弱时口红需求上升称为“口红效应”,也折射出中国旅游业是低消费产业的现实。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旅游市场火爆,不仅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客流“爆棚”,就是一般的城市休闲场所也是人满为患——吃饭要等位、打卡要排队、车队堵在路上……中国国内旅游业界显得非常兴奋,经济分析人士也认为中国经济动能呈恢复趋势。

不过,也有旅游业者担心,今年“五一”旅游人流火爆的同时,但消费并没跟上,因此是疫情放开后的报复性反弹,今年之后不一定还能保持这么好的势头。

在“五一”假期开始前,大部分人都预料到这个长假旅游的人会很多。

广州的凯文(Kevin)准备和女朋友去贵州旅游,提前一个月订好了酒店。

他说,3年大家都没跑动,2023年的春节虽然也是长假期,但是大家主要回老家和亲人团聚,谈不上旅游,因此大家都会扎堆到“五一”这个假期,所以要提前预订,免得到时候订不到房。

而让Kevin想不到的是,即便提前这么早订房,但是最后还是泡汤了。“五一”假期的前一周,酒店服务员打电话给他,预订的房间因为装修取消了。除了退订金,酒店的赔偿也非常爽快。

各种毁约理由

后来,Kevin知道,这段时间大众化的酒店、民宿毁约的特别多,就是为了在“五一”期间涨价。有人更是3月份就订好了酒店,但还是被酒店以酒店满房为理由退单,随后又将房间涨价。毁约的理由也各种各样,有说装修的,有说换老板的,有说拆迁的,甚至还有不惜咒自家民宿倒闭的……不管你信不信,总之要把你退掉,搭上一点赔偿费,然后再卖个好价钱。

因此,这次涨价不像以前过年过节,上涨个二三成或四五成,而是两倍、三倍的涨价。所以很多人就不愿意了,就一景区的普通酒店,凭什么要涨到人民币1000多(约144美元)?

“1000多我以为是星级酒店”、“有人管管吗” 等质疑声不断……

既然这样,很多人就想着“五一”不出远门,就在周边转转。但是各城市里头也都是出来逛的人,景区火爆不用说,连公园、商场到处都是人。

深圳罗湖万象城是一家开业近20年的老商场了,但在“五一”假期就被挤爆了,人山人海。

杭州西湖最多游客

据统计,4月29日0时至5月1日16时,全国景区游客量排前10的景区分别为: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南京钟山风景区、北京颐和园、大理古城、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武汉东湖风景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天坛公园。

当然,这个“五一”假期最出名的地方非山东淄博莫属,各地游客或驾车、或坐车去淄博吃烧烤。

香港还有人组织了一个摩托车队去淄博吃烧烤,到了淄博交警全程护航,赚足了眼球。

支付宝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在淄博烧烤店消费金额暴涨超5倍。

其实,淄博烧烤在今年2月初就开始火起来,3月8日“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登上抖音同城热搜,引起自媒体、美食博主们纷纷前去打卡,这样淄博烧烤开始火出圈。

淄博政府积极推出淄博烧烤专线高铁,随后也火上热搜,被央视新闻报道。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因此,有专家认为,这次“五一”假期的火爆说明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大家对于未来的经济也更加有信心,更加敢于消费,将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增长提供巨大的动能。

不过,从具体数据来分析,“五一”的假日经济效果却不是那么明显。据统计,整个“五一”期间,旅游门票收入只达到了2019年的84%。

老百姓谨慎消费

在浙大经济学院干部培训课堂的一个内部讲座上,有老师透露,五一节2.7亿人次的出行,但是消费量比2019年下降了40%。

他说:“老百姓消费是比较谨慎的,除了一些退休老头老太太,体制内的退休金8000、1万多的,愿意花个1万消费的也不少,年轻人就吃个烧烤,看个电影,这种几百块的消费数量上也不少。但凡是大宗的,几十万几百万的消费,那些生意就说拜拜了。”

出游人数增多,但是消费却下降了,这说明很多人只是被封控久了,想出去透透气,但是却不想花钱,因为也实在花不起钱了,所以只能“穷逛”。

相比其他城市的火爆,著名旅游城市丽江“穷逛”的人也减少了。往年节假日、寒暑假的时候,丽江古城的街巷中挤满人,但是今年去丽江旅游的人明显减少了。

在丽江做旅游的王导说,其实在疫情前的2018年、2019年,丽江旅游就出现消费降级,但那时不明显,疫情3年又掩盖了这个现象。

从淄博的“烧烤经济”,到“五一”旅游的“穷逛”,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经济学上的“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指的是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即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有强烈消费的欲望,因此廉价而且非必需品的口红就成为逆势增长的商品。

这个现象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被发现,后来人们用“口红”泛指一切在经济不景气时销量逆势增长的廉价商品或服务。

2008年全球次贷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促成了“口红”等商品销量上升的局面。

“穷游”人数多

在中国,具有口红效应的商品或服务往往是低端餐饮,比如大排档、烧烤,此外电影行业也是表现明显“口红效应”的行业。

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受挫,但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10名,达到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

由于消费数据不理想,“五一”假期结束股市开市第一天,国内旅游及酒店板块全线大跌,景点及旅游指数大跌4.5%,酒店指数大跌5.5%,报收1900点以下。丽江股份,节前一度涨至12.6元,但“五一”假期结束开市第一天便大跌9%,此后更是连续几天下跌。

分析人士指目前消费数据反映了旅游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疲态,不过由于过去3年的封控,现在想出去玩的人还有很多,“五一”“穷逛”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到国庆假期。

政策鼓励地摊经济

为鼓励消费,中国各地纷纷出台了鼓励摆地摊、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官方媒体也呼吁年轻人要学会脱下“孔乙己的长衫”。

近日深圳出台政策,允许街道办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

此前,上海、北京、兰州等地也推出类似政策,尝试有序开放设摊。

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正在恢复消费活力,湖北宜昌、大冶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

专家认为,摊贩经济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了灵活而多样化的服务,承担着某种“社会润滑剂”的功能。

2020年疫情中湖北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宜昌、大冶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

同年6月,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和“高上大”一样。

在李克强讲话后,中国各地掀起鼓励摆地摊的热潮。但没过多久,6月6日晚,《北京日报》刊发署名为“京平”的评论文章《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6月7日央视新闻也发布评论文章,强调“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6月8日,《深圳特区报》发文称“不宜一哄而上发展‘地摊经济’”……一系列呼吁理性看待地摊经济的文章把当时的地摊经济打入谷底。

尽管如此,在经济下行、谋食不易的形势下,地摊经济以各种形式在各地出现,比如“后备箱经济”——即年轻人利用汽车的后备箱摆摊,拉出吸睛标语,挂起氛围灯,成为街头一景。

“别人卖菜,我卖花,可以饿死,浪漫不死。”

这是在南京街头用小车摆摊卖花的大福,为他的花摊撰写的标语。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