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元走下坡?/鲁比尼

美元近期的急剧贬值,让人不禁为其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感到忧虑,毕竟除了美联储眼下实施的激进货币宽松政策(可能进一步腐蚀这一世界主要法定货币)之外,金价和通胀预期也在不断上升。
但套用马克·吐温(Mark Twain)一句话来形容:有关美元提早消亡的报道都被过分夸大了。
美元近期的疲软是由短期周期性因素驱动的,只不过从长远来看情况会更加复杂:在美元身上同时具备着多个可能会或不会随时间推移损害其全球地位的优点和弱点。
短期内的主要不利因素是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随着美国将日益庞大的预算赤字货币化,美联储的做法看起来比大多数其他主要央行更为宽松。
美元一般都会在人们乐于追逐风险的情境下走弱,反之亦然。
这也是其汇率在2至3月的新型冠状病毒恐慌期间达到高点,又随着市场气氛的恢复而从4月开始下跌的原因。
此外,美联储与其他央行货币掉期协议的启动缓解了美元的流动性不足,而正是这种不足在危机初期推高了汇率,到如今全球大量涌现的美元又开始向其施加下行压力。
此外,(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例如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在遏制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方面的成效高于美国,意味着它们的经济复苏可能会更稳健。而美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失误以及相关经济脆弱点则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疲软。
此外我们还必须再次指出,在大流行爆发之前,美元名义和实际汇率(排除通胀因素后)自2011年以来已经升值了30%以上。
提高贸易竞争力
鉴于美国外部赤字不断增加,同时利率水平并未高到足以吸引资金流入来为其融资,美元贬值对于恢复美国贸易竞争力是必要的。
同时,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信号也表明它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重获外部竞争力。
但如果V形复苏被拖成了软弱无力的U形复苏(更别提二次探底了),又如果第一波疫情未能得到控制而第二波疫情在有效疫苗问世之前扼杀了复苏,那么即使在短期内美元(如最新全球增长数据所示)也可能再度走强。
而从中长期来看依然有多种因素有助于维护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美元将继续受益于一个基础广泛的灵活汇率制度,有限的资本管制以及深厚且具备流动性的债券市场。
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任何明确的替代货币可被用作广泛的价格尺度,支付手段和稳定的价值存储。
此外,尽管被疫情所蹂躏,但美国大概2%的潜在年增长率依然高于其他大多数(增长接近1%的)发达经济体。
美国经济在诸如科技,生物技术,制药,保健和高等金融服务等诸多先进行业中仍然保持着活力和竞争力,而这些行业都将继续吸引来自国外的资本流入。
满足安全资产需求
任何尝试取代美国地位的国家都必须自问,是否真的想构建一个坚挺的货币以及随之而来的庞大经常账户赤字以满足全球对安全资产(政府债券)的需求。
对于欧洲、日本或中国来说,这种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强劲的出口才是三者的关键经济增长因素。在当前情况下美国可能会维持其“过度特权”,继续成为私人和公共投资者希望在其投资组合中配置的安全长期债务的发行国。
通胀激增削弱储备货币
那么问题就在于哪些因素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破坏美元的全球地位。
首先,如果美国继续将庞大的预算赤字货币化,进而助长了巨大的外部赤字,那么激增的通胀最终可能使美元贬值并削弱其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
在美国目前的经济政策组合之下这方面的风险其实是在不断增大的。
或失地缘政治霸权
另一个风险是则美国丧失其地缘政治霸权——这是许多国家一开始使用美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将霸权国家的货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做法自古有之,16世纪的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法国和19世纪的英国都是如此。如果未来几十年真成了许多人所说的“中国世纪”,那么美元可能会随着人民币的逐渐升值而贬值。
而借助贸易,金融和技术制裁的美元武器化可能会加速这种转换。
即便美国选民在11月选出一个新总统,但由于中美之间的冷战是长期趋势,这种政策很可能会一直延续下去,而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和俄罗斯)以及盟国都已经在将自己手中那些容易遭到制裁或扣押的美元资产多样化。
中国构建数字人币
与此同时,中国一直在为其汇率引入更大的灵活性,逐步放宽一些资本管制,并建立更深厚的债务市场。
支付平台套用其他货币
它已经说服更多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将人民币用作价格尺度,支付手段和包括外汇储备在内的价值存储,也正在西方主导的全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构建一个替代方案,并致力于创建一个最终可以实现国际化的数字人民币。
其本国科技巨头正在创建庞大的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且可以套用到其他国家的本币上。
因此尽管美元当前的地位无忧,但在未来几年和几十年中必将面临重大挑战。
虽然中国的经济体系(实施金融管控的国家资本主义)及其技术官僚把持的政治体制对西方确实没什么吸引力,但是中国模式已经吸引了许多新兴市场和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断壮大的经济、金融,科技和地缘政治力量将使其货币侵入到世界上更多的地方。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高盛悲观看美元 估今年再贬20%

(纽约16日讯)高盛对美国经济前景祭出严厉警告,最新预测,即使在没有额外关税,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已逼近零,而通胀在关税冲击下,进一步大幅上调至3.5%,另对近期已崩跌的美元更是悲观,高盛认为,在经济明显恶化下,美元仍被高估约20%。
根据自由财经引述外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在社媒平台发文表示,已授权对部分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措施,在此期间大幅降低关税至10%。
在特朗普宣布暂停部分关税90天之后,高盛虽然撤销了发布不到2小时的经济衰退预测,但在最新报告中,高盛称,这并不意味着前景乐观。
根据高盛预测,即使没有额外关税,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仍将提高约15个百分点,这将导致美国GDP增长速度从2024年的2.5%急剧下降到2025年的0.5%。
高盛称,虽然不至于引发完全衰退,但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报告显示,衰退风险仍存在,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的几率仍高达45%。
报告称,劳动力市场至关重要,尽管3月就业报告表现稳健,初次请领失业金人数仍较低,但在极度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下,招募活动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高盛预测2025年底失业率将上升至4.7%,且风险偏向更大幅度上涨。目前,美国失业率为4.2%。
另,关税将推高物价,通膨前景令人担忧,高盛预计,根据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年增2.52%,但在关税基准情境下,预计未来6个月将加速至3.5%左右。
高盛基准情境预测美联储将在6月、7月和9月各降息25个基点,以因应劳动市场更严重下滑的风险。
高盛指出,如果经济增长比预期稍好,通胀的担忧仍存在,美联储今年可能不会降息。
如果经济陷入衰退,且失业率大幅上升,可能会看到美联储超过200个基点的降息幅度,历史上经济衰退期间通常会降息400-500个基点。
高盛认为,从几率来看,市场仍低估了未来一年的降息幅度。
至于近期重贬的美元,其前景也明显恶化中,高盛外汇策略师表示,即使在过去2个月贬值之后,广义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仍比其长期平均值高出20%。
更重要的是,贸易保护主义转向削弱了美国增长超额表现的前景,不仅短期如此,长期也是如此。这种美国相对经济表现的逐渐恶化,可能比全面衰退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进而进一步不利于美元。
新闻来源:自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