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担孩子大学费用?/萧伊妗

谈到大学学费,父母们都有各自的打算。但多数父母与孩子们都对大学要读什么,在哪里升学感到迷茫,对学费也懵懂。
大家就一直拖着不讨论,直到孩子快要到上大学的年纪时,才开始紧张张罗。我遇到的案例如下:
1)孩子受到朋友的影响,想要到外国念书丰富人生阅历。他向往外国读书氛围,认为是开拓视野的好机会。
孩子的想法不错,但是父母并没有这个预算。孩子不满地抱怨父母没有做好教育基金规划,与父母的关系闹僵。
2)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到外地读书。但是离开父母后,却不再自律。他沉迷于打电子游戏,常常熬夜;学业表现不怎么样,在不及格的边缘。
当父母打电话给孩子时,他屡次语气不耐烦。父母在想是否做错了决定。
当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父母都告诉我们读大学是我们的自己的经济责任。最普遍的就是向国家高等教育基金局贷款(PTPTN)或者打工以应付日常开销。
父母经济压力大
如果你注意到,现在的大学费用比我们上大学时高很多,这也意味着很多贷学金并不能百分百支持学费。无论如何,父母还是需要资助孩子一部分的学费,这样才能提高孩子上大学的可能性。
然而,现代的父母平常在孩子的开销已经够大,还要准备未来的教育基金,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即使预算足够,如第二个案例,孩子平常在家有家长督促,在自由后却对学业不上心,这让家长的辛苦储蓄竹篮打水白白浪费。
准备好5件事
无论你打算承担孩子一部分还是全额大学学费,我希望你能在送他们上大学前准备好这5件事:
1.认清储蓄目标
父母应该先发掘孩子的潜能找出适合他们读的科系。想要让孩子读什么科系,就必须弄清楚未来需要多少学费和生活费。在知道总数目标后就可着手规划。
2.越早开始越好
复利的好处告诉我们越早开始定期投资,需准备的教育基金本金也相对轻松些。可以有更长的时间经历股市或基金价格波动,以平均成本法享受稳定的回酬。
2.让孩子参与教育基金准备
透明地告诉孩子知道自己的预算。最好是让孩子们明白他们自己也需要为未来的大学学费负责。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打工,当有工作经验后,对升学规划也比较有帮助。
另外,也可以提醒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将来有机会得到奖学金或助学金,到心仪的学府深造。
4.持续与孩子为升学对话
告诉孩子如果升学费用完全由父母负担,我们有绝对的权利规定一些入学条件。这是一项很大的投资,身为“投资者”的我们一定要看到孩子(投资项目)已准备好升学(获利)。这包括他们能独立自主,基本的学术条件等。
7个条件
以下是审查孩子是否已准备好独自在外升学的条件:
1.孩子是否独立查询升学资料,自己去研究要读什么,而不是跟随朋友的决定。
2.孩子是否了解自己。如:几时会有压力,几时需要找寻帮助?
3.孩子是否能有纪律地约束自己,例如必须睡足8个小时,懂得控制玩游戏的时间等。
4.孩子是否能自我鼓励专注在学业上?
5.孩子是否能独立生活,自理日常:洗衣、知道如何保管个人财务、解决问题。
6.孩子是否知道如何面对压力?
7.孩子是否有基本的学术条件来上大学?
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那父母就必须给机会和时间,千万不要急着送他们上大学。
最后,这笔教育费“投资”有可能换不来“回报”。不成熟的孩子也更加容易在外受不好的影响。
5.父母须有足够的保险和遗产规划
如果父母不幸去世,没人能保证子女能依据生前计划升上大学。假如人寿保险足够,遗嘱信托有叫交代清楚,孩子的升学和生活就能有保障。
切记教育基金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能力规划。千万不要过度利用贷款最后导致退休规划延误。最后,祝各位家长规划教育基金愉快!
专才:毕业生或无法立足 STEM应纳跨学科教育
(吉隆坡5日讯)生物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提醒,政府高等学府应积极准备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课程与人才生态系统,而不是仅仅对新兴趋势做出反应。
从事信息技术(IT)行业的法妮莎拉甘蓬表示,政府大学在开发STEM课程,尤其是人工智能(AI)和IT领域的课程时,往往采取被动跟随政府政策的方式。
“人工智能成为全球话题已10多年,现在已成为一个流行词,但我国到现在才开始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NAIO),这显示出我们是多么的被动。”
法妮莎拉甘蓬是巴生谷一所政府大学的毕业生,她告诉网媒“自由今日大马”,未来的STEM毕业生很可能因此措手不及,因为未来6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可能会面临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大幅重塑,到时只有20%的IT工作需要人类员工。
“人工智能的技术在不断进步,虽然我们认为某些角色仍然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但人工智能与人类工作者之间的平衡正在发生变化。
教学大纲落后
“6年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多达80%的IT工作,只给人类员工留下20%的工作机会,这将导致其中一些毕业生无立足之地。”
她也直言,政府大学在根据行业需求调整教学大纲方面,远远落后于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的学者高度关注行业需求,以确保其课程面向未来,但政府大学却缺乏这一点,虽然是有一些行动,但明显动力不足。”
上个月15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建议从明年起,70%的全寄宿学校学生须选修STEM课程,以加强对该领域的掌握能力。
他说,政府会做出这项决定是因为马来学生对STEM学科的兴趣正在下降,这与国家推动新技术学科的政策方向不符。

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能不足
毕业自一所私立大学的软件工程师陈伟祥(译音)指出,虽然私立大学往往能跟上行业标准的步伐,但整个教育系统却无法让学生掌握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能。
他说,在现阶段的招聘过程中,许多公司都在努力寻找有能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相关人才。
“在我的前公司,一共有5至6个数据相关的职位空缺需要填补,但在30至40份的应征申请中,被考虑录取的只有一、两位。”
陈伟祥也是一位数据科学家,他说,许多毕业生之所以会缺乏人工智能和数据知识,全因大学课程中没有充分涉及这些科目。
“学生必须主动自修课程以外的相关技能,但大学在劳动力准备方面仍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在STEM课程中纳入跨学科教育,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
另一方面,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博士生莫格什萨巴巴迪担心我国对人工智能和科技的关注,可能会掩盖对关键环境角色的需求。
毕业自海洋生物学的他举例,在澳洲等其他国家,海洋生物学家有真正的职业道路,但在大马,他们所扮演的关键环境角色却很少得到认可,这对于我国这个海岛国家而言是一种损失。
“许多人的工作被称为海洋生物学家,但最终却在度假村或度假屋为酒店做宣传,或打点潜水服务。”
他认为,我国需要更多的海洋和环境科学专家,政府应该通过扩大海洋产业和投资蓝色经济来支持这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