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如何让员工理解自己的职责?/陈绣茗

曾经一位老板问我,他说在他曾经在念书的国家有过短期工作,他回忆着说他从来没有如现在般的经验,那就是以前在那外国的员工(也就是他的同事)都具备工作上的常识,而如今自己成为企业老板,聘请的员工怎么总是缺那么一点点。

在聘请员工或者寻找项目团队上,许多中小企业老板都会盼望可以找到能举一反三的员工或队友,但是很多时候结局往往并非能如你所愿。

在我眼中,这样的招聘就如一场赌局,靠的是面试者(老板)的眼光,眼光独到所找到的人问题就不多。

中小企业老板一般上都是非常忙碌,在常年奔波的日子中又如何能心平气和的执行面试?

我执行辅导时,其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能将你自己所理解的“常识”理所当然化(Your common sense is not what you think the common sense is)。

如果老板以自己的认为的“常识”去招聘,效果必大打折扣。

除了每一个人对“常识”的认知都不一样外,而在职场上是没有所谓“常识”,所有的工作与权力都是根据营运所需设计好。

工作是根据营运流程中所设计的工作活动而来,称为职务;权力是根据这个职位在组织架构上所属角色而设计。

以下由马来西亚培训单位(HRDF)提供的角色简介作为参考:

责任又为何?

“负责任”在中小企业中永远是员工与老板之间的拉锯战,甚至有老板投诉指能负责任的好员工都选择到大企业就职。

许多老板认为那是态度问题。

其实并非全然是态度问题,我在操作辅导的过程中就面对过一些案例,老板标示为“不负责任”的员工在经过一番职责设计后,加上提供明确的书面作业程序,变得负责任了。

职责要设计到位,除了上述提到的职务说明,还要加上针对该职务提出表现期望,简单来说,就是明确告知员工该职务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称之为“有表现”。

举例子,以下是针对财务经理的职责设计和表现预期:

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当一个员工很明确知道何谓表现后,加上提供明确的工作指示(作业指南/作业程序/作业手册),很自然就会改变行为适应要求,提高对职责的认知。

反应

 

财经最热Now

【财经最热NOW】11月14日|生成式AI成职场利器 雇主员工对薪酬评价存差距

安永咨询公司《2024工作重塑调查》,涵盖了全球23个国家与地区,27个行业的1万7350名雇员及1595名雇主。在东南亚地区,包含来自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的1050名雇员和200名雇主,其中大马250名雇员及50名雇主。

除了视频中提到的AI采用率和薪酬满意度,结果还显示,69%大马雇主与90%雇员认为,掌握新技能,是改善工作机会与实现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尽管双方均认可技能发展的重要性,但对雇员是否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支持存在显著分歧。这种差异源于对学习资源、学习时间分配甚至职业流动性等方面的不同认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