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如何选择医药卡?/萧伊妗

10年前,我一度以为拥有100万令吉终身限额的医药卡是足够用上一辈子的,直到我的顾客患上了淋巴癌。

顾客在政府医院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化疗、检验,但是还是无法遏制癌细胞。

最后政府医院的医生建议顾客到私立医院接受骨髓移植。目前还在家中修养。不知不觉已经医疗了接近3年的时间,他前后已经花了将近80万令吉!

很多人误以为政府医院所有的医疗费低廉,都有手术不过千,药物不过百,看医生花几块钱的印象。

的确,一些长期的疾病药物如胆固醇、高血压药物等和普通问诊,政府有津贴。这些药物由于普遍,有些甚至由本地药商生产,政府医院几乎是免费提供给需要的病患。

但是一些特殊疾病如癌症,和需要特别手术工具的病人就没那么幸运,医院并没有贮存这些药物,病人需要向外国药剂公司订购。

虽然都是需要由政府医院开出处方,药剂行必须给予折扣,但是这些折扣根本微不足道,再加上通货膨胀和马币贬值,我的这位顾客的化疗药从1万5000令吉一支,逐年增加1000令吉。

普通百姓难负担

每次化疗需要3支化疗药,所以单单一次的化疗就得支付4万8000令吉。这是一般普通老百姓无法轻易拿出的钱。更何况病人需要经历超过10次的化疗和检测,病人在政府医院的治疗就已经花上50万!

有入住过私立医院的人都知道,在入院之前医生都会问:“有没有医药卡?”就连我这位顾客即使是在政府医院治疗,也会被关心是否拥有保额高的医药卡,这样医生能给予更好的方案。

我很感恩政府医院有完善的治疗设施,但毕竟政府医院已经承担庞大的医疗开销,他们的预算有限,所以更新更好的治疗方案还是得自费。

医费药品通胀高

大多数的人都认可“医药卡”的重要性,通俗点都称它为入院的提款卡,让自己在医疗上无后顾之忧。然而,这几年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医药费和药品一直起价,医疗上的通胀率是15%以上,比任何生活用品的通胀率更高,因此几乎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医药卡都逐年起价。

年轻的保客保费涨幅也许不大,年纪较大的保客保费的涨幅可以高达20至50%以上,这让很多人感到吃不消!

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医药卡起价的挑战?

1. 认清是必需品

就好像储蓄一样,我们都要有现存后花的观念。机器都有会需要进厂维修的一天,更何况是更复杂的人体呢?既然知道人必定会在某刻需要入院治疗,那我们就必须准备一笔钱,让我们在未来可以利用这个户头医疗。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向保险公司买一张保额高的医药卡,无事当储蓄,有事向保险公司提款医疗。

2. 越早买越划算

保险公司并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提供的保单并不是普通的合约,保险公司会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职业等来判定保费,当你签下提议书的那一刻,你已经诚实地呈报你的健康状况,也同意了以支付的保费换取高额保障。

所以,想要在未来得到无忧的医药保障,最好在健康时购买,保险费也相对便宜些。

3. 根据理财习惯选择

市面上只有两种医药卡,一是:单一医药卡(Standalone), 没有储蓄成分,随着年龄增加保费,可以从年轻时几百令吉的保费,直到50岁需付高达6000令吉以上,甚至上万令吉的保费。很多人因此在晚年时大喊吃不消。如果顾客生了大病,也必须继续承担保费直到放弃为止。

二是:投资链接保单内的医药卡(ILP):这类保单已把未来晚年的保险率算在内,所以保费相对比较高。它并不会随着年龄调整保费。但是因为高医疗通胀率,我们开始注意到这类医药卡保费也逐年增加。保客可以加上其他附加利益如“豁免保费”,如果经历严重疾病如癌症等,保客无需付保费。这也进一步减低病人的负担。

如果你是位理财有方的人,第一种医药卡更适合你,因为你可以利用省下的保险费去制造更大的财富,为晚年时需要更高的保费做准备。如果你是属于不会自主储备或不想烦恼太多的人,那就选第二种。

不过,为了应付通胀,你必须预算每年约5%额外的费用在医药卡的保费上。

4. 可选择共保额(Co-Insurance) 降低保费

对于无法承担高额保费,又想拥有高保障的人士,可以选择共承担保额的方式。对于一般人来说,几千令吉的医疗费是承担得起的,但是上万令吉的医疗费就很困难了。如果面对小病或许可以自付,但当超过一定的数额时就由保险公司承担,这样可以大大减低保费,同时也不用担心财务受影响。

举例:入院治疗费5万,医药卡保额100万,3000令吉的共保额;

自己得先付:3000令吉,保险公司付:4万7000令吉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理财中最重要的一环,医药卡是必需的转移风险工具之一!

反应

 

保健

【南视界】如何选择医药卡?

大多数的人都认可“医药卡”的重要性,通俗点都称它为入院的提款卡,让自己在医疗上无后顾之忧。然而,这几年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医药费和药品一直起价,医疗上的通胀率是15%以上,比任何生活用品的通胀率更高,因此几乎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医药卡都逐年起价。

年轻的保客保费涨幅也许不大,年纪较大的保客保费的涨幅可以高达20至50%以上,这让很多人感到吃不消!

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医药卡起价的挑战?

1.根据理财习惯选择

市面上只有两种医药卡,一是:单一医药卡(Standalone), 没有储蓄成分,随着年龄增加保费,可以从年轻时几百令吉的保费,直到50岁需付高达6000令吉以上,甚至上万令吉的保费。很多人因此在晚年时大喊吃不消。如果顾客生了大病,也必须继续承担保费直到放弃为止。

二是:投资链接保单内的医药卡(ILP):这类保单已把未来晚年的保险率算在内,所以保费相对比较高。它并不会随着年龄调整保费。但是因为高医疗通胀率,我们开始注意到这类医药卡保费也逐年增加。保客可以加上其他附加利益如“豁免保费”,如果经历严重疾病如癌症等,保客无需付保费。这也进一步减低病人的负担。

如果你是位理财有方的人,第一种医药卡更适合你,因为你可以利用省下的保险费去制造更大的财富,为晚年时需要更高的保费做准备。如果你是属于不会自主储备或不想烦恼太多的人,那就选第二种。

不过,为了应付通胀,你必须预算每年约5%额外的费用在医药卡的保费上。

2. 可选择共保额(Co-Insurance) 降低保费

对于无法承担高额保费,又想拥有高保障的人士,可以选择共承担保额的方式。对于一般人来说,几千令吉的医疗费是承担得起的,但是上万令吉的医疗费就很困难了。如果面对小病或许可以自付,但当超过一定的数额时就由保险公司承担,这样可以大大减低保费,同时也不用担心财务受影响。

举例:入院治疗费5万,医药卡保额100万,3000令吉的共保额;

自己得先付:3000令吉,保险公司付:4万7000令吉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理财中最重要的一环,医药卡是必需的转移风险工具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