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小企业操作内部控制的第一步/陈绣茗

续上二期的分享,相信大家应该都清楚,若要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应该要从何下手与内部有哪一方面可以进行控制。

曾经我提过一位经营技能学习中心的业主,为了获得到内部控制所带来的好处,因此,设定了许多指针与相关目标标准,还不满意的要我看看是否设定得够好,最终被问及控制目标标准的目的时,才如同梦中惊醒。

还有一家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了解培训需求(Training needs)时也曾经要求,课程中必须融入他们的内部预算程序,并分享一个最佳操作模式(Best Practice Model)。

这种要求很正常,每个人都要得到最好,可是什么是“最好”?其实是因企业目标(Objective)而异。

还记得大学期间教导矩阵计算的教授曾经提起过,“世界上没有最佳的成果,只有此时此刻最佳的成果”。

忽略沟通目的

理论上矩阵计算的最终目标是最佳成果(Opimize results),但是,在现实中所谓的“最佳”,是根据此时此刻所可以获得的信息、数据,包括决策时间的迫切、分析并做出最佳的判断。

辅导过程中,另一个常被小企业忽略的就是,将控制目的清楚告知执行控制的内部审计人员,认为他们只需要知道控制目标标准就可以了。

根据上述案例,该技能学习中心的业主在操作控制时,不仅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效果,还将自己与员工搞得更忙,其中牵连还包括一些员工因不清楚所以就不在意,一些甚至因为那是老板指定要提交的报告而敷衍了事。

考究原因,其中一项就是忽略了沟通目的。

大企业因为层层的管理规定、作业程序都很清晰,所以既使底层员工不明白道理,事情也可以获得妥善执行并获得指定的目标。

但小企业在管理规定/作业程序,大部分的时候都相当模糊,甚至是一人多职位的状态,因此,要达到宣导控制的目的,大部分的时候采用沟通会议便可。

在设定目标标准方面,其类型很多,一般情况下分成定量(quantitative)和定质(qualitative),以保持控制的准确性。

5大常用标准

以下分享几个经常使用的标准类型。

(1)时间标准:是指完成一定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限度。如有一位经营餐厅业主,就将上餐标准制订在不超过20分钟。

(2)生产率标准:是指在规定时间里所完成的工作量。如一天输入100项数据、一天美容服务x人。

(3)消耗标准:是指完成一定工作所需的有关消耗。如,数量x的材料制造数量y的产品。花费x的费用达到y行销目标。

(4)品质标准:是指工作应达到的要求,或是产品或服务所应达到的品质标准。

(5)行为标准:是对员工规定的行为准则要求。

完善体系品质保证

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计划、不同的控制目的,控制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x%的顾客进店x分钟之内应受到接待。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制订标准的方法有如以下:

(1)统计方法:即根据历史数据记录或对比同类企业的水平,用统计学的方法确定标准。这种方法常用于与效益(efficiency)有关的标准。

(2)制作方程式:即指以参数和实测的数据为基础制订的标准,如使用上述谈及矩阵计算方程式。主要用于制订生产定额标准,或者如何资产使用额(如课室)。

(3)经验估算法:即指由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来制订标准。这种方法通常是对以上两种方法的补充。

举一个案例,许多小企业不会太留意员工请假尤其病假(或者只会投诉员工请太多病假),但曾经就有一经营运动器材的案例业主,对员工拿病假进行控制,他们设定x%的员工达到病假申请x天,问及目的,回答说是为了要实现他们企业文化(透过运动培育人才)。

如果员工有按照规定运动,将不会轻易生病。提出病假指标,重点不是不允许生病,而是从病假的次数控制来知道企业是否达到照顾员工健康的目标。

另外,技能培训中心也设定x%的教练达到体能测验x分为标准,主要也是为了要落实企业目标。

标准的制订是全部控制工作的第一步,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是整个控制工作的品质保证。

下一期将分享在控制工作中,应衡量什么以及如何去衡量。

 

 
 

 

反应

 

国际财经

关税冲击难以量化 美企悲观情绪堪比金融危机

(纽约24日讯)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企业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对经济状况的看法从未如此悲观,对于试图判断特朗普贸易战将对股市造成多少冲击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根据美国银行对本轮财报季前期电话会议的分析,本季度财报季中对宏观经济状况的正面与负面评论之比,已远低于平均水平,并势将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差水平。

财报季通常对股市利好,但鉴于标普500指数已从2月的历史高点下跌近15%,投资者正为特朗普试图改写全球贸易规则带来的后果做准备,此次财报季的风险之高前所未有。

对于汽车制造商和运输业等利润与经济形势变化更为密切相关的公司来说尤其如此。

一些高管难以衡量白宫快速转变的政策对其业务的影响。这给美国股市带来了进一步的压力,近日由于经济衰退风险和特朗普关税导致通胀回升的风险上升,美国股市有重新跌入熊市的危险。

“几乎每家企业的总执行长都在下调预测,”资深市场策略师吉姆·保尔森表示。“企业部门的评论警告已经升级。”

阿斯麦控股警告称,不知道如何量化可能颠覆半导体行业的关税消息的影响。

达美航空因围绕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而撤回了全年财务指引,金佰利公司以贸易战对其成本的影响为由下调了全年利润预期。

下调指引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汇总数据,当前季度迄今标普500指数中27%的公司下调了对2025年业绩的指引,只有9%上调了展望,

花旗汇编数据显示,汽车制造商的预期最为悲观,他们在4月将未来12个月盈利预期平均下调了9%左右。

另一方面,生产食品和消费必需品的公司在经济衰退期间往往表现更好,这些公司最为乐观,将他们的预测上调了1%以上。

花旗的交易策略团队称,下调业绩指引的公司正因此受到市场惩罚,而超出预期业绩的公司仅获得有限回报。

根据该行数据,下调预期的公司次日平均下跌4.8%,而维持或上调预期的公司则平均上涨1%。

美国银行预测,随着企业纷纷避免提供业绩指引,市场可能出现“潜在的信息真空”,与冠病疫情期间的情况如出一辙。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