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家大回报/Project Syndicate
作者:阿德南·哈桑(BIG Ideas基金会董事会主席、世界银行集团前董事)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中有一项事态发展值得特别关注:小国已经崛起成为重要的经济参与者。如今这种对传统增长范式的挑战正准备重塑全球投资格局。
根据BIG Ideas基金会的研究,按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全球排名前20位的经济体中,有17个是人口在1000-1200万之间的小国。
3共同基本优势
这些国家跨越各个地理区域,有着不同的历史、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但它们有三个共同的基本优势:体制的灵活性、可控的人口规模和高质量的领导力。
在系统快速转型时期,适应性要比规模更重要。事实上在这时候规模过大往往是一种负担而非优势。
自然界也是如此:环境剧变时期往往有利于体型更小、适应性更强的物种。比如有袋类动物、不会飞的鸟类和生命力顽强的昆虫(如蟑螂)就在恐龙等大型物种灭绝的重大事件中幸存了下来。
小国在当今全球经济中的成功也反映了同样的原理。高效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和精简的行政系统,再加上有效的领导,使小国能够迅速实施战略变革,灵活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迅速调整应对外围
这些结构性优势正随着全球变化的加速而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它们能使小国迅速调整经济去应对新的外部现实。
比如它们可能会决定将自身发展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接受数字治理,投资人工智能,或培育娱乐活动聚集点。
无论它们选择哪种愿景,其易于管理的规模都意味着它们可以全面推进。
小国擅长培育利基经济。成功的小国不会在所有领域展开竞争,而是会确定那些自身能够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特定领域。
事实证明这种专业化战略在微芯片等知识密集型行业尤为有效,因为专业知识的在这些领域的集中会产生自我强化的生态系统效益。
小国的灵活性还体现在监管的卓越性上。
与大国不同,小国可以在几个月内调整甚至彻底改革其监管框架。这使它们能够及时应对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为金融技术、数字资产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创造有吸引力的条件。
鉴于这些优势,小国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但单个国家可能缺乏足够规模去对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成动态集群
然而通过将这些灵活的经济体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投资框架中,我们就有机会去解锁可观回报,利用可扩展的创新体系,并针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建立稳健的对冲机制。
在此自然界再次为我们提供了指引。较小的有机体往往不去独立运作,而是形成动态的集群以克服体型限制。
例如,较小的鱼会组成“诱饵球”,一起游动来躲避捕食者。同样,椋鸟也会结群让个体保持温暖、交换信息,并避免成为捕食者轻易得手的目标。
当然,小国绝少像椋鸟那样千人一面。相反它们有着差异巨大的利益、能力和发展水平。这种多样性带来了重要的好处,尤其是投资组合的多样化。但这也使小国资产类别的建立变得复杂。
在方面构建含有不同组成部分的资产类别的过往经验,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例如新兴市场资产类别的创建表明不同的国家可以被纳入一个单一的集合体,而构成投资生态系统的指数、基金和机构也是可以针对特定行业和地区的。
各类创新金融架构——包括混合融资和第一损失准备金——可以为小国资产类别的引入提供支持。而一个专门的“小国投资和信贷担保基金”则可加强该类别的吸引力,包括在将最脆弱的国家与其他较低风险国家归为一类时对其风险敞口进行管理。
竞争优势改变
对小国资产类别的正式确认,将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小国家族办公室——由富裕家族建立、为其成员提供遗产规划等财富管理和其他服务的实体——在推动该资产类别的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
凭借其多元化的兴趣和长远的眼光,少数几个领先家族往往能改变一个投资生态系统。一旦这些家族找到跨区域的共同目标,那其系统性影响就将是极其深远的。
小国资产类别的涌现不仅可能,而且可能性越来越大,因为全球经济的动态变化改变了我们对竞争优势的理解。随着现有体系被打破,特别是技术创新的加速,灵活小国的天然优势已不容忽视。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在增强全球经济韧性和灵活创新的同时获取巨大价值。谁能引领潮流,谁就能获得最大回报。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小国的生存之道/许世平
古代哲学家韩非子在《亡征》说:“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还说“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
那是告诫后人,自我夸耀、轻视邻国、力弱、贪婪、顽固、不懂外交、不懂礼仪者,必遭亡国。
乌俄掀战,似乎验证了韩非子的警诫之言,也警惕其他小国要懂生存之道。
东盟诸国趋吉避害
在历史上,大国对小国久怀觊觎之心,企图威迫利诱,不战而得,是常有的事。
像夹在中印边界的不丹,外交上接受印度的“指导”,经济及军事严重依赖印度,还时时刻刻担忧随时会像当初被印度吞并的锡金国那样;人口仅77万的不丹,就是印度人随来随往的后花园。
当今世界,充斥着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处在夹缝里的东盟诸国,在弱肉强食的丛林,要避开明枪暗箭,才能趋吉避害。
像没有纵深腹地的新加坡,靠经济、技术、人才、廉政体制,凝聚人心的感召力和意愿,而崛起成为有作为的富国。
像北欧的丹麦,靠着输出创意与设计,以简单质朴影响世界,以别树一帜的创新体制维护小国的独立主权。
像波斯湾面积狭小的半岛国家卡塔尔,在恶劣的沙漠气候下,淡水资源匮乏,88%的粮食靠进口,却因油气蕴藏量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海湾国家的土豪;半岛电视台让它发挥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感受这个小国为实现现代化的畅快节奏。
历史上有好些国家,经历博弈,弱小的国家最后溃败,被蚕食、被羞辱,皆因“柔茹而寡断”、“饕贪而无厌”,很少有因同情弱小而举起护弱的心灵之剑。
重才知贤护国尊严
马来西亚是一个小国,要坚守自己的领地和国家主权,还要有强大的独立精神,不与大国利益集团靠拢,不站边,保持与各国友好关系,以维护区域的和平发展。
当然,要自强,就要重才知贤,对内实行重大改革,对外巧妙周旋,才得以有效维护国家的尊严与权益,使国家政治清明,秩序安定。
掌政者更要有容贤之量,不嫉贤妒能,要见贤思用,遇贤而让,要有识大体顾大局的品格,“立身谦恭,事上谨敬,养民惠爱,使民合于义”,才能让小国在群雄环伺的凶险环境下挺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