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我们还有多少银弹救市?/李兴裕

自政府6月起实行国家复苏计划第一阶段的全面封锁措施以来,各方呼吁政府通过直接注资来祭出更多刺激经济配套,以协助经济、家庭和商家渡过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难关的呼声与日俱增。

事实上,从去年3月至今年6月,政府前后已祭出8个经济稳定、刺激与复苏配套,涉及总值高达5300亿令吉,或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6.4%。

这笔总额当中,876亿令吉或占GDP约6%是政府直接注资,其余4424亿令吉来自雇员公积金局、国家银行、金融机构与发展金融机构、社会保险机构,以及各官联公司。

基于额外挹注经济与援助人民商家,以及税收减少下,联邦政府今年预估财政赤字如今已提高到占GDP的6.5至7%(去年6.2%)。

更高的融资需求,已推高联邦政府的法定债务水平,预计今年底将达到占GDP的58.5%(截至3月杪为54.6%或8567亿令吉),距离法定债务顶限60%,只有1.5%之遥。

今年还有4353亿可花

表一显示,自2020年以来,政府已耗费总额4822亿令吉的资金,占了上述8个经济配套、2019冠状病毒病特别基金及2021年财政预算案总额9175亿令吉的52.6%。这意味着,政府今年可动用的开销还有4353亿令吉。

假如我们还需要援助商界和人民的开销,政府是否应暂时忘记财政赤字的问题,继续“大开水喉”以协助大家走出疫情?

政府能否上调占GDP 60%的债务顶限?谁可借给政府这么多钱?成本多寡?潜在的影响包括哪些?大马人将如何偿还这些债务?政府会否在疫情过后提高税率机削减例常开销?

 债务顶限可提高多少?

冠病疫情爆发之前,联邦政府自我设下的债务顶限为GDP的55%,这包括国内外的债务。

为了让政府有更宽松的财务调整空间,国会通过了2020年政府资助临时措施(冠病)法案,将政府通过大马政府债券(MGS)、大马政府投资票据(MGII)及大马回教债券(MITB)债务顶限提高到60%。

我们不排除若政府需要更多资金,以应对更多经济配套融资需求,而把债务顶限进一步提高5至10%(或750亿至1500亿令吉)的可能性。国内游资依然充裕,外资对大马政府债券和票据的兴趣和需求也保持强劲。

 国内借贷vs对外举债

当前的利率处于史上新低,让政府有更大的空间在国内借贷,以融资公共开销。

我们相信,国内外投资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退休基金、投资基金和大企业)对大马债券的需求仍保持强劲。截至今年5月杪,外资拥有总额2335亿令吉的大马政府债券,或占大马政府债券总额25.7%。

当政府债券的需求甚于供应,那么利率将保持偏低。这意味着,大马纳税人和政府服务受益者所承担的成本将微不足道。

截至今年5月,国行已从次级市场(金融机构和企业)购入总值114亿令吉的联邦政府票据,这间接的推高了联邦政府票据的需求。事实上,这相等于国行以超低的利率直接放贷给政府。

不过,政府若要向外举债则面临限制,因为根据1963年外部贷款法令,法定岸外举债顶限不得超过350亿令吉。截至今年3月杪,联邦政府的外债处于282亿令吉水平,只剩下68亿令吉的借贷空间。

 税收

狭窄的税收基础(2020年占GDP11.1%)/政府收入对国民收入增长比率的下跌(从2011年的2.1%,于2019年下跌至0.9%)及庞大的税务鸿沟(占GDP 20%),限制了政府通过税收来应对已承诺开销走高的能力。

政府从原油价格上涨取得的额外石油收入(每桶原油每上涨10美元,将录得30亿令吉收入),被政府稳定燃油及食用油价格的为数70亿令吉补贴局部抵消。

在疫后的财政预算案策划上,是时候重启消费税(GST),假设税率为4%,而非过去实行时的6%。

政府也应封堵香烟与烟草走私活动造成的漏税缺口、遏制非法资金外流,以及堵住影子/地下经济约占GDP 21%(3000亿令吉)的税收缺口。

同时,也应进一步合理化非关键开销、遏制泄漏和浪费、进行公共退休金改革,以及合理化社会保障系统,这些都是必须优先考量的政策改革。

我们相信,政府将认真与国际各大信贷评级机构接洽,向对方保证,大马仍致力逐步巩固其财赤水平,并在不破坏经济复苏势头的情况下,在中期遏制债务永续增长轨迹。

 

 
 

 

反应

 

财经新闻

东南亚第三·仅低于狮城汶莱 全球富国大马排名第71

(吉隆坡13日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数据,大马在全球排名第71个富国,在东南亚国家则为第三富,仅低于新加坡及汶莱。

国际货币基金数据显示,2025年大马以人均总值为1万4423美元(约6万3818令吉),排名全球第71富有国家/地区,差27美元或约120令吉就触及全球人均总值平均值。

全球人均总值平均值为1万4450美元(约6万3938令吉)。亚太区则在9179美元(约4万零614令吉)水平,东南亚为6141美元(约2万7172令吉)。

新加坡为东南亚唯一挤入前10的国家,人均总值达9万3956美元(约41万5900令吉),为全球第四富,表现超越许多先进国。

汶莱则以3万7023美元(约16万3700令吉)人均总值,在东南亚排名第二,全球则排名第35。

泰国、印尼的人均总值,分别是7754美元(约3万4309令吉)及5248美元(约2万3221令吉),其他东南亚国家均在5000美元以下。

10大人均总值卢森堡第一

10大人均总值国家/地区当中,卢森堡以14万1080美元(约62万4300令吉)排名第一,其次是瑞士,人均总值11万1716美元(约49万4200令吉),接着是爱尔兰的10万7243美元(约47万4300令吉)。

排名第5及第6的挪威及冰岛,人均总值超过9万美元(约39万8200令吉);美国及澳门的人均总值在8万美元(约35万4000令吉)水平,分别排名第7及第8,接下来的卡塔尔、丹麦及荷兰,人均总值位于7万美元(约30万9700令吉)水平。

反观香港,被澳门大幅度超越,仅以5万5608美元(约24万6000令吉)人均总值位列全球20。

英法意未进20强

传统经济强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均未能挤入全球20强富国,人均总值介于4万至5万美元,分别排名22、24及28。

亚洲先进经济体如韩国、日本及台湾方面,人均总值位于3万美元水平,分别是3万7675美元、3万5611美元及3万4924美元,各排名32、37及38。

至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以1万3873美元位列第73名,而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印度,排名141名,人均总值仅2937美元,比许多东南亚国家还低。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