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师留下的脚印/万年船
股神巴菲特的最佳搭档查理芒格,在上周安然去世,享年99岁。
我们在哀悼少了一名投资传奇之余,也免不了思考,股神何时将离开我们,返回神界。说到底,巴菲特也已经93岁了。
成功的投资大师大多数长寿,原因大概是他们善于思考,因此思维特别清晰,不容易老化。虽然如此,生死大关乃是人生必经之路,最重要的是离开的时候,不留下任何遗憾。
到了巴菲特和芒格这个年龄,回顾他们一生,可说毫无遗憾。他们留下来世上的每一天,有如烛光,既为人民照亮迷途,也温暖这个世界。
马来西亚的散户或股民应该以此为借鉴。美国对于投资诈骗执法甚严,如果有人假借成名人士或者投资大师的名义来行骗,必遭严惩。
可是在世界的另一角落,即马来西亚,利用名人效应来行骗的各种行径比比皆是,连本地股神如冷眼或资本投资基金经理陈鼎武者皆深受其害,乃至报警也无法解决问题。这到底是民智不开,诈骗过于猖狂,完全不将法律和执法者放在眼里?
我想两者皆有之。许多人受不住贪婪的诱惑,妄想一朝致富,所以陷入投资诈骗陷阱。或许旁观者可以嘲讽这是他们咎由自取,但是,投资大师何罪之有,为什么要受到诈骗分子的牵连,损害本身的清誉?

查理芒格
诈骗集团无法无天
到头来,报案者似乎反而成了扰乱社会的根源,受害者反而成了“加害者”,蒙受二度伤害。我国对于“名誉损失”,远远不久先进国家如美国或新加坡,以致诈骗集团无法无天,视法律如同无物。
至于说诈骗案件如同杂草,野火烧了春风又生,这可要观察其他国家如何打击此等罪案。大马如果想要成为先进国,在智慧资产上必须痛下功夫,不可沦为东南亚比较落后的国度如KK园区之流。
与此同时,本地大师如冷眼者,也因诈骗集团广用其名而不甚其烦,改为深居简出,让股民错失与他交流学习的机会。
最后,查理芒格逝世,留下来的脚印值得我们虚心学习,与此节录一二,和读者分享。
大师说:“事情往简单想,不过要认真执行;大多数人都太急躁,成功必须要很冷静和有耐心;要赚大钱,不是买或卖,而是耐心等待;重要的不是你摸到什么牌,而是如何将手上的牌打好。”
所以,简单的事情要认真思考,不要贪心急躁,让诈骗得逞。
最重要还有这句:“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谢谢阅读。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巴菲特给1句良心建议 比尔盖茨前妻:一辈子受用

巴菲特
(纽约18日讯)亿万富豪慈善家梅琳达(Melinda French Gates)揭露,她会将收到的宝贵建议仔细记录下来,并在脑海中不断思索。
其中,她的好友巴菲特(Warren Buffett)传授的一句特别实用的智慧是“不要对自己太苛刻”,这对她在慈善事业的投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NBC报道,现年60岁的梅琳达是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的前妻,于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慈善机构Pivotal Ventures。
梅琳达表示,每当她对自己的慈善工作要求过高时,就会想起巴菲特对她说的话“你们正竭力解决社会遗留的难题,这些问题之所以难解是有原因的,所以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
早在2000年,盖茨夫妇共同创立“盖兹基金会”后不久,巴菲特也给了他们另一项建议。

梅琳达盖茨
梅琳达说,巴菲特曾告诉他们:「找出让你专注投入的目标,其他事情就抛到脑后。当你将自己的才能聚焦于那个目标,并持续努力不懈,你会感觉更棒、更有成就感,也不会因为放弃其他事情而感到内疚。」
报道指出,巴菲特的这两个建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自我批评阻碍了目标达成,因此试着给自己多一点耐心。
一些专家也认同巴菲特的这番话。密西根大学的组织心理学家克罗斯(Ethan Kross)指出,若你不断纠结于错误或进展不如预期,往往会适得其反。
克罗斯解释,处于低潮期的运动员应专注于下次如何进步,这比一再回顾错失的目标更有助于恢复状态。他建议,要像一位严格的教练那样对自己说话。
新闻来源:TVBS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