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耐药性 对抗气候变化盲区/Project Syndicate

人们普遍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
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到本世纪末可能会超过这一阈值,可能会夺走多达10亿人的生命,死因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热浪、干旱、洪水、传染病爆发和粮食短缺等。
但情况实际上可能要糟糕得多,因为目前的预测未能考虑到抗生素耐药性的(AMR)不可避免的增加。
气候变化可能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深远影响,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恶劣天气和气温上升会促进耐药病原体的出现和传播。
病菌活力增强
但是,衡量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模型忽视日益增长的耐药性风险,对全球变暖的政策反应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巨大的疏忽,将阻碍我们治疗感染和保持人们健康的能力。
一个更温暖的地球增加了近1万1000个物种灭绝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还可以改善细菌和真菌的条件。较高的温度与细菌生长和感染率的增加有关,并且还会对微生物施加选择性压力,使其变异并产生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耐药性已被公认为是一场不断升级的全球危机。
全球最大杀手之一
中国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C,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就会增加14%,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增加6%。
同样,极端天气,特别是洪水和干旱,将增加水传播的霍乱和伤寒等传染病的传播,以及病菌的耐药性。此类事件往往会扰乱清洁水和卫生设施的获取,使预防和控制感染更具挑战性。
此外,城市密度往往会加速病原体的传播。据估计,到2050年,气候危机可能会使12亿人流离失所,这可能导致城市更加拥挤。
抗生素耐药性已被公认为是一场不断升级的全球危机。2019年,它与近500万人死亡有关,这使耐药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杀手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抗生素耐药性与气候变化一起,确定为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世界各国领导人正在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将在9月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一次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高级别会议。
仍不受关注
但许多人仍然认为抗生素耐药性与全球变暖不同。例如,最新的关于健康和气候变化的《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没有提到抗生素耐药性、耐药性或抗生素。同样,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组成的“同一个健康”四方秘书处(Quadripartite Secretariat for One Health),也未能研究全球变暖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抗生素耐药性将如何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
国际社会严重低估了气候变化对人民健康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治疗能力。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我们必须越来越依赖预防和控制感染,以及,更重要的是,确保明智地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这将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对制药公司来说往往没有吸引力;还需要进行正确的投资并建立正确的激励措施以使现有抗生素能够到达需要它们的人手中。
严重影响贫困国
为此,像我所在的组织,全球抗生素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Global Antibiotic Research & Development Partnership),正在鼓励创造新药,致力于改善已经上市的基本抗生素的可及性,特别是在低收入国家。
公平使用和分配抗生素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与气候变化一样,受抗生素耐药性影响最严重的通常是最贫困的社区。
但这还不够。全球政策制定者必须大幅增加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的资助,以确保他们准备好应对全球变暖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新形式的耐药性。
要做到这一点,需将抗生素耐药性纳入气候变化应急措施,并且更重要的是,从9月的联合国抗生素耐药性高级别会议和今年在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开始,将耐药性和气温上升视为相互关联,而不是截然不同的挑战。
否则,现有药物的有效性将在最需要它们的时候动摇。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视频推荐 :
气候变化冲击粮食安全 农长呼吁区域合作应对

莫哈末沙布
(金边2日讯)气候变化对马来西亚的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不稳定的天气模式和不断上升的气温也扰乱全球农业。
随着国内粮食生产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警告,大马和本区域仍然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威胁,有必要展开区域合作以解决潜在的粮食短缺问题。
“我们的白米库存至少够用6个月。但我们不知道气候变化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粮食安全很重要。
“我们必须与本区域的其他国家合作,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我们的稻米产量以前是71%,但现在只有56%。
他在金边告诉马新社:“大约2万公顷的稻田被改作房屋计划用途,我们的年轻一代因为收入低而拒绝在稻田里工作。”
末沙布于2月杪对柬埔寨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与柬埔寨农林渔业部长邓迪那举行会谈。
双方讨论的主要议题是粮食安全、白米进口(主要是香米)、水产养殖、渔业和农业部门合作。
去年,柬埔寨的白米出口量为65万1522 吨。逾10万公吨销往中国,而东盟国家则购入近13万公吨。
柬埔寨出口各种白米,包括香米、白米、蒸谷米和有机米,”Sen Kro Ob”的意思是“非常香的米饭”,米粒长,气味最香,享誉世界。
我国近250万公吨的白米需求量中,3成或70万公吨来自进口,包括从柬埔寨进口约5万公吨的香米。
地缘政治挑战、白米生产商不确定的出口政策和不稳定的天气条件可能迅速扰乱国际市场的供应,从而影响进口国。
“去年大马遇到白米问题,尤其是当印度因国内问题而停止向其他国家出口白米时。”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白米出口国,该国于2023年暂时禁止非巴斯马蒂米出口,以抑制高通胀和国内食品价格上涨,不过,去年印度政府已取消禁令。
末沙布说,大马和柬埔寨在他最近的访问中虽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但广泛讨论白米生产问题,因为柬埔寨的白米产量是大马的5倍。
“柬埔寨有很多稻田,生产优质白米用于出口。也许,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在未来购买更多。他们的渔业也很强大,例如生鱼(snakehead fish)。他们这里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