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概念股,能碰吗?/万年船
日前和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喝茶,听他对近期的政治概念股娓娓而谈。
他慨叹近期股市不容易猜测,往年只要一逢大选,一些政党就在股市中炒作,借机牟取竞选基金。他就和生意上的政治朋友“收风”,运气好的话,可以发个不小的大选财。
可是这一次大选牌失灵,他收到的谣言证实只是谣言,选举过后不止没有赚钱,还亏了一笔。
万年船有点好奇,长久以来靠股票运作,将竞选基金下放的谣言,似真又假,一直没有人可以证实,这一次竟然听到内行人提起,颇有兴致,于是追问下去。他却点到为止,绝口不提亏损的是什么股票。
我更好奇,目前市场热炒的一些股项如先进协作(ASB)和伊甸机构(EDEN),不是属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前首相慕尤丁的概念股吗,怎么他“收不到风”?
他笑笑说,现在来看,后知后觉,当然什么不通的故事都讲得通啦。或许的给他消息的人属于另外一个阵线,所以股票没有跑出吧。
话说回来,政治概念股在我国还是相当流行。这些股票和当事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过,也许因为其中董事或者大股东和当事人有亲属或亲密的关系,所以自然而然被联想在一起,群众觉得,一旦当事人中选或身居重职,尤其是首相这么重要的职位,这些公司也可能获得激励,一飞冲天。

记得以前敦阿都拉上任首相时,其儿子和女婿有关的公司史可米集团,股价果然飞黄腾达。但是,过了20年,该集团不但没有继续力争上游,反而落得陷困削资的下场。
无人能未卜先知
同样的,拿督斯里纳吉任相时,其公子曾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受到一些上市公司力邀担任董事,不过他离职之后,这些公司,受困的受困,除牌的除牌。
所以,大家要参与炒作赚快钱是自己的选择,不过,前车可鉴,必须考虑一下后果是否可以承受。
回看这次的政治概念股主角,先进协作和伊甸机构,股价都是从10仙左右开始跃升,眼光准确的投资者,赚个一两倍不是问题。
尤其是先进协作在今年10月才完成了1配2附加股(每附加股售价5仙),股价炒到30仙,简直就是送钱给股东。
有趣的是,其股东附加股认购率只有52.36%,加上大股东超额认购也只有86.1%,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当时认购的话,要多少有多少,过了一个月才来卖,可就发达了!
可见得今时炒作的人们在一个月前都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纯粹是跟随政治风向浮动而已。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语言的政治与政治的语言 /邱立本

作者:邱立本
中国新一代说流利普通话,破除300多种方言限制。印度有700余方言,靠英文沟通,但说流利英文人口只有10%。中国语言政治的胜利,对比印度政治语言的失败。
语言是最大的政治。一国只有统一的语言,沟通无障碍,才能凝聚民意。印度的现代化之路,就是被语言的“碎片化”拖了后腿,不仅方言多,文字也多。中国则是历史运气好,方言虽多,但却有统一的表意文字,可以超越“十里不同音”的隔阂。
印度独立后的现代化发展,长期滞后,很多去印度观光的各国旅客,都被那些脏乱的情况所吓倒,经济的发展也大幅落后于中国,背后是社会治理的失败,而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原因复杂,但各方都认为印度种姓制度的歧视,划地自限,是严重内耗。
印度最巨大的内耗是方言太多,起码700多种,各说各话。政府承认的方言与文字也有22种。知识界和专业人士靠英文沟通,但能说流利英文的人不到人口10%。
印度一些政客长期自我忽悠,说语言混杂是文化多元化的表现,彰显印度民主。但经济学者的研究则指出,一国之内民众无法沟通,会拖慢经济发展的步伐。
中国也历经语言分裂之苦,全国的方言估计有300多种,但中华民族的福气则是文字统一,自秦始皇以降,书同文的传统,不绝如缕。汉字成为多元民族的黏合剂。历史上,即便非汉族入主中原,也被汉字和儒家文化经典所同化,从元朝到清朝,外族统治者都进入了汉字的天地,元曲和清代的诗词,都丰富了华夏文明,康熙主导的《康熙字典》、雍正的《大义觉迷录》、纳兰性德的凄美诗词,都惊艳中华文化圈。
两岸人民交流无障碍
中国的方言纷杂,但依靠着汉字的联系,让全国民众都可以心灵相通,广东人和山东人讲话“鸡同鸭讲”,但却可以为同一首唐诗而共鸣。这也是世界史的奇迹。1949年两岸分治之后,政治价值南辕北辙,但在语言政策上都一致,都力求“语同音”,无论是国语还是普通话,注音符号还是汉语拼音,都是殊途同归,让两岸人民的交流没有障碍。
这都是中国比印度优胜之处,今天中国的新一代都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这样的“语同音”现象,其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记得多年前不同省份沟通的困难,发音不同往往导致各种的误会,但如今中国年轻人普通话标准,光听说话,往往分不清楚他们来自哪一个省份。这都是多年来“推广普通话”的结果,落实语音“全国一体化”。
今天印度不同地域的年轻人交流,常常有困难,识字率只有70%多,而中国识字率近98%。这都是中国语言政治的胜利,也是印度政治语言失败的见证。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