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策转向是最大黑天鹅/安邦智库
在近年来疫情持续和地缘风险加剧的情况下,日本同样受到全球通胀的威胁,因而从理论上具有调整货币政策的依据。
特别是在美联储、欧洲央行相继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开始按照不同节奏加息之后,日本央行与欧美之间的政策差距已经逐渐拉开,在2022年不断推动日元的持续贬值。
对日本经济而言,日元贬值并未像此前那样刺激日本对外出口增长,反而因为能源价格高企,增加了日本进口金额,使得日本出现多年未有的贸易逆差,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国内物价水平上升。
正是日本通胀水平长期维持高位,使得外界认为日本将跟随欧美改变延续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因如此,在日本坚持其宽松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国债遭遇大量抛售,使得日本央行几乎成为日本国债的唯一买家,使得其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带来更多市场惊吓
随着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任期将至,外界猜测央行行长的更换,可能是日本央行改变政策的一个契机。但这种政策改变更多的可能是带来市场的“惊吓”。
目前,资本市场与日本央行的博弈仍在持续,因为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退出量化宽松已是势在必行。
对于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日本央行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将持续带来影响。现在,日本迟迟不改变政策并不能缓解担忧,不确定因素的延续更令人不安。
有分析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日本央行持续“捍卫”其宽松政策,市场的反应甚至还有可能会更大,因大量在决议前提前押注的投资者,可能会急于解除他们基于对政策转变的预期而建立的头寸。这将导致日元再次回落,势必拖累新兴市场国家。
如果日本央行改变货币政策,其带来的后果也并不轻松。一方面因利率上升而导致日本股市再次承受压力;另一方面,其政策转向并不能阻止日本国债短期被抛售。
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引发日元和长期日债收益率的急剧上升,因为这将助长市场对短期内超宽松货币政策结束的预期。
摩根大通预计,日本政策转向可能带来日元升值4%到5%,这将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日本,加剧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对于与日本经济贸易联系紧密的中国、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而言,也会带来汇率的波动,影响到当地的金融市场稳定。

日本央行。
担心政策出人意表
就今年的形势变化而言,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日本货币政策的是否转变、何时转变,将是2023年全球金融领域最大的“黑天鹅”,也是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政策因素。
就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随着通胀逐渐见顶,美联储加息已趋于缓和,未来只是何时结束加息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放缓甚至出现小幅衰退;欧洲的情况也较为明朗,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情况下,欧洲经济衰退的幅度会更深一些,其加息的过程和力度也会更为缓和。
在中国而言,为推动经济恢复,货币政策会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推动边际宽松。
在其他主要经济体发展趋势明朗的情况下,日本政策变化则变得难以琢磨,特别是去年12月日本放宽收益率曲线上限的“意外”之举,更令市场担心其会采取出人意料的方式,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吓。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日本告别负利率时代一周年 银行成赢家苦了消费者

彭博社专栏
在日本采取历史性加息行动约一年之后,该国大型银行的利润飙升至纪录高位,消费者则因物价上涨而被迫勒紧裤腰带,与此同时,借贷成本上升加剧了围绕政府可以如何控制支出的政治斗争。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一年前终结了全球最后的负利率政策及其大规模刺激计划,底气来自年度薪酬协议的创纪录涨幅。这种薪资涨幅表明,消费者能够帮助推动物价和经济上行,支持通胀趋势。
在进行了17年来的首次加息后,日本央行又在短短几个月内加息了两次,为1989年“泡沫经济”顶峰时期以来最快步伐。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本周将按兵不动,之后会再次加息,很可能是在7月。
长期以来,日本央行一直认为,忍痛适应更高的物价,换取薪资、消费和经济增长形成一个持久循环,是值得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看到了越来越多这个循环开始的迹象,但面对食物涨价的消费者却不相信。
已婚、育有两个孩子的50岁职员Masashi Fujii说:“物价上涨速度仍然比我的工资快得多,而且加息对我的储蓄没有任何影响。”
持续的通胀正在加快日本的变化。企业更愿意将成本的增长转嫁给客户。对未来会更贵的预期促使越来越多散户投资者寻找谋养老钱的新门路,而不是依赖日益微薄的退休金。
对股东更加友好的公司治理,也让习惯于停滞的某些经济部门更加关注利润。
银行是大赢家
目前而言,最大的赢家是银行。贷款利率势将帮助日本三大银行在截至3月的财政年度实现创纪录的利润。在之前不景气的那些年里,它们都削减了成本。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估计,日本加息将在截至本月的一年中为其带来900亿日元(约26.95亿令吉)的额外收益。它说,利率每提高25个百分点,每年就会产生1000亿日元(约30亿了)的额外收益。与此同时,它仍然只向储户支付0.2%的利息。
银行股自去年3月初以来上涨了约29%,而代表大盘的东证指数仅持平。对于投资组合多元化较差的中小银行而言,短期情况没有那么好,因为它们所持债券价值缩水之弊,可能会超过利率上升之利。
由于美国和日本的利差巨大(日本现在利率仍仅为0.5%),原本有望从日本央行加息中获得提振的日元起初继续走弱。在2024年,日本政府最终花了1000亿美元(约4440亿令吉)来支撑本币汇率。
现在,越来越多投资者相信日本可能会进一步加息,并在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担忧下寻找避风港,日元汇率又回到了首次加息前的水平,略低于1美元兑150大关。
不过,日元疲软(约为13年前价值的一半)带来了大量外国游客,提振了酒店、餐饮和零售业。与此同时,其也加快了通胀,因为日本的大部分食品和燃料都依赖进口。
购买力下降
由于购买力下降,居民被迫节衣缩食、买打折商品。日本央行在考虑政策时关注的是核心通胀,但消费者感受到的是4%整体通胀率,包括新鲜食品价格的影响。1月份薪资数据显示,尽管薪水涨了,但实际薪资同比下降了1.8%。4月食品价格还料将进一步上涨。
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实际消费持平,这表明正增长周期尚未完全显现。
日本央行前执行理事门间一夫说,日本央行加息是在伤口上撒盐。他指的是那些背着消费贷款和按揭贷款、已然难以招架通胀的相对低收入人群。
“富人并不太在意物价上涨,而且他们的资产会增长,因为利率上升会带来更高的回报率,这种差距的扩大将是政治不稳定因素。”
在公共广播公司NHK的最新民调中,对首相石破茂这届内阁的支持率下滑8个百分点至36%,调查显示,通胀是选民希望他解决的头几号问题之一。
而对于石破茂来说,夏季大选前的这一局面可不是好事。如果他想让执政党有比去年10月大选时更好的表现,就必须证明,他的少数派政府能为选民做更多事情。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