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医疗保险就够了?/史慧娴
如果你为国内雇主工作,你很可能也会是公司医疗保险政策下的受保人之一。虽然这看起来是个很好的福利,但这是否意味着不再需要自己的医疗保险?
嗯,不完全是。虽然公司医疗保险可以帮助你支付一些医疗费用,但仅仅依靠它是不够的。原因如下:
1. 覆盖面有限
公司医疗保险政策通常有较低的年度限额。这意味着你每年可以索偿的最大保额并不是很多。因此,如果你的医疗费用高于年度限额,你可能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其余的费用。
一般公司医疗保险的年度承保限额为1万至20万令吉。许多保险公司甚至只提供最多7万令吉的计划。这可能不足以支付严重疾病的治疗费用。例如,在国内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总费用为6万令吉(包括住院费、房费、咨询费等)。
相比之下,个人医疗保险计划通常有更高的年度限额,可以超过100万令吉。有些计划甚至没有年度或终身限额。
2. 保险条款可能改变
公司医疗保单属于雇主,这意味着你将受他们对保单所做任何更改的支配。例如,雇主为节省成本可能会降低保费,从而减少你可获得的福利。根据1955年《就业法》,雇主没有义务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
另一方面,如果你有自己的医疗保单,你可以自由定制或升级来满足你的需要。即使是因为预算不足而不得不降级到一个较便宜的计划,至少你不会被蒙在鼓里。
3. 离职就失去保障
公司医疗保险与你的受保关系,肯定是与你的雇员身分绑在一起。如果你离开公司,自然将失去受保资格。
如果你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找到下一份工作(可能的情况是你决定休息一下,处理家庭事务或去深造),在这段时间内若不幸遇到了医疗紧急情况,没有个人医疗保险的你财政状况将会大受冲击。
另外,也不能保证你的新雇主会提供公司医疗保险。
在其他情况下,离开公司并不是你可以控制的选择,尤其当前的冠病疫情更是能够证明,当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不佳和不赚钱的时候,裁员就是这么容易,你将可能被逼离职。
即使你马上就找到一家新公司的工作,而新雇主又为你提供了很棒的医疗保险,你可能仍然需要通过试用期才能获得受保资格。
另外,你的公司医疗保险在承保疾病开始前,可能还有30天的等待期。对于肿瘤和癌症等特定疾病,这种等待期可能长达120天。
如果不幸发生突发疾病,你将会陷入承受巨大的医疗开销或推迟医疗造成生命风险的两难。

退休时保障就停止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大多数的新保单将不包括先前存在的健康状况。换言之,你以前投保的任何医疗条件,都将不包括在新的保险范围内。
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因为你需要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付出过高的代价。
你不应该依赖公司保险的最后一个原因,是当你退休时,保障就停止了。我有一个朋友,他把工作多年的毕生积蓄都用来治疗癌症,因为他完全依赖公司医疗保险。因此,退休时没有任何保障。
虽然退休后仍有可能购买一份新的医疗保险,但可能需要缴极高的保费,而且已有的大部分医疗状况都将不受保。
怎样善用公司保险?
即使不建议只依靠公司医疗保险,但它仍然可以派上用场。例如,如果需要支付轻微的医疗费用,可以使用公司医疗保险索偿,这样能省下个人的保险限额。
至于更大的医疗费用,你可以使用公司保险来索赔一部分,然后用个人保险来支付其余的开销。
也应拥有个人保单
简言之,即使你有了公司医疗保险的保障,也应该要有自己的个人保单,以避免在遇到医疗紧急情况时陷入需要支付巨额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
如果预算有限,还是有很多医疗保险计划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例如,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有些医疗保单的保费低至每年700令吉。当经济能力改善后,你就可以将保单升级到一个更全面的计划。
虽然买保险可能需要每月额外支出一些费用,但如果可以换来个人的心灵平静和财务安全网,付出的代价还是值得的。
iMoney的网站有保险比较页面,让你货比多家医疗保险计划,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障。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卫生部与保险公司合作 推动全面医疗改革

(吉隆坡19日讯)政府通过卫生部正与保险公司及回教保险公司合作,制定公平且有效的长期方案,以推动医疗体系的全面改革。
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表示,首要任务是解决医疗成本上涨及私立医院收费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保险保费的调整。
“包括提高药品价格及治疗费用的透明度,让消费者能获得更清晰的信息。
她表示:“此外,我们已制定了一项综合行动计划,并于上个月提交给公共账目委员会,以探讨更多抑制医疗成本上涨的措施。”
她是在回答上议员丹斯里莫哈末法特米谢沙利关于政府降低保险保费努力的附加提问时,作出上述回应。
她指出,政府通过国家银行已采取多项临时措施,以缓解医疗与健康保险及回教保险公司保费上涨的影响,但这些临时措施只是短期方案,根本问题仍在于医疗成本持续上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