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柔新特区能否不负众望?/李兴裕

2025年1月7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领导人签署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协议,为巩固马新两国长期双边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

该协议是在一年前签署的了解备忘录后签署的。

协议的签署显示两国致力于发展稳固的经济联系和战略合作,也预示着新的商业价值主张和投资机会。双方将利用彼此互补的优势、协同效应和资源,通过更精简的监管程序、高效的便利化、加强跨境流动和经济连通性,以及量身定制的投资税务优惠,实现双赢。

虽然柔佛和新加坡之间的发展差距可能带来实施风险,但双方都可以提供竞争优势,以密切和真诚地合作,实现互利。

柔佛拥有富饶的土地、有竞争力的公用事业、连通性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而新加坡在科技、智能制造、物流、数字化、国际金融服务(包括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优势,可以与柔佛相辅相成,推动柔新经济特区的发展。

与约20年前推出的依斯干达发展区 (IDR) 相比,我们有理由相信,柔新经济特区更有机会取得成功,有很大潜力促进柔佛州和新加坡的经济增长。

1.这项合作协议强调了两国共同发展的承诺;与由联邦政府和柔佛推动的特区不同;

2.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威胁着供应链,需要降低风险和转移供应链,使经济特区成为可行的投资目的地选择;

3.新加坡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公用事业)的增加迫使企业搬迁; 

4.更发达的基础设施、交通和物流网络(柔新捷运系统(RTS)、金马士-新山双线铁路、柔佛港口和丹绒柏勒巴斯港口(PTP))。

马新建交60周年迈向新里程碑

马新两国有着长期的经济伙伴关系,保持着牢固的外交关系。这项协议的签署恰逢今年是马新两国建交60周年,标志着两国经济关系迈向新高度的新里程碑。柔新特区的建立也为包括东盟成员国在内的邻国提供了在经济特区投资的机会,将其定位为东盟和地区的关键投资地点。

几十年来,马新之间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新加坡一直是大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也是外来直接投资(FDI)的主要来源。

新加坡是大马2024年首11个月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2024年首9个月各经济领域批准的第二大外来投资来源。

特区对柔产生积极影响

凭借其在本区域的战略优势、支持性监管制度和商业生态系统,包括优惠的税务优惠、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可培训的劳动力,柔新经济特区可以得到发展,并不断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以与世界上最好的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相媲美。

我们相信,经济特区将对柔佛产生积极影响(扩大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和刺激投资),尽管国内企业也会感受到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最终,国内中小企业须提高合作能力,与外国商业伙伴合作,以确保在经济特区获得商机。

跨境投资流动和合作涵盖各种高增长、高价值行业,其中包括半导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物流、金融与商业服务。

基础设施大马负责

经济特区政策必须侧重于促进国内一体化和增值,以确保该区域的利益分布在不同地点和行业,同时促进外国参与者和本地中小企业之间的工业联系,为本地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创造机会。

两国拟议的资金需求分离模式,其中大马将负责现场和场外基础设施的资金,由于经济特区位于柔佛州,被认为是合适且永续的。我们须对拟议的基金进行良好的治理,因为它涉及纳税人的钱。

取决于基础设施资金的具体规模,大马政府对经济特区基础设施的融资,可以缓解基础设施的瓶颈和制约,并加快该区为投资经济特区的公司做好准备。政府的直接参与也使其能筹集长期优惠资金,以维持该区的长期发展。

然而,陷阱在于,鉴于政府目前紧张的财务状况,这可能会增加政府的债务负担。

特区若由私人管理更具活力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是谁来管理经济特区的营运?公共管理还是私人管理?经济特区的公共管理政策,能更紧密地协调和促进与联邦政府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并使经济特区的建立更加容易。在这方面,重点是确保联邦政府、州和地方当局(涉及柔佛6个地方政府)之间的有效协调和战略合作。需要一个快速的决策过程,来解决经济特区的营运问题。

如果经济特区是由私人管理,则可更具活力,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包括调动他们的自筹资金在特区内营运。

目标首5年完成50项目

该协议设定了在首5年内完成50个项目的目标,在首10年内累计完成100个项目的目标,旨在创造2万个熟练员工岗位。在决定项目时,两国都必须考虑在成本节约和竞争力、对经济和国内中小企业的影响、市场份额、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方面的互补协同和互利。

两国须根据项目的战略重要性和可交付成果,对项目进行优先排序。制定明确的项目可实施和可行计划,有助于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并符合预算,包括所需的资源,以确保产生切实的经济影响。更重要的是,为项目完成和交付设定切合实际的时间表,包括规划项目的进度。

我们期待柔新特区蓝图的制定,以促进公共和私人领域合作,积极为两国和该地区开发特区。作为促进投资的一站式中心,马来西亚柔佛投资促进中心 (IMFC-J) 必须利用数字平台,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从最初兴趣到营运实现的顺畅旅程。时间至关重要!

柔新经济特区蓝图应包括以下方面:

a)政策清晰度和一致性:

透明和可预测的监管环境对于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特区管理层的明确所有权和责任制,将确保快速解决运营挑战。

b)基础设施资金需求:

全面评估经济特区内和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至关重要。评估应涵盖潜在投资者和支持行业的需求,并与协议中确定的优先领域保持一致。例如,升级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并扩大容量,以容纳额外的交通流量,例如巴西古当大道。

c)包容性增长和中小企业参与:

确保经济特区的利益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地区。促进经济特区公司与当地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将为当地企业参与价值链创造机会。

政府必须确保国内工业通过技术转移、专业知识共享和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从经济特区的外来直接投资中受益。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金融、技术和市场渠道,对于它们的能力建设发展至关重要,以融入国内和区域价值链。

d)人力资本发展:

投资人力开发、技能培训和能力建设计划,对于满足经济特区优先领域的人力资源需求至关重要。两国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进一步增强人才库。

总之,最大的挑战是将协议转化为行动和可交付成果的过程,双方必须致力于战略合作,以确保双赢的结果和互补的协同效应,并为柔佛州和新加坡创造互利。

经济特区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双方进行有效的规划、监测、协调和加强沟通,因为它会影响柔新特区的绩效、可交付成果和两国的信任。

视频推荐:

反应

 

名家专栏

DeepSeek改变AI游戏规则/麦传球

全球科技股在1月27日暴跌,主要原因是DeepSeek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与OpenAI竞争,而其成本和资源使用显著更低。DeepSeek的崛起挑战了长期以来的观念——即发展尖端AI需要巨额投资和高端硬件。

此次抛售的核心是美国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这家AI领域的代表性公司,在创纪录的单日下跌中蒸发了接近6000亿美元(约2.7兆令吉)的市值——这一数字相当于整个马来西亚股市市值的近1.3倍(约4600亿美元或2兆令吉)。

对投资者至关重要

DeepSeek的崛起以及中国人工智能(AI)加速发展的趋势,令许多美国科技专家和投资者未能预见。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低估中国AI与计算能力

许多美国分析师认为,中国的AI产业仅仅是在追赶,而非处于前沿创新。他们认为,美国对高端芯片(如英伟达的A100和H100)的出口限制,将显著减缓中国AI的发展。

然而,DeepSeek成功地使用性能较低的、符合出口限制的芯片开发出了强大的AI模型,打破了这一预期。

这突显了中国半导体和AI研究生态系统的快速进展。

2. 过度依赖硬件驱动思维

英伟达及其高端AI GPU的市场主导地位,让西方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AI突破依赖于庞大的计算能力。然而,DeepSeek的成功,证明了高效的算法优化能够超越单纯的计算力。

DeepSeek仅使用2048块GPU、55天的训练时间,就开发出强大的AI模型,表明优化算法比计算能力更为重要。这挑战了西方AI领域长期以来扩展计算基础设施而非提升效率的思维方式。

3. 未能识别替代性AI开发路径

美国的AI公司普遍采用高度集中的模型,依赖庞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与此不同,中国的AI公司正在创新去中心化且高效的AI开发模式,利用混合架构和多种优化技术。

DeepSeek的成功,直接挑战了西方认为“前沿AI必须依赖最新硬件”的假设。

4. 西方对AI出口管制太自信

美国实施了对高端AI芯片的出口禁令,认为这会阻碍中国AI的发展。然而,中国公司迅速适应并突破了这些限制,优化现有芯片,提高计算效率,甚至开发了如华为Ascend AI芯片等本土替代方案。

DeepSeek的成功,证明了美国的AI制裁并不是无懈可击,中国仍然能够在受限硬件环境中取得重大突破。

5. 西方对硅谷AI霸权偏见

西方长期以来认为硅谷是全球AI创新的绝对领导者。然而,中国的AI产业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推荐算法等领域已取得突破。

DeepSeek的崛起,展示了西方对中国AI的贡献认识的滞后,直到中国的影响力变得无法忽视。例如,TikTok利用AI在社交媒体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而DeepSeek则在AI模型开发上掀起了新的冲击。

6. 误判中国人才库与研究策略

西方认为AI进步依赖于少数顶级机构(如MIT、斯坦福、OpenAI、DeepMind等),却忽视了中国AI生态系统的快速扩展。

中国的政府和私营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动AI发展,这种合作模式推动了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在受限硬件环境下,中国AI研究人员在算法创新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

7. 关注AI商业化非开放创新

美国的AI公司,如OpenAI、微软和谷歌,主要专注于商业化和企业合作,许多AI研究被私人公司控制,呈封闭模式。

相比之下,DeepSeek采用开源策略,这不仅为其赢得了全球关注,也挑战了西方的封闭AI生态系统。西方未曾预见到中国将通过开源策略获得竞争优势,DeepSeek的成功使西方科技界感到意外。

DeepSeek的崛起,凭借其在成本效益和效率方面超越OpenAI的人工智能模型,可能对大马上市的公司产生连锁反应。根据公司在AI技术、硬件开发以及更广泛科技生态系统中的曝光度,可以评估其潜在的影响。

大马半导体公司受益

科技与半导体公司

DeepSeek在使用性能较低的芯片开发AI突破的成功,可能推动对更具成本效益且高效的半导体的需求。这可能对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公司产生正面影响,因为这一趋势可能转向更具成本效益的AI开发解决方案。

当地的半导体公司可能从对符合性能要求的芯片需求增加中受益。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公司

AI公司和涉及大数据分析的公司,可能会从DeepSeek的成功中受益。AI模型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开发,意味着AI应用可能更加普及,从而扩大马来西亚AI服务、分析和平台的市场。

这些公司可能会响应DeepSeek的效率突破,扩展或创新他们的AI应用。

云服务提供商

如果AI开发变得更加依赖算法优化而非重型硬件,那么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可能会增加。由于云计算可以灵活扩展计算能力,云服务提供商可能从这一变化中受益。

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DeepSeek的崛起是一个警示,表明全球科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投资者必须保持警觉,不低估来自中国等新兴竞争者的创新威胁。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保持创新、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才是长期成功的关键.

总之,DeepSeek的成功不仅仅是对西方技术专家的挑战,更是全球科技行业的一次机会。

它强调了创新、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在全球快速变化的科技格局中的重要性——这一点不仅适用于科技行业,也适用于所有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竞争环境中的行业和个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