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浩劫当前,轻重颠倒/胡逸山博士

近年来有好几部电影,叙述的大约都是在经历过如核子大战或瘟疫等大灾难劫后余生的一些故事,各主要或次要角色为了求生而发挥出人类的本能或真性情,刻画出不一般的道德情境。

当然,在电影里浩劫过后的社会经济状况也,与平时不尽相同。在平时社会里,大家可能把金钱,无论是现款或虚拟的货币看得最为珍贵。

但有的电影却突出劫后水源与水供的重要性,尤其是洁净的饮用水以及用来灌溉作物的水。

前几天第二次到一间室内装修还算颇为简约但又不失典雅的餐厅用餐。

第一次是因为在那一带办事后已然接近傍晚,而近日也许因几乎整年未能出国,忽然怀念起自己以前在欧洲工作的那段美好时光,在网上搜索看到附近有此欧陆风味的餐厅,当然不肯放过。

去时发觉其食物美味而价格又不“砍人”,性价比颇高,果然幸好去得早,后来几乎满座。老板也透露某当朝最高的官特喜其镇店(但又不贵的)名菜,一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第二趟慕名来到,食物质量仍然不输首趟,我与友人却几乎包了一整晚的厅,直到最后一个半小时才零零星星来了几个客人凑满另一桌。

我正纳闷着为何前后两次客流量截然不同,刚从洗手间回座的友人告知老板说那一带制水,洗手还须从水桶里掏水出来。

疫情当前保命为重

我心里一想,这间看来主要是邻里光顾的餐厅,附近居民应该也是感受着制水之苦,可能认为没水就餐厅无法做菜,也就没来做客了。

的确,这半年来眼看首都附近一带的水供断断续续、时有时无,我想无需经历大浩劫,这水的不可或缺性就已充分凸显出来。

尤其看到很多时候断水的主要原因,是供水的河流受到人为工业废料违规排放的污染,更令人不胜唏嘘,想必不用等到什么环球大浩劫,大家就已饱受无水之苦了。

但在这类劫后求生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的稀有物质,却还是平时用过即弃的消毒湿巾。

有一幕情节是男主角好像在一片废墟里,找到一小包此类消毒湿巾,小心翼翼地撕开包装后拿出来抹手抹脸,就好像久旱见甘霖般,那时就已觉得发人深思。

到了去年,冠病病毒疫情肆虐,各种消毒物质初期几乎卖到断市,价格也往上大飙,直到近月供应才勉强较为稳定下来,我心里就不时浮现那幕欣喜得以消毒的情境。

平时大家注重逐利,努力赚取金钱,说白了最主要就是追求自由,因为有了足够的钱,也就可以“买到”更多更大的自由。

但在锁国防疫的大环境下,如何最基本的保持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不被病毒感染,也就成为大家最大的考量。

而任何得以比钱更直接地达到这些目的的物质,也就最为抢手了。

疫情当前,保命为重,钱财为身外物这句老话,忽然活灵活现了。

反应

 

牧羊人

最大的错过

 文:章语惠  

朋友从国外回来,相约见面,互道近况之时,朋友说两年前母亲因病去世,却因冠病疫情,不能回马而错过了母亲的丧礼,一面懊恼,我连忙安慰。

想起自己的生活也因冠病来袭引起很大的扰乱。2020年初本计划回港探望90高龄的母亲,陪她一同过农历年,夏天时到英国参加女儿婚礼,冬天还希望到北欧看极光,外子在国内囯外会议也是编排得密密的,可惜这些计划都一一没有实现,身为医生的女儿更在疫苗还未面世之前便身中病毒,休息了一段日子,作为母亲的我,除了在电话视像慰问,代祷,也是不能有什么实际行动。

相信这样的遭遇并不限于我们二人,一定有很多人因疫情而改变计划,就身边好几个朋友,他们在国外读书的孩子都逼不得已提早回马,以网上方式完成课程,有些变了名副其实的3+0课程,也有一些学生因此错过了在国外举行的毕业典礼。

不怕黑夜行的瘟疫

根据数据,至2023年底已有近600多万人因感染冠病而死亡,2024年初全球冠病有7亿病例,这小小的病毒除了引致众多死亡和病例外,相信也大大被扰乱了很多人的计划。

冠病期间死亡和我们那么接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自己:如果有机会,最想做的是什么?什么才使我们觉得一生无憾?像我一个年轻朋友说一定要向心仪已久的女孩子表白,说一声“我爱你”,或者是向人说一声对不起,修补早已受损的关系;又或者是做—些一直想做但没有时间做的事,例如为心爱的人煑一顿晚餐、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一般人都不希望自己错过了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

读圣经《诗篇》91篇,诗人提到:

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

祂必救你脱离捕鸟人的网罗,和毒害的瘟疫。

祂必用自己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或是白日飞的箭,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

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

祂说: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

反覆誦读这诗篇,仿彿黑暗中燃起的一点亮光,带来大大的平安。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我们靠的便是上帝耶和华了。

假若在有生之年未能认识上帝,那真是一个最大的错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