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补贴改革合适宜?/李荣昌
近期,随着首相安华在5月21日的国家演讲中提到即将实施目标式柴油补贴制度,市场和普通百姓纷纷关注这一课题。
事实上,减少或改革柴油和汽油补贴制度一直都是历届政府致力完成的政策目标。这是因为每年政府支出的沉重开支之一就是燃油补贴。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马来西亚的柴油和汽油补贴支出就达到450亿令吉,占总补贴支出的81.5%。而且,团结政府并不是第一个削减柴油和汽油补贴的政府。
早在2014年底,当时的国阵政府就完全取消了柴油和汽油补贴,并实施了每月管理浮动机制;随后也在2017年实施了每周管理浮动机制,即每周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固定柴油和汽油价格。
燃油浮动机制的实施也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反弹,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2018年的改朝换代,燃油补贴也随着政党轮替而得以恢复。
在这历史背景下,这轮的燃油补贴制度改革与2014年的燃油补贴制度有何不同?此时改革燃油补贴制度是否符合时宜或过于仓促?本文将评论此次燃油补贴改革以解答以上所题。

针对性补贴
首先,这次燃油补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将现行的普遍性燃油补贴制度改为目标性燃油补贴制度,以有针对性的方式真正地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补贴,避免将补贴发放给不应获得补贴的高收入群体。这是与2014年一刀切、完全取消燃油补贴政策的区别所在。
目标性燃油补贴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政府财政支出,同时减少因取消燃油补贴而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上升的影响。然而,单纯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补贴是否足以让他们免受影响呢?笔者认为这是过于乐观的。
经济面临挑战
这是因为取消燃油补贴的经济影响并非仅限于燃油价格上涨这一单一问题,而是包括商家运营成本上升、通胀预期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等问题,这才是取消燃油补贴后最关键的挑战。因此,政府应该认真对待的是如何在实施有针对性燃油补贴后有效地控制国内通货膨胀。
在这,笔者虽然认同针对性燃油补贴的方案,但并不认同在当前时刻推行,其原因有两个。
首先,虽然大马国内生产总值2024年的第一季度按年增长4.4%,表现超出预期的3.9%,季度间增长率录得的1.4%,也高于过去24年平均季度增长率的1.14%。然而,我国经济能否持续超过年均4%的增长速度尚未可知。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后疫情复苏阶段,再加上中美贸易战的升温,最近的美国制裁大马企业等都对我国未来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受红海危机影响,近期亚洲航运包括马来西亚航运将调涨运费,这将对大马经济造成通胀压力。
因此,考虑到当前马来西亚经济状况以及国际地区冲突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燃油补贴改革确实并不适合当前推行。
缺乏完整透明
其次,尽管首相安华早在2023年已示意将进行燃油补贴改革,但这轮针对性燃油补贴的实施仍让市场感觉过于仓促。在真正落实针对性柴油补贴的日期、模式、或是否为每周或每月固定柴油价格等重要政策信息仍未明朗,已公布的信息仅包括补贴发放时间和符合资格的企业或个人。
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政府真正应做到政策的完整和透明。因为市场对政策实施后的成本或通胀预期是依赖于政府发布的信息。缺乏信息将导致市场猜测政府政策,从而制定企业对成本或通胀的预期,这将给市场带来高于实际通胀的压力。
简而言之,政策的不完善和不透明将加剧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该在拥有完整的针对性燃油补贴实施制度后再向公众公布,而不是以碎片式信息的方式向市场发布,从而避免市场经历不必要的波动。
总的来说,逐步取消补贴是必须的,因为这样我国才能将剩下的资源投入发展民生与经济上,和减少财政赤字。但是,在落实新政策或机制时,政府也应该考虑是否符合时宜和过于仓促而导致市场无法适应,从而带来更高的政策代价。
与此同时,虽说减少补贴意在减少国家财政赤字,但是,政府也该展示其减少财政赤字的决心,把剩下的钱用于有利国家发展的事物上。而非持续扩大备受争议的政府营运开销上。
盼公共交通加速普及 刘镇东:让富人也愿搭巴士

刘镇东出席HI Mobility招股书时,分享大马公共交通的宏愿。
(吉隆坡7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希望,未来10年内将力争把大新山公共交通使用率,从现有的10%提升到50%。
刘镇东今天出席HI Mobility公司招股书推介礼时表示,应对国际油价浮动的正确方法,不是无限期补贴燃油,而是逐步减少依赖补贴,并把资源转向补贴公共交通,特别是巴士服务,从而长远改善城市交通问题。
“大马目前公交使用率偏低,以大新山地区为例,公交使用率只有10%,其它90%则仰赖私人交通工具。”
他续说:“我希望柔佛州政府、中央政府和新加坡政府三方能携手合作,制定跨境交通计划,透过新柔捷运(RTS)、增加巴士服务和提升公交的使用,务求在10年内提升柔佛公交使用率。”
刘镇东引述前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市长恩里佩纳罗萨的言论指出:“先进国家的象征,不意味着穷人拥车,而是富人也愿意乘搭巴士。”
“我希望未来能看到社会各阶层接受公交系统,并成为一种真正安全、高效和便捷的出行方式。”
不应依赖燃油补贴
刘镇东分享,2008年担任议员期间,时任首相阿都拉宣布燃油涨价四成,当时槟州政府便考虑应对方案,决定推出免费巴士计划。
“槟州成为全国首个免费巴士计划,旨在减轻人民负担,鼓励更多人乘搭公交,减少依赖私人汽车。”
“我坚信,未来的永续发展,不应长期依赖燃油补贴,政府应投入更多资源,把公交打造成更便捷、有吸引力的选项,让人民愿意乘搭巴士和捷运,而非被迫开车。”
他说,正是在此背景下,HI Mobility公司将发挥重要角色,尤其在大新山区和跨境交通方面。
“我能预见HI Mobility的美好前景,期待你们越做越好,当业务增长起来,也意味着国人更愿意搭巴士。”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