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比特币 美元的未来/Project Syndicate
作者:卡拉·诺尔洛夫(多伦多大学政治学教授)
在2025年3月6日发布的一项行政命令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建立了一个“数字黄金”比特币储备,并将联邦执法部门没收的所有比特币作为资本。
由于该数字货币的供应上限为2100万枚,政府希望确保本国能具备作为一个新兴价值储存手段之主要持有者的先发优势。但由于仅靠收缴的比特币不太可能达到预期规模,美国也可能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该币。
美国并不是唯一这样做的国家。世界各地的国家政府正日益考虑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在巴西,国会议员埃罗斯·比翁迪尼提出了一项要求央行逐步积累比特币,直到其价值相当于国家储备总额5%的提案。不丹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持有国之一,其盖勒普“正念之城”(Gelephu Mindfulness City)将加密货币作为战略储备持有。
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凯莱持续买入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香港的立法者也提出了将比特币纳入城市国家官方储备的建议。据传中国正在秘密建立比特币储备。
瑞士最近有一项民众倡议要求瑞士国家银行将比特币纳入其持有范围,但行长马丁·施莱格尔拒绝了这一想法,理由是对加密货币的波动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存在忧虑。
但美国政府加入储备多元化行列的决定让人对其货币支配权的未来产生了严重怀疑。如果有更多国家或机构决定持有比特币而非美元,那么从长远来看全球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可能会减弱。
合法化另一个价值储存竞争物的做法可能会动摇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削弱美国的全球储备货币发行国地位及其带来的优势。
如果没有国际社会对美元的强劲需求,美国最终可能会失去低利率印钞和借贷的“特权”,因此要精准拿捏为比特币背书和捍卫美元主导地位之间的平衡。
贸易政策转变
除了比特币政策,特朗普政府还在从根本上重塑美国的贸易政策。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使其平均关税率达到39%);还威胁要对欧洲农产品采取类似措施。这些政策已经造成了市场动荡——其一再推迟和修改更是加剧了这类动荡——并招致了各类报复。
由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严重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关税减少了两国的出口和美元流入,从而削弱了其货币汇率。相比之下中国更为多样化的出口基础以及受管制的货币体制使其能够减轻美国关税的影响并支撑人民币汇率。
此外由于美国严重依赖来自中国的中间投入品,关税将提高美国的生产成本,推高消费物价和通胀,进而削弱美元的吸引力。
除了减少对美国商品和采购这些商品所需之美元的需求之外,特朗普的政策还带来了不可预测性,从而降低了美国市场的信心。他的威胁已经促使欧盟考虑将货币储备进一步多元化并寻找替代市场。随着越来越少的投资者选择持有美元资产,美元已经开始走软。
那么美国真的可以将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并在不损害美元全球地位的情况下推行此类贸易政策吗?除美元外,各国通常还持有多种储备资产——欧元、日元、英镑或黄金。然而比特币独特、去中心化的架构和有限的供应使其有别于这些传统持有物。通过正式认可比特币,美国可能会无意中加速全球储备向美元以外的转移。
特朗普及其团队似乎在赌会有其他力量基于外国人对美国经济的过度依赖而发挥作用。
他们的假设是外国生产商将接受更低的价格以维持竞争力,或者外国货币将贬值以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从而将负担转移到外国人——而不是美国消费者和生产商——身上。

削弱美元推动经济利益
这就是所谓“海湖庄园协议”背后的思路:特朗普政府利用惩罚性关税削弱美元、降低美国借贷成本、促进制造业发展——同时继续保持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
与各主要经济体一致同意协调汇率的《广场协议》或《卢浮宫协议》不同,美国正在胁迫其主要贸易伙伴和外国央行削弱自身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并借此最终推动美国的经济利益。
但如果这些经济伙伴拒绝合作,该计划就可能破产,而该协议的所有目标或许都无法实现。
该战略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即将就任特朗普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斯蒂芬·米兰于2024年11月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他建议美国以一种有节制的方式征收关税,这样既能从进口关税中获得收入,又不会让消费者面临无法负担的物价。
美国政府将对那些借美元储备货币地位获益甚多的国家征收进口商品关税,从而获取部分据称会流向外国经济体的经济收益。
为避免国内通胀激增,米兰设想了各种抵消性的货币动作。
控制美国通胀
还可以通过外交和金融工具的某种结合说服外国央行降低利率或使用外币掉期来,以此将美国通胀控制在一定水平。这会是继续获得美国市场准入的代价,而特朗普则将此视为一种应当争取的特权。
美国政府将提高对不合作国家的关税,实际上是迫使这些国家承担美元的部分结构性成本,或与美国的安全和经济目标更紧密地保持一致。
结果将是根据选定的标准“逐级扩大”关税征收范围。米兰认为精心调校的关税和汇率管理将强化美元的全球地位,同时还能增加政府收入。
假定伙伴俯首帖耳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海湖庄园协议”在接纳比特币的同时很容易适得其反,毕竟认可一种替代性储备资产的做法给对美元主导地位的挑战打开了大门。
特朗普的贸易战假定合作伙伴们都会俯首帖耳。
但如果它们开始与美国市场脱钩,寻求替代性贸易或安全联盟,或采纳比特币或其他货币以实现大规模储备多样化,那么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学者:应对特朗普关税冲击 大马应善用所签自贸协定

(吉隆坡1日讯)商贸专家认为,马来西亚应充分利用所有单边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以提前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
博特拉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阿末拉兹曼副教授指出,此举有助于确保大马不会过度依赖一两个主要贸易国如美国和中国。
大马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及金砖伙伴国。
他向马新社说,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我国也应把握机会,加强区域的贸易活动,以造福我国及东盟成员国。他提到,美国对大马及区域国家实施进口关税的影响,将在明天(2日)更为明朗,届时特朗普将宣布对15个与美国贸易往来的国家征收关税,这些国家被指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
马美可谈判磋商
“在这‘肮脏15国’名单中,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和柬埔寨5个东盟国家。当中马来西亚可能是对美国贸易顺差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如果美国对大马商品征收关税,税率可能较低或最低。”
此外,阿末拉兹曼说,我国政府仍有机会与美国进行谈判,以争取豁免关税。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早前提到,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征收关税,可能为大马出口商提供扩大生产、增加对美出口的机会。
关于我国今年担任东盟主席国一事,阿末拉兹曼说,至今东盟相关会议的顺利举行,将在经济、投资或贸易方面为我国带来正面影响。
他指出,这一点从国家银行预测今年国内经济增长率将在4.5%至5.5%之间可见一斑,该增长预计受到国内经济活动增加,以及包括东盟国在内的外资流入所推动。
“尽管目前评估这些会议对东盟成员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还为时尚早,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会议的顺利进行,是成员国致力推动东盟区域经济和贸易活动的明确证据。
“这也证明东盟成员国对马来西亚担任今年东盟主席国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