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资思维判断求职诈骗/麦传球

(取自Pixabay)
笔者刚刚面试了几个销售和营销人员,发现一位申请人换了几份工作,时间都不到一年。当我问她时,她解释说,她的两份工作实际上是在从事非法活动或诈骗。因此她很快就辞职了。
这些都是本地公司,而不是很多人听说过的缅甸公司。这促使我写了这篇文章,并运用类似的股票选择和分析方法来分析职位空缺和潜在雇主的背景。
现在找工作,不只是选择公司,更是保护自己不被骗。在马来西亚,越来越多诈骗集团通过“高薪好工作”来招募无辜的求职者,包括大学生、刚毕业的新鲜人、打工族、甚至退休人士。他们一旦相信,对方就可能被带到国外、卷入洗黑钱、甚至成为诈骗集团的工具人。
这些招聘骗局,其实和投资骗局非常相似。他们靠的,不是技术,而是操控人性:贪心、希望、恐惧和信任。
诈骗集团常用的10种招聘手法:
1. 高薪轻松的工作机会:开出8000至2万令吉的工资,只需打字、处理资料。
2. 吸引人的海外工作:包机票住宿,“在柬埔寨、缅甸、菲律宾工作”,其实是骗你进诈骗园区。
3. 看起来专业的招聘广告:出现在脸书、Telegram、JobStreet等平台,有公司标识、有公司名片。
4. 注册假公司:有大马公司委员会(SSM)号码但是假地址,没有真正办公地点。
5. 推荐朋友赚钱:拉人头制度,“介绍1人奖500令吉”。
6. 假冒银行、警察、电讯公司:说你是在协助“诈骗调查”,让你放下戒心。
7. 高佣金的交易任务:例如“帮客户处理汇款,每单奖100令吉”,其实是洗黑钱。
8. 没有正式合约或薪资单:一切靠WhatsApp谈,没有录用通知书,没有人事流程。
9. 远程工作骗局:居家工作,线上接单,实则在帮诈骗集团伪装平台。
10. 制造紧急感,逼你立即答应:“只剩一个空缺!”、“今天不答应就没机会了!”
识别诈骗的10个红色警讯:
1. 公司地址查不到,或是住宅区
2. 查不到真实注册资料(或根本没SSM号码)
3. 要求先交报名费/培训费
4. 一开始就加你WhatsApp,不通过正式平台
5. 没有公积金、社险等合法雇佣福利
6. 职位描述很模糊,“电商助理”、“线上处理订单”但讲不清楚
7. 叫你开银行户口,帮客户转钱(这是诈骗集团的“骡子户口”)
8. 没有面试,只是聊天就叫你开始上班
9. 海外工作没有工作签证
10. 上网查公司有投诉或被列为黑名单,但对方说 “是假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上当?
1. 缺乏警觉很多人相信:诈骗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只要有公司标识、有人事用语、有专业名片,就觉得“正规”。这是诈骗集团最常用的包装方式。
2. 贪念或困境被裁员、找不到工作、经济压力大的人,容易抱着“反正试一试也没损失”的心态。对方一说包住宿、快发薪,就动心了。
3. 害怕错过机会(FOMO)“今天就要决定”、“只有这一个空缺”——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受害者在急迫下忘记做调查。
4. 相信熟人介绍很多人是朋友、亲戚介绍的,才放心加入。以为对方自己也在做,一定没问题。其实,介绍人自己也被蒙在鼓里。
招聘骗局 vs 投资骗局的相似点

像选股一样冷静分析
就像我们投资前会做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找工作、接受Offer之前,也应该有这样的思维。
基本面分析:
1. 查公司背景:有没有SSM注册?地址对不对?有没有公司网站?
2. 分析业务模式:这公司做什么的?如果说“帮客户打字就月薪1万令吉”,这生意可能成立吗?
3. 查人:人事是谁?有没有LinkedIn账号?有没有人投诉过这公司?
技术面分析:
1. 观察图表信号(行为模式):职位描述模糊、语气急促、没有合约 = 看跌信号
2. 对比历史案例:有没有类似的诈骗案例?
3. 等待确认:不急着答应,多问几个人意见。
做决定前,请你像选股票一样冷静分析。
求职诈骗不是小事,它可能让你失去时间、金钱、自由,甚至人身安全。
只要记得一个原则:“一份真正的好工作,经得起你去调查。越急、越模糊、越吹捧的工作,越要小心。”
让我们用智慧,用分析,用怀疑精神,保护自己、也保护身边人。
视频推荐 :
散户受骗 “FAKE”战之罪/麦传球
什么是股市中的最新趋势?
1. 熊市情绪?不是。
2. 更高的波动性水平?不是。
3. 价格急剧下跌?不是。
实际上,全球最显著的趋势是投资骗局的增多,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用于欺骗不知情的人。
虽然许多人关注传统的市场趋势,如波动性和价格波动,但一个日益增长的威胁正在浮现——骗子们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剥夺投资者的钱财。
这些欺诈者声称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解决方案,使得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也难以识别其中的警示信号。
人工智能(AI)的出现,无疑在金融领域带来了许多进步。从机器学习算法到预测分析,人工智能有助于协助交易者和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为骗局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以下是骗子们在股市中使用虚假人工智能声明来欺骗投资者的骗局:
1. 伪造的AI股票推荐“保证回报”
骗子们通常承诺他们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以高过90%的准确率预测股市走势,保证丰厚的回报。他们利用“人工智能驱动”和“高利润”等词汇来吸引人。
受害者通常被要求订阅“人工智能驱动的股票推荐”服务。该服务每天提供股票推荐,声称由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持。然而,这些工具通常依赖于基本的过时算法,或来自过去市场条件的回收数据,而非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
2. 人工智能“自动交易”平台
骗子们提供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交易”平台,声称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和算法策略自动进行交易,从而确保投资者获利。
受害者被鼓励向平台存入大量资金,让人工智能代表他们进行交易。一旦资金存入,骗子可能根本不进行任何交易,或者通过虚假的交易结果创造盈利的假象。受害者也无法取回他们的资金。
3. 伪造的AI股市分析工具
骗子们经常宣传人工智能工具,声称能分析股市并提供买入/卖出的推荐。这些工具通常看起来专业,使用股票图表、图形和复杂术语,使其显得合法。
骗子提供的分析通常很笼统,依赖的是基本的技术分析指标,而不是利用真正的人工智能分析。受害者通常需要支付费用来访问这些“人工智能驱动”的报告,但提供的报告只是基本的市场建议,内容几乎没有实际价值。
4. 人工智能驱动的加密货币骗局
骗子们声称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识别加密货币交易机会,准确率前所未有,诱使投资者投资于不存在的加密货币或虚假的加密货币相关AI工具。
骗子们通常会向经验不足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承诺高回报,声称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加密货币价格的走势。受害者一旦投资,骗子可能会消失,或者通过虚假的AI盈利展示来骗取钱财。
5. AI聊天机器人诱导受害者受骗
骗子们利用AI聊天机器人与用户互动,假装提供个性化的股票交易建议。这些机器人旨在从用户那里收集个人信息,如信用卡详细信息。
聊天机器人会询问用户的财务目标,并提供“定制”的股票推荐或建议,通常这些建议既笼统又误导。其目标是获得信任并推动受害者投资或提供敏感的个人信息。
6. AI驱动的股票“信号”服务
骗子们提供AI生成的股票“信号”,有关买入或卖出机会的通知或警报,声称这些信号基于人工智能分析。
受害者订阅这些“信号”服务,接收关于股票买卖的警报。骗子可能甚至提供免费试用来赢得受害者信任。然而,这些信号通常只是猜测或基本的技术指标,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分析。
7. 使用AI冒充真实金融专家
骗子使用深度伪造技术生成逼真的视频或图像,伪装成知名的金融专家,推荐特定的股票、加密货币或交易平台。受害者误以为是从可信赖的专家那里获得建议,并基于这些虚假推荐进行投资。
骗子们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利用不知情的个人进行股市欺诈。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似乎是一种合法且先进的股市工具,但实际上它们往往被滥用来诱骗投资者。
无论是伪造的股票推荐、自动交易平台,还是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冒充专家,这些骗局的手段日益复杂,使得投资者难以识别其中的陷阱。
轻松赚钱承诺不可信
为了保护自己,始终深入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不要轻信任何关于轻松赚钱的承诺,并避免向不可信的平台提供个人或财务信息。通过保持警觉和获取正确的信息,你可以避免成为这些骗局的受害者,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避免被骗或受骗的最实际方法是,在任何领域投资之前,提升自己的知识。不要贪图那些承诺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计划。始终寻求投资专家的建议,核实公司的背景,并调查投资顾问的资质。
最后,即使投资计划是合法的,也绝不要投入超过你承受能力范围的金额,并确保即使发生损失,也不会影响你的个人或家庭生活。
我们必须要先投知, 然后才投资!
你有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