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祝企业“才”源广进!/拿督刘明

最近公司人事变动频繁,前线业务人员在我强力追求结果导向的压力之下,纷纷求去。

掐指一算,公司有好久没有人事更迭了,当然至少在这行动管控令期间的3年,不会有人敢轻举妄动。

这一次的人事变动,尤其是几位高阶的干部自动辞职,对决心要为公司大刀阔斧改革的我无疑是义无反顾,加快脚步勇往直前!

这么多年在商场上的起起伏伏,我这一回才深深地体会到“人才”真的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企业即人,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造人先于造物,用人就是用苦恼。”

这四句话在管理学中也叫“松下论断”,最有内涵的当数最后一句“用人就是用苦恼”,意思是用人是一件很烦心劳力的事!因此很多跨国企业都有人才培训中心,为他们的百年基业、永续经营做准备。

经营企业,我们都在谈招才、育才、留才。招聘对的人选,只是一个好的开端,假如我们没有给于他们适当的培训和营造一个留才的机制或企业文化,没有人能担保人才不会流失。

员工要另谋高就,就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很无奈的,但旧的不去,好的不来,公司有人员流动有时反而是一件好事,其实经营管理更无奈的事情莫过于:不该走的人走了,该走的却留了下来!

理论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粗暴,表现不力就请他滚蛋!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这种黑脸角色我也时而为之,但无论如何总会有一两位漏网之鱼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我们难以下手,但我认为这还不是管理的最大挑战,因为我们大不了把他们冷藏处置,当他们为隐形人。

爬树,人不如猴

企管最大的挑战也不是把人放在错的位置上,而是“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把人摆错位置!谁不想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但知易行难啊!

其实职场上经常上演的情况是:管理者往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过程才恍然发觉,你对他有期待的员工原来是一只不会爬树的鱼,他不称职可是他已经在那位置上虚度了多年的青春岁月!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多数人的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找一个“会爬树的人”取而代之。

这位“会爬树的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开始的头两年的确表现出色,可是过了蜜月期很快又疲态涌现后劲不足;业绩下滑、产品质量不佳东墙补西墙等老问题又浮出水面!

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企业最大的挑战:“周而复始不断重复把人摆错位置”。左三年、右三年,浪费资源不说,还“亏空”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的机会成本!

我认为比较正确的方法是,干脆找一个“天生就会爬树的猴子”来做爬树的工作,因为人类如何训练有素,都强不过猴子。

那我们如何找到这只猴子或人才?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课题!

身为中小企业的我们,在招才或应聘员工的时候一般是没有设定什么准则的,加上现在请人不容易,只要应聘者四肢健全、头脑清醒和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就尽快请他择日上班了,最后还求神拜佛他不“放飞机”而准时报道!

这种择才方式和态度对招聘中下层干部还无伤大雅,但招募高管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企业界大者恒大?因为跨国企业注重人才,人才能够让企业面对无可预知的挑战、让企业永续经营,也确保业绩盈利达标,这样股东才不会“阿芝阿左”!

只要你是人才,跨国企业高薪礼聘绝不手软,因为钱对他们来说绝对不是问题!

没一流,二流也行

但中小企业本来就先天不足,钱不够用,那里还有底气高薪招聘人才(猴子)?但偏偏这就是中小企业后天失调、增长停滞的关键因素。

其实虽然我们没有能力招聘一流的人才,或会72变的孙悟空,但我们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先招聘二流的人才或只是一只天生会爬树的猴子总可以吧?

我最近因为“逮到机会”换将,而且几乎都是左右企业命运的前线人员,于是我告诉自己,公司每换一个人,我一定要确定新人必须是一只会爬树的猴子!

上帝还蛮眷顾我,让我在短期内找到的替代人选都是我心目中“会爬树的猴子”,有三位还曾经是大企业的高管!

他们虽然都是属于高薪一族,但因为我是以换将的方式进行招募,所以付出的代价并不如想象的大,不过公司整体的士气和信心都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大幅度提升,加上我的产品组合和策略奏效,明年我设定的高增长目标应该有望实现。

总结: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马云当初没有蔡崇信这位专业基金经理帮他运筹帷幄,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汉高祖刘邦若不是有韩信、张良、萧何等良臣大将帮他出谋献策,中国历史可要改写了!

任何一流的公司都是从中小企业开始的。

中小企业老板请不起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也未必看得上这些小企业。

所以退而求其次请二流的人才上阵也未必不是一个变通的选择,因为小猕猴也需要不停地磨练才能锐变成为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当你的公司发展成了一流企业,那些跟你一起打拼的二流人才也水涨船高摇身一变成一流人才了!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2023为“才源广进”加油!

退堂!

视频推荐 :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或导致东南亚倾向中国

作者:梁孙逸、黄杰

特朗普向东南亚征收全球最高之一的关税,以为可以伤害当地中国企业,却同时打击美国企业,并把整个区域推向中国的一边。

特朗普向东南亚多国征收高达49%的关税,其中越南是重灾区,被征收46%的关税,对越南经济构成重大压力。越共总书记苏林是国际上最早与特朗普谈判的领导人之一,表示愿意对美国实现零关税。

然而,美国并未因此“放过”越南,美国贸易与制造业资深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两国领导人通电后于4月6日表示,美国不打算与越南协商,因为美国更在意的是越南的“欺骗行为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失控的危机”。纳瓦罗称:“若你们想协商,不要只说你想降低关税就完事了。这是关税欺骗的问题。不要再操纵货币,不要再倾销商品进来。”

纳瓦罗指,各界需理解“非关税欺骗”行为才是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即使越南对美关税归零,美国对越贸易逆差仍将有1200亿美元。他指越南不应倾销虾子到美国让路易斯安那州沿岸民众失业。

关税乱刀误伤美国企业

然而,特朗普企图以关税乱刀让迁至越南的中国企业承受代价,却令众多美国大财团也身受重伤,原因是越南近年也是众多美国企业的投资目标,该国一向也对美国资本持开放态度。

今年3月,美国对越南发起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代表团访问,苹果、英特尔、可口可乐、耐克、亚马逊、波音等共60家企业在美国—东盟商务理事会(US-ASEAN Business Council)组织下访越,意图扩张在越南的生产基地,但如今这些计划要不胎死腹中,要不承受额度巨大关税代价。

新加坡亚洲电视台CNA引述旅居美国的马来西亚籍华人经济学家胡永泰(Woo Wing Thye)指,美国对中南半岛国家课征高关税是因为那些国家被认为同北京有紧密贸易关系。胡永泰也曾担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亚洲区副主任,他补充认为,中南半岛国家对美国有较高贸易顺差并且从“中国加一”战略当中受益,美国因此有意惩罚那些国家。

但是,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反而会让东南亚国家更向中国倾斜。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斯蒂芬·奥尔森(Stephen Olson)认为,东南亚国家很可能因为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而更倾向中国,因为世界上最大进口国已经挂着“关闭营业”(closed for business)的门牌。

坚持自由贸易

东南亚各国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应不一。被课征最高关税的柬埔寨首相洪马内立即致信特朗普并承诺降低美国商品进口柬埔寨的关税。泰国首相佩通坦也表示愿意谈判。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的经济统筹部长则称,印尼将不会进行贸易报复措施并且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谈判解决与美国的分歧。

可是,东南亚国家同时把美国拒绝向越南的苏林让步的强硬态度看在眼内,已经了解美国的目的就是要扭转贸易逆差,但这相等于剥夺了这些小国的产业发展的机会。

特朗普和美国这种只着眼于自身利益而压榨他国的做法,将改变美国作为东南亚诸国产品的重要市场地位,刺激东南亚脱离美国市场,销往美国的产品出口量将下降。

美国自损经济影响力

美国长年凭着自身的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地位,对东南亚诸国有非常深刻的辐射影响力,如今美国筑起发达国家之中最高之一的关税堡垒,貌似是在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的空间,作为对抗中国的筹码,但实际上是自毁多年累积下来的国际影响力。

例如,一向对于世界变局相当敏感的小国新加坡,其国家资政李显龙早在3月底就公开指出了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美国新一届政府认为,以前的贸易制度让美国吃了亏。这种想法跟以往互利共赢的看法大不相同。他们把关税当做主要经济工具,也把它当成非经济领域的谈判筹码,用来维护美国的政体国家利益。”

而在美国宣布关税战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就发表视频讲话称,美国采取彻底放弃世界贸易体系而非改革的做法,是对WTO框架的完全否定,而一旦这个体系崩塌,将对特别是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构成严重威胁。他进一步警惕,新加坡面临被挤压、被边缘化、被抛弃的风险,并强调要加强与志同道合国家的伙伴关系。

这两位新加坡的政治精英点出了东南亚国家发展背后的核心利害,就是要坚持自由贸易。虽然黄循财没有明言,但这其实就是代表了东南亚必要跟坚持单边开放、与它们同为超大型自贸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成员的中国加强合作。

东南亚国家包括印尼、泰国、越南和大马已表明要加入中、俄主导的金砖国家组织,接下来可能是缅甸、柬埔寨和老挝。特朗普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却采取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只是在把东南亚推向中国一边。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