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 市场料续波动/奕帆丰顺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能源资源征收10%的关税)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对中国征收10%的关税,旨在向这些国家施压,要求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打击非法移民,并遏制芬太尼及其他有害药物流入美国。

特朗普亦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旨在保护该国的钢铁和铝业。

特朗普随后暂缓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一个月。为安抚特朗普,墨西哥和加拿大承诺部署1万名人员加强边境安全。加拿大还表示将任命一名“芬太尼专员”,并承诺投入13亿美元加强美加边境管控。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10%关税已正式生效,中国则以15%的税率反制美国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气产品,并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及皮卡车等征收10%的关税。 

继续投资美国市场 

虽然特朗普的关税和随之而来的反制行动并不完全出人意料,但实际实施已对市场情绪造成压力。在关税的范围和影响更加明朗之前,市场可能将持续波动。

尽管近期事态发展,但我们仍对美国股市持乐观态度,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美国拥有许多高质量的公司,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优势,并提供对全球消费者和企业至关重要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由于价格上涨导致对其产品的需求下降预计将微乎其微。

此外,这些公司稳健的资产负债表使其能够承受关税带来的利润率压力,并在通胀上升或持续的情况下,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中表现良好。

其次,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相比,美国经济高度多元化,使其不易受到贸易战的影响。例如,加拿大的进口仅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4%,但却占出口总额的78%。同样的,墨西哥的进口仅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5%,但却占出口总额的80%。这表明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长期陷入贸易战的可能性较低,更可能选择合作。

第三,美国科技公司是美国市场的支柱,一直是人工智能采用和自动化等大趋势的主要受益者。我们预计,它们的盈利将更多地受到这些长期结构性趋势的推动,而非关税等短期因素的影响。

加速采用人工智能

随着DeepSeeks R1模型的推出,我们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模型变得更具成本效益,人工智能的采用将会加速。这不仅将通过推动芯片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来使科技行业受益,还将提高各行业的生产力,最终提升企业盈利。 

部分行业或重挫

虽然我们对美国股市的长期前景仍保持乐观态度,但我们认为并非所有行业的影响都是相同的,有些行业可能会受到贸易战的重大影响。 

能源:美国超过70%的原油进口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由于这些进口的原油在美国炼油厂被提炼成汽油和柴油,对原油征收关税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汽油价格,或使能源公司的利润率降低。

此外,由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成品油出口占成品油出口总额的40%以上,具有通胀效应的关税将对美国汽油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汽车: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汽车工业高度一体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额的45%以上。

因此,如果关税生效,福特和通用汽车等美国汽车公司可能将面临销量下降的问题。  

消费电子产品:微软、戴尔、惠普和苹果等美国消费电子公司的利润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它们的许多零部件和产品都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然而,一些公司据称在去年年底已提前囤积电子元件,以应对可能的关税,并敦促供应商加快将生产线迁出中国。这些预期措施可能有助于减轻关税的短期影响。 

保持冷静

总而言之,我们敦促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并利用短期市场抛售的机会,买入受益于人工智能等长期大趋势的优质公司。那些更倾向于被动投资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通过平均成本法来投资基金。 
 

视频推荐 :

 
 

 

反应

 

名家专栏

印度股市有望回暖/奕帆丰顺

印度股市曾是新兴市场的“宠儿”,但近期已不再受到投资者青睐。继2023年Sensex指数(以印度卢比计值)上涨18.7%以及去年前三季强劲反弹16.7%之后,印度股市持续承压。

在企业盈利不如预期、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估值过高引发抛售之后,Sensex指数已由9月26日的峰值回调了约14%。印度去年第三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降至5.6%的七个季度低点,远低于2023年第三季的8.1%和上季的6.7%。

与此同时,投资者关注力已转向中国。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场对中国经济反弹的预期升温。

从周期性放缓复苏

DeepSeek近期在人工智能(AI)效率上的突破也重新激发了市场对中国科技板块的兴趣。这进一步削弱了印度股市的吸引力,促使外国机构投资者抛售其持股并将资金重新配置到中国。

尽管当前市场情绪低迷,但我们仍看好印度前景。经历抛售后,估值趋于合理水平,且经济复苏势头可期。

去年第三季的经济增长放缓属于周期性,因为实际GDP在2024年第四季按年增长6.2%。在经历了因选举而导致的暂时放缓之后,当地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按年增长8.3%,高于上季的3.8%。

在强劲的收成推动农村消费的支撑下,私人最终消费支出也有所增强,按年增长6.9%,高于上季的5.9%。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有利于印度经济的持续复苏。

私人消费约占印度GDP的60%,但受通胀高企、高借贷成本以及宏观审慎收紧(即为抑制过度信贷增长而实施的监管措施)等因素影响,近几个季度表现低迷。然而,这些不利因素开始出现缓解的迹象。  

2月7日,随着通胀率趋近4%的目标,印度央行(RBI)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25%,以提振该国低迷的经济。

通胀持续回落

自那以来,通胀持续回落,印度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仅上涨3.61%,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3.98%和印度央行的目标水平。这为央行进一步降息提供了空间,从而降低借贷成本,并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2023年11月,印度央行上调了对非银行金融公司(NBFC)和小额信贷机构(MFI)贷款的风险权重,将银行为每笔贷款需要拨备的资本金提高25%。

此举是出于对小额个人贷款激增的担忧,并导致银行向非银行金融公司和小额信贷机构的放贷放缓,进而影响了对终端消费者和企业的贷款。

然而,印度央行于2月25日撤销了将风险权重上调25%的措施。我们预计这一调整将刺激信贷增长,并带动消费上升。

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印度政府在2025至2026年联邦预算中宣布个人所得税减免措施。免税门槛由70万印度卢比提高到120万印度卢比,使数百万中产阶级印度人免于缴纳所得税。与此同时,年收入超过120万卢比的群体,其税率也获下调。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当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助于经济增长,并营造了有利于盈利持续增长的环境。

内需抵消关税冲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从4月2日起对进口商品实施对等关税,以纠正国际贸易失衡,而印度也在其打击名单之上。

为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印度已采取多项措施以避免被征税。作为善意的表示,在印度总理莫迪于2月13日访问华盛顿之前,印度降低了约8500种工业产品的税收。

在白宫会晤期间,莫迪与特朗普达成一致,计划将双边贸易额从2024年的1290亿美元,提高至2030年的5000亿美元,并承诺在今年秋季前完成首阶段贸易协定的谈判。

印度还承诺从美国购买更多武器和能源,同时政策制定者积极探索降低美国汽车、电子产品和药品等商品进口税的方法。

我们认为,印度庞大的国内市场,将有助于缓冲对等关税带来的冲击。与墨西哥、加拿大和越南等国家相比,印度对美贸易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其对美国的出口约占GDP的2%。

此外,MSCI数据显示,印度公司7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内市场。

因此,我们认为贸易活动的减少可能不会显著影响印度当前的增长前景。

动力不变但挑战犹存

在长期和结构性利好的推动下,印度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印度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人口相对年轻,平均年龄为28.8岁。相比之下,美国和德国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平均年龄要高得多,分别为38.5岁和45.5岁。

印度庞大且稳步增长的劳动年龄人口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供应,支持了经济增长。其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和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也将继续推动可支配支出的增长。

此外,鉴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冠病疫情暴露出的供应链脆弱性,各国都在寻求供应链多元化,而印度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中国+1”战略的主要受益者。

不过,印度迄今尚未充分释放其人口红利与制造业潜力。

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印度的失业率为8.4%,远高于官方公布的3.2%(官方数据未将印度大多数劳动力所处的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短缺情况纳入统计)。

此外,印度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努力收效甚微。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占比仍约为16%,未达到“印度制造”计划到2022年达到25%的目标水平。

估值回落至合理水平

除苹果(Apple)等少数成功案例外,印度在吸引寻求“中国+1”战略的企业方面仍收效甚微,主要受限于土地与劳动法规严格(导致建厂用地成本高、用工流程繁琐)以及保护主义关税政策(推高制造业零部件的进口成本)。

若想与越南等其他制造业中心抗衡,印度需要提高其经商便利度。在联邦预算期间宣布成立”监管改革高级别委员会“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此外,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关税威胁可能反而有利于印度经济,促使其削减贸易壁垒,并吸引更多外资投资。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推动制造业改革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为印度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也将促进出口、减少贸易逆差,从而增强卢比的稳定性。

尽管面临挑战,我们认为近期的抛售已使估值回落至较为合理的水平,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货币贬值提供一定的安全边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