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退场机制是关键/黄锦荣
大马于2015年修订资本市场和服务法以后,正式开始规范股权众筹,允许六家获证券监督委员会批准的平台,提供股权众筹集资。这个举措在亚太区实属先驱,也仅是比美国慢了三年。
股权众筹随后发展迅速,尤其是疫情肆虐期间,无论是众筹成功案例或募集资金,都出现指数式增长。于过去四年,众筹总额增长了254%,成功案例增长近乎200%,项目平均募集金额从75万上升至140万令吉。
之所以能够发展迅速,离不开中小企业在融资上以及投资者在投资回酬上的实际需求。
我做了个简单的计算,假设企业内部和外部融资比例是一对一,按全国商业投资和GDP的占比,今年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近乎660亿,2025年将增加到877亿。
但是银行融资于今年仅能满足约一半的融资需求,2025年的融资缺口甚至会超过400亿。
无退场管道是软肋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定期存款利息常年不过3%,而吉隆坡综合指数在1994初攀顶冲破1332点的27年以后,依然盘旋在1400点,综合指数23年平均年回酬率也还不到1%,政府十年债券收益率也不超过4%,回酬稳定且客观的股权众筹项目,自然成为另类投资工具。
但是,股权众筹有个软肋,就是投资者没有退场管道。除非公司发展如期,在数年后成功上市、并购或者招来风险投资,否则投资者几乎无法脱售股权让投资人脱售股权套利,也无法因公司表现不佳而脱售股权以取回本金做更好的投资用途。
当股权众筹平台缺乏一个受规范的退场机制,投资者完全不能通过股权买卖来套利或避险,股权众筹就没有办法从单向的营运融资,进一步优化至多向的资金分配。
没有交易价格机制,投资人无法于投资期间客观地判断投资项目的内在价值,股权发行人也不受因次级市场而形成的纪律机制所约束而妥善运用所筹资金,反正业绩不好、资金运用失序也不会引来市场的讨伐,因为市场根本不存在。
股权众筹的发展已有六年之久,也是企业逐一兑现当初众筹集资时所许下的承诺之时,奈何初创公司的失败率一般偏高,要是明年开始爆发回酬承诺跳票、投资人难以回本的案例,进而动摇甚至瓦解众人对众筹平台的信心,那对任何一方而言都是损失。

必须开发次级市场
因此,开发股权众筹的次级市场是必走的下一步。
问题是,依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限定,股权发行人不能跨平台做股权买卖,因此,各别众筹平台所开发的次级市场只能各自为政。
按逻辑推断,先拔头筹的众筹平台将得益于先发优势,因而吸引更多的股权发行人和投资者,而拉开与其他竞争平台的距离,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十家注册的股权众筹平台,到最后极大可能会出现双头或寡头垄断。
更何况次级市场各自为政,犹如一道道市场壁垒,阻碍资金分配和风险管控最优化的目的,不利于次级市场的整体发展。
一旦允许跨平台的退场机制,不是每家众筹平台都需要耗力费时开发自家的次级市场以保竞争力,反正于甲平台发行的股权随后也能在乙平台买卖,那么平台竞争反而能够聚焦其他附加服务,而开发次级市场的先驱平台也能保住先发优势,作为先行者冒险的回报。
换言之,建构各平台次级市场的互操作性,甚至是整合所有股权众筹次级市场将是终极一步。
为了上市,交换股权 不幸被骗,股权白送?

(吉隆坡5日讯)两家公司交换股权,然后大家可以一起上市?这一招,真的可行吗?
YYC集团总执行长拿汀叶欣向分享一个案例:“去年,有一位老板来找我们帮忙,希望咨询看看有没有胜算可以赢回他的股权。”
这位“陈老板”,拥有20家餐饮店面,年利润平均有400万令吉。经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位做销售点系统的老板。几次的会面、喝酒下来,大家发现很谈得来,销售点系统的老板就开始给陈老板“画大饼”:
“餐饮生意要一间一间开,需要大量人力;但软件公司就不一样,假如两家公司合起来,绝对可以赚大钱!”
再加上,两家公司可以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1 + 1 = 11!
因此,销售点系统的老板出价告诉陈老板:“你的生意是传统生意,靠人赚钱,所以我们用市盈率来计算,陈老板的公司价值是5倍,那就是400万令吉 x 5 = 2000万令吉。”
而销售点系统老板说,他是靠软件,软件利润高,不需要增加很多人力,因此他公司的市盈率高达20倍。
陈老板听后,也觉得合理,双方一拍即合,两家公司决定交换股份,只是大家的倍数不一样。当下,也成立了一家母公司。但销售点系统老板说,他旗下还有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要经过拼搏后,迟点才一起交换股份加入母公司。

交换股权的问题来了
股权交换后,陈老板为上市目标奋斗,希望销售点系统公司有更好的利润后,可以通过股权交换换更多母公司的股份。
但经过两年的拼搏,陈老板开始发现不对劲。
销售点系统老板什么都不做,天天打高尔夫球,只有陈老板一个人在“拼命”。深入调查后,才发现销售点系统的软件、商标,根本不属于销售点系统公司!
换句话说,陈老板这两年拼死拼活,最终白忙一场!
叶欣向说,老板一定要想清楚以下两点:
1. 你真的会算对公司估值吗?
2. 两家公司的理念完全不一样,或者两位老板根本没搞清楚谁是真正的“活事人”,缺少责任架构图 (Accountability Chart)
少了这两点,分分钟酿成大祸!
话说,陈老板气得聘请律师起诉,但最终败诉。原因是——所有买卖合约都是在律师见证下签署的,完全合法。
然而,陈老板仍希望能上诉,争取一线生机。
这个真实惨痛的案例,你学到了什么?
1. 你认为陈老板还有胜算吗?
2. 他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
3. 事已至此,他应该就此放弃吗?
叶欣向说,学股权很重要,因为它是老板最大的资本、最后的资产!股权也是老板的资本战略!千万不要没学好资本战略,结果赔上公司的“钱途”!
想让公司估值翻倍,不被“套路”吞掉股权?
YYC集团将第一次公开举办如何正确计算公司估值的免费教学。叶欣向将授招:
1. 学习三种计算方法
2. 各种行业适合哪种计算的方法
3. 各种行业的理想价值倍数
4. 非上市公司计算方法
她透露,出席者可限时获赠“老板找钱、用钱工具箱”,内含计算公司估值工具(Valuation Pack),助企业精准规划财务,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马上报名线上工作坊,详情:
日期: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时间:下午2时 - 6时
平台:线上教学(ZOOM)
语言:华语
原价:R̶M̶ 198̶ 🔥 现在免费🔥
(CTA Button)
马上报名:https://bit.ly/43mLE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