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部落主义威胁全球气候/Project Syndicate

两个不同层面的全球挑战(冷战2.0和应对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冲突。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意在今年年底前举行线上峰会,这表明双方都希望防止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以避免由于误判而可能导致的武装冲突,而这正是最近中美因台海紧张局势而面临的风险。 

但拜登和习近平还必须确保中美大国竞争,不会妨碍在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生存威胁方面世界各国的合作。

即将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为美国和中国展示其应对这一威胁的承诺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

有理由期待会议可以获得一些成果。自2015年COP21签署巴黎气候协议以来,全球变暖的危险已变得不可忽视,过去五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

此外,美国和中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连企业部门似乎也意识到不作为的风险,以及绿色转型将带来的机遇。

仅中国就可能需要花费高达46.6兆美元才能实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大量投资资金将流向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

但是,正如环保主义者保罗·吉尔丁十年前所说的那样,应对气候变化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动员,就像二战期间所看到的那样,还需要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变。

“我们必须用‘可持续性伦理’取代‘对增长的执着’,”。吉尔丁引用了经济学家肯尼斯·博尔丁的话:“任何相信指数增长可以在有限的世界中永远持续下去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经济学家。”

因此,全球平均增长率很可能需要有所放缓。与此同时,消费与投资的比率必须改变,因为需要大量资源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其他社会和发展目标,例如减少不平等。

中国已觉醒

好消息是,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全球参与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系统性变革的必要性。

中国已悄然停止以生产总值(GDP)增长为目标,这表明中国决策层与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比盲目追求高产出更重要。

但是,正如吉尔丁所认识到的那样,这样的系统性变革将异常困难,尤其是因为经济增长目前已与利润计划、债务合同、消费决策和公共政策紧密相连。

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的转变会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独自承担责任,就气候变化全球行动做出艰难决定。

再加上新冷战的零和逻辑,系统性变革几乎变得不可能。不断加剧的部落主义正在提升这种多输结果的可能性,例如中国认为,美国担忧中国对新疆、西藏、香港和台湾的政策与国家行为,无非是为了破坏中国的主权。将大量资源从解决国内不平等问题转移到进行军备竞赛正是部落主义的反应。

除了加剧大国之间的恶性竞争之外,部落主义还使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理性谈判更加困难。

正如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和其他人所观察到的,部落主义分裂了美国政治,助长了社会两极分化并导致在许多紧迫的公共政策问题上陷入僵局。

拜登政府5.4兆美元的支出计划遭到破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气候行动方面,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僵局是一场噩梦。

人口越多贫富越悬殊

要了解如何反击部落主义,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它为何越来越流行。

二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和 1989年后苏联集团的解体使主权国家的数量翻了一番,从1945年的100多个增加到2020年的近200个。

1950 年至2018年间,世界人口增加了两倍。虽然人均收入翻了四倍多,但收益分配却越来越不公平。

2018年,全球前2000家上市公司拥有189兆美元资产,是全球GDP的2.2倍。

它们所占的市值为56.8兆美元——占世界GDP的三分之二。

今天,世界上最富有的26个人拥有的财富与全球一半最贫困人口的财富一样多。

工薪阶层停滞不前

随着最富有的人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财富、权力和特权,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家庭的收入在许多地方停滞不前。

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和经济不安全加剧了民众的沮丧情绪,助长了世界各地部落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

世界大部分地区现在陷入社会两极分化、环境恶化和内部冲突的恶性循环。

秉持公正原则基础

鉴于此,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去年所说,不平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关键性问题,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都必须建立在公正原则的基础上。

事实上,为了克服部落主义对政策行动的抵制,各国必须想得更远,谈判并确保执行新的社会契约。

但这不会在COP26之前发生。现在的问题是,部落分裂的美国能否同意与中国建立任何形式的大国来往互动规则。在具有破坏性的特朗普政府之后,中国人仍然担心,如果拜登明年失去国会多数席位,与拜登政府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可能发生变化。

虽然部落主义阻碍了国家和全球层面的进步,但许多城市和较小的社区正在自行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而且往往是利用私人资金。这当然是受欢迎的,并且证明了强大的地方与社区领导力的价值。但要克服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还需要有效的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政策。

谈判达成新的国家及全球层面的社会契约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我们必须反对部落主义,以避免大国冲突和失控的气候变化。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国际

国际法院向以总理发逮捕令 拜登:骇人听闻

(海牙22日讯)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21日呼吁成员国,配合针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前防长加兰特所签发的逮捕令。

以色列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其重要盟友美国也表明“反对法院向以色列高官发出逮捕令”。
对此,美国总统拜登在一份声明中,谴责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坦亚胡发出逮捕令的行为,并指该举动“骇人听闻”。

然而,意大利和加拿大都表明会遵守逮捕令。

美联社报道,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21日表示:“我呼吁所有124个《罗马规约》缔约国遵守司法命令,对内坦亚胡和加兰特采取行动,并呼吁员非成国共同努力维护国际法。”

稍早国际刑事法院宣布,对内坦亚胡、加兰特两人发出逮捕令,罪名是“自2023年10月8日起至2024年5月20日(检方提出逮捕令申请之日)期间犯下的反人类罪和战争罪”。

卡里姆也以相同控罪对哈马斯“卡萨姆旅”最高指挥官德伊夫发出逮捕令,惟对方据称已在今年7月一场以军空袭中毙命。

内坦亚胡:黑暗的一天

内坦亚胡在视频声明中表示,国际刑事法院对他和加兰特发出逮捕令后,这是“黑暗的一天”,以色列外长萨尔亦称法院“失去所有合法性”。

美国国安委员会直言法院“仓促发布逮捕令”并表明“从根本上拒绝”。据悉,以色列并非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明,加拿大将遵守国际刑事法院的所有裁决,“每个人都遵守国际法真的很重要”。意大利防长克罗塞托亦称,若内坦亚胡前来该国,“我们就必须依法逮捕他”。

国际刑事法院无权执行逮捕令,但从技术上而言,任何《罗马规约》签署国在内坦亚胡和加兰特入境他们的国家时,都有义务予以逮捕。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