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2021年美国的生死预测/Project Syndicate

美国的资本主义并没有为多数美国人服务。

虽然受过教育的精英寿命更长、生活更富裕,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二——却在英年早逝,在经济、社会和健康等领域都在苦苦挣扎。

是否拥有4年本科学历者其生活质量鸿沟日趋扩大,是我们最新著作《绝望的死亡和资本主义未来》的核心内容。

我们所描述的死亡人数上升,几乎完全集中在那些没有本科学历的人身上,本科学历越来越在就业、薪酬、发病率、婚姻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阵营——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因素。

2019年冠病疫情也以类似的逻辑展开。许多受过教育的职业从业者,可以在家里办公——从而保住自己的健康和薪酬——而供职于服务业和零售业的许多人却面临失业,或者职业风险更高。

当最终结果明了时,毫无疑问,生命和财产的总体损失,会沿着同样一条教育断层线来进行分割。

商业格局改变

疫情同样在改变商业格局,其中大企业优于小企业,电子商务则优于实体业务。

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科技企业——相对其市场估值而言雇佣的劳动者很少,而且并不像曾几何时的旧经济企业那样,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提供优质的工作。

就业性质的上述变化已持续多年,但疫情流行正在加速它。

劳动力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一直——而且仍将继续保持长期下降趋势,表现为今天的股票市场已经屡创新高。

股市在疫情流行期间牛气冲天,再次表明它是代表未来预期利润(而非国民收入)的指标:当劳动者所分到的蛋糕份额不断减小,股票价格就会上涨。

取决于最近获批的冠病疫苗的注射速度和推广范围,上述某些趋势可能会得到逆转,但其效果也仅仅是暂时的。

超过34万人死

美国预期将在2021年达到什么样的死亡规模?2020年美国已有超过34万人死于冠病,而且总的超额死亡人数——包括未被记录的冠病死亡人数,以及疫情所间接导致的其他疾病死亡人数——相比原来约多出四分一的份额。

此外,即使疫苗到2021年中得到普及,在美国做完必要的工作之前,可能仍有数十万与疫情相关的死亡,这还不算在疫情流行期间,原本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或治疗而得到防止的因其他疾病所造成的额外死亡。

无论如何,我们至少可以期待,未来冠病病毒不再成为美国的主要死因。

但因绝望所导致的死亡却不是这样(自杀、偶发性服药过量以及酒精所导致的肝病),2019年的致死人数为16万4000人,而以往美国“正常”水平仅为每年约6万人左右(基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

尽管服药过量在2019年有所增加,并在2020年疫情爆发前持续增加,但尚未在任何国家证实有关封锁期间大规模自杀的预测,而且我们也根本没有指望证实这样的预测。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曾揭示了自杀和其他因绝望所导致的死亡,是如何尾随1970年来工人阶级生活遭受缓慢破坏的进程。

就业市场变革

现在完全有理由认为,随着疫情流行之后的经济结构变化,美国的死亡人数将会再次上升。例如,城市有可能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众多企业会迁出城市的高层建筑,并搬到郊区的低层建筑当中。

如果这导致通勤的必要性下降,那么维修建筑、提供运输、保安、食品、停车、零售和娱乐等服务业岗位也会相应减少。

自动化冲击

上述有些工作可能会发生迁移,但也有些可能会消失掉。尽管还会产生全新的岗位,但人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干扰。

今天的服药过量,主要源于非法街头毒品(芬太尼和海洛因),而非像过去那样源于处方类阿片(opioids)药物,而且人们最终会成功控制这样的流行状况。

但因为毒品流行往往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破坏,因此,我们应当准备好迎接新一轮毒品流行的发生。

美国经济一直在遭受大规模破坏,究其原因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尤其是自动化的发展)以及(从较小程度上的)全球化。

社会安全网短缺以及昂贵到近乎荒诞程度的医疗保健体制,一直在大规模恶化对就业所造成的破坏,尤其是在面对这些变化最缺少抵御能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当中。

因为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主要依赖雇主所提供的保险,而不同收入所对应的保险金额几乎相差无几,因此,对那些技能最低的人负担最大,导致其根本无法找到好的工作。

华盛顿的长期立法僵局,使人很难对改善这些问题持乐观态度。但如果能打破政治僵局,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习近平访东盟周边外交抗美国

报道:笔锋

中国和东盟应探讨如何做到互惠互利,而不只是单方面得益,才符合“命运共同体”真义。

正当中美两国关税战进入疯狂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等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求和”电话之际,习则在4月14日至18日访问越南、大马和柬埔寨这3个东盟成员国,这不仅是习近平今年首次出访,也是自疫情以来近5年来习寥寥可数的外访行程之一。

增进理解互信共同发展

在中美贸易关系破裂之际,习的出访反映中国寻求加强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抗击美国的无理打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周边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日前,习近平亲自主持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明确中方将继续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同周边国家展开友好合作,增进理解互信,共同发展振兴。

中国视东南亚为周边外交战略的重点,并承诺建构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推动周边外交在战术上是精明的,因为特朗普显然决心破坏全球贸易关系,而中国则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将自己定位为全球自由贸易的领导者和捍卫者,并将美国描绘成一个流氓国家。

疯狂关税政策提升中国地位

许多国家也将视中国为一个更可靠的贸易伙伴,尽管对中国仍存在一些不满。归根结底,特朗普的疯狂关税政策最终将提升中国的全球地位。

不过,与中国走得更近会否导致美国对这些国家作出“惩罚”,也值得关注,尤其是被美国课以高关税的柬埔寨和越南,它们长期以来遭美国指控是替中国产品“洗产地”以让中国企业逃避美国关税,现在它们既要维持跟美国的贸易关系,又不激怒中国,如何拿捏,反映两难的处境。

作为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东盟不认同美国的关税政策,并将采取联合行动应对,而大马也将在中美之间继续保持中立立场。

中国和东盟应确实互惠互利

多年以来,中国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东盟最大的出口市场。所以,特朗普大幅提高关税,对东南亚多国的冲击甚大。

此外,一旦中美断绝贸易关系,或者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在失去美国市场后,价格低廉的中国产品将大幅涌往邻近的东南亚,恐会对东南亚本土的制造业乃至零售业造成巨大冲击,已有许多业者和专家提出警惕。

因此,中国和东盟应该探讨如何确实的做到互惠互利,而不只是单方面的得益,才符合“命运共同体”的真义。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