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2024年通胀挑战/Project Syndicate

作者:吉姆·奥尼尔

(曾任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主席、英国财政大臣,现为泛欧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虽然2023年已临近尾声,但许多已知的未知事件(尤其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和或许同样多的未知之未知事件(Unknown Unknowns)依然潜藏于不久的未来,以至于比以往更难以对全球经济做出预测。

投资机构似乎预计2024年的经济将进一步放缓,其中许多对我们尚未出现严重衰退这一事实感到困惑。

通胀的前景带来了更为巨大的挑战。过去几年的状况表明通胀会受到不确定性和未知之未知事件的严重影响——至少在总体意义上来说。关于通胀前景的激烈辩论仍在继续,一些德高望重、经验老到的商界人士对中央银行是否已经控制住了通胀表示怀疑。

欧元区、美国和英国的最新消费价格数据为总体通胀趋势提供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但(不包含波动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仍然令人不安地高于央行的设定目标利率。

当然,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最近的消费价格数据显示该国正在出现通缩,其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在11月份按年下降了 0.5%。

中国经济挑战重重

过往许多分析师都怀疑中国正在向世界其他国家传导通缩压力——主要通过其低成本制造业出口及不断扩大的国外市场份额。倘若我们还处在那个时代,当前的某些通胀忧虑或许会有所减轻。

但那些日子似乎已经一去不返了。

中国国内经济所面临的各项挑战(包括通缩)的规模是一个值得专门研讨的重大问题。鉴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诸多问题,再参考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困境将长期存在。但一种不那么悲观的观点认为,正因为有那些先例以及各路评论家长期以来的警告,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考虑大宗商品走势

除了中国国内因素,我们还必须考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因为中国的需求仍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方面指向2024年底的消息比许多人预期的更加令人鼓舞,这表明许多国家的总体通胀率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下降。

在中东乱局和乌克兰战事下依然疲软的原油价格让许多分析师大感意外,其中包括一些应该知道这个市场正是因为不可预测才会存在的人。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三个因素让我印象深刻。首先,许多经济体的货币增长急剧减弱,结合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来看这一点令人相当放心。虽然除那些最狂热的货币主义者之外,已经很久没有人声称货币供应量总是与通胀直接挂钩,但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如果货币增长急剧加快(就像美国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的做法一样),通胀就会上升。

其次,也许与大宗商品和货币趋势相一致的是,近期主要国家的通胀预期数据让人感到宽慰。特别是密歇根大学最近一轮的消费者五年期前景调查显示人们的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3.2%急剧下降至2.8%,至少表明长期通胀预期并未持续上升或“脱锚”。

央行应对最棘手

而最后,或许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各国央行将如何应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向市场提供的最新前瞻性指导中指出,可能会在2024年将利率下调75个基点;而其他央行——尤其是欧洲央行——则在抗击金融市场关于明年将降息的押注,但市场似乎尚未认识到这一点。

由于核心通胀率仍高于设定目标,(排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工资水平仍在增长,生产率上升的有力证据还未出现,央行行长们不会很快降息。但随着他们继续尝试通过指导和公开声明来影响市场,他们或许不得不承认市场(基于其集体智慧)可能看到了一些自己未能看到的东西。如果数据急剧转好,他们或许就会改变口风。

工资增长仍然是一个关键变量。一些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工资增长终于超过了消费价格增长。政策制定者会本能地担心这一趋势会引发教科书式的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但如果近期实际工资增长被金融回报的重新平衡和期待已久的生产率正增长证明是合理的,那不是很好吗?

新的一年总会带来新的希望。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在商言商

动荡的2024/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2024来到了尾声,按常理该随着节庆而开始放缓脚步,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但今年有点不同。

是否有感,这大半年异常跌宕起伏,战情不定、天灾连连,直接导致原料波动,市场颠倒,这许多现象的发生颠覆了我们这些年所攒来的些许认知和经验,让人来不及反应,一筹莫展。

有一中国朋友打趣说:今年真的太难了,然而大家不需太担心,反正明年只会更难。

这句话,其实去年也在说了。

碍于中美关系,主打韩国及菲律宾等国产品的公司,开始物色其他产地商品,担心被地缘政治问题所牵连;

碍于渠道有限,主打冷冻食品的公司,开始涉及常温品;

碍于毛利空间有限,主攻常温品的开始涉及冷冻;

碍于气候及原料供给问题,专注食品的开始涉及非食品;

碍于发展空间,做本地市场的放眼出口,原本侧重出口的开始定睛本地市场;

有谁又想到,搞点小买卖,竟然还得关注气候变迁、台风路径图、作物的分布图及其时令收成,甚至还得预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走向?

时下局势跟以往大相径庭,这大概跟近期流行的“短剧”一样,以往一集三、四十分钟,目前发展到2分钟一集,节奏快是很快,为了什么而快却不好说,也说不准;想侧重品牌塑造,却看见大品牌相续崩盘;想侧重品质口碑,成本却压不下来;眼看市场缺乏资金流动,众筹平台却屡创新高,太多的乱象,仿佛相互矛盾,却又并不冲突。

乐高逆天双位数成长

也许可以从近期看到的2个个案得到一丝慰籍及启发:

在生育率连续下降的情况下,丹麦著名的积木玩具公司——乐高在年报上得到了“逆天”的双位数成长,因为他们把中心放在成年人上,而这策略也得以间接地把产品的价位给狠狠得提高至原先消费群众(儿童及青少年)所不敢相信的地步。

另外,有个新颖的电商平台最近推出了一款爆红商品——“成人尿布”,让穿上它的成人们可以在好几个小时内不需要上厕所才能“小解”,精准定位了“去看演唱会”的人群,或当天打算去“拼酒“的人士,而这价值 70美元(约314令吉)的“尿布”,甚至不小心得到了老年人的青睐,成为了他们外出的必备品之一。

市场是我们的老师,它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它甚至没有答案,而发问问题本身也许就是答案。祝大家新年进步,加油。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