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3堂必教孩子理财课/史慧娴

从小培养孩子,让他们具备良好的理财技能,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糟糕的金钱观念可能会让他们陷入财务困境。

然而,并非所有父母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技能。事实上,大约20%或五分之一的父母,在孩子4到18岁期间从未与他们讨论有关金钱的基础知识。即使曾讨论,也没有完全提高孩子对理财的认识。

以下是3个孩子应该学习的基本金钱道理:

理财课1:钱不是凭空出现

当孩子看到钱从自动取款机里吐出来时,他们往往无法意识到金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使用信用卡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想要什么都能得到,而且随时都能得到的想法。

他们会以为只需要按一下挂在墙壁上的机器的按钮,或者刷一下卡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辛勤工作。

a.资金会枯竭,信用卡会导致债务

你可以向他们解释,你是因为有工作才赚到的钱,而银行只是存放金钱的地方。当你使用借记卡或提款机取出钱来消费时,这些资金就会消耗殆尽。

同时,必须向孩子解释,使用信用卡购买的物品必须在到期日前全额支付,以避免利息。当孩子逐渐成长时,可以向他们展示利息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债务翻两番甚至三番。

b.金钱需要靠自己赚取

别只是给孩子零花钱,而是该教他们如何赚钱。你绝对不希望他们把你当成一个挖掘不尽的金矿。你该让他们理解金钱的价值,以及学会赚钱如何让自己自给自足和独立。

当孩子准备领零花钱时,可以与他们讨论,你想让他们做些家务来换取零花钱,以及告诉他们多久会收到一次。在支付方式上要保持一致,这将帮助他们学习金钱流动的原理,并学会相应地做出预算。

c.创造有趣的赚钱活动

让孩子对找到赚钱方法感到兴奋。安排他们为亲戚或邻居跑腿赚取小费,或者如果他们很有创意,可让他们制作手工手链等物品,卖给朋友或通过网店出售。

要记得需要讨论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时间。当与孩子讨论是否该花钱以及花在哪里时,通过量化购买所需的人力劳动成本来使这些思考更加生动。

例如,对于想买手机的孩子,用工作时间(需要多少小时或几天的工作报酬)来衡量新手机的成本,比单纯地让孩子看到手机的价格标签更有影响力。

理财课2:好事情需要等待

别说孩子,要让成年人暂缓购买自己很想要的东西都是很困难。然而,懂得延迟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也会有更高的成就。孩子需要学习,真正想要的东西,就应该等待并攒钱购买。

a.延迟满足

这将有助于减少“先买后付”的心态,这种心态可能会让孩子长大后陷入信用卡债务。因此,尽可能地强化等待会带来回报的想法。

零花钱也是可以教导孩子管理金钱方法之一。如果他们把零花钱都花在一件新玩具上,当需要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够时,可以教会他们存钱。他们应该亲身体会到超支的后果,所以能的话不要额外资助他们。

你也该以身作则,抑制冲动购物。购物前,列个清单和预算,让孩子学会在消费前计划是惯例。

b.需求vs欲望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训,孩子越早学会越好。例如,问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新玩具,还是需要新的跑步鞋来应付因为发育变大的脚?理解他们想要和需要之间的真正区别,将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金钱决策。

向孩子展示如何充分利用金钱,以及如何通过精明消费来提升生活的价值。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平日标价的物品和促销时价格的区别,以及商场和工厂直销店销售物品的区别来教导。

理财课3:存钱很酷

a.自己存钱购物更有满足感

你的孩子想要个新玩具?让他/她存钱吧!一旦存够了钱,就带他们去购物,让他们自己付钱给收银员。他们将永远不会忘记努力实现目标并最终获得回报的感觉。

这也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利用基本数学(例如加法和减法)来计算需要存多少钱的好机会。通过帮助他们从小习惯使用数字,长大后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更复杂的概念,例如利息和贷款偿还是如何运作。

b.学会让钱增长

向孩子介绍一些可以赚取利息的储蓄工具,例如定期存款。可在网上搜索复利计算器,并展示储蓄的金钱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赚取一些利息。

举例,如果将100令吉置入年利率4%的定存,在1年后可以赚取4令吉的利息。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

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名家专栏

人生不是Excel表格/莊国辉

我们都在做财务规划,投资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但人生不是Excel。我们想象可以把所有的事情系统化地学习和耐心处理所有的理财能力。你可以把数字做到井井有条,不过可能一夜之间,心就乱了。

理财,其实是修心。

“得四分”本来打算50岁退休,换份轻松工作,陪孩子、种菜、做咖啡,简单而有品质。计划写得漂亮,结果……人生还是按它自己的节奏出牌。

于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得四分才真正开始学会理财——不是管钱,而是管心。

枕边人的一句话,重新设定“目标”。

得四分换工作后,每天早上7点送孩子,下午3点去接。生活如计划那样井然有序。直到有天,他无意听到太太跟朋友聊天说:“我最喜欢得四分那种在工作上自信满满、领军带人的样子,那时候他眼睛是有光的。”

得四分一愣。他一直以为,太太要的是陪伴、是稳定、是每天晚上可以一起追剧。

但他错了。

“其实真正的目标,不只是‘我要赚多少钱’,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晚他和太太聊了很久。他说:“我以为我做得都对——陪你、顾家、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但我忘了,自己是不是活得像自己。”

于是,他们一起重新列了人生愿望清单,不再只是财务数字,而是包括“心”里真正想要的日常。

●想继续做能激励别人的领导者。

●想带孩子太太走一段世界的路。

●想给太太愿她一生的梦想目标。

他们决定,从“心”出发。

市场会崩人会病

意外和不幸不知几时到了。一夜之间,得四分就得知身边重要的人生病了。幸好已经做好了风险规划和保险计划,医药费不是压力。

尤其是他很早就开始学习精算风险,打破以往的“目标导向”模式,改为“弹性预算”。原本是每月投资5000元,现在每季调整一次,动态调整配比。

这时他想起太太常念的《心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真正的理财,是接受人生的不确定,然后准备好接招。他开始把“人生波动”视为一种正常,而不是错误。他告诉自己:“不是我失败,而是这是旅程的一部分。”

理财最难是放下比较

在一场同学聚会中,旧同事谈起“全款买房”、“一年两次海外旅行”,得四分安静地听着。他也曾努力过往上爬,但现在,他更想回家陪太太做晨运和晚饭后散散步。

有朋友笑他:“你这么会规划,怎么还住老房子?”

他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微笑。他知道,有些人用房子比人生,有些人用人生换房子。而他,用选择来定义自由。他明白,财富不是表现自己,而是成就所爱之人。

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以前很忙,那你喜欢现在的你,还是以前的你?”

得四分想了想:“以前的我,喜欢赢。现在的我,喜欢陪你。”

那晚,他没有翻手机看投资报表,也没有股市走势,只是陪孩子读书。窗外下着雨,屋里很安静。

他想起一位经济学家说过:

“财富的终极价值,在于它是否支持你过你最珍惜的生活。”——Clayton Christensen《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他终于懂了。

财富尽头是回到心的起点

得四分不再追求“提早退休”,而是追求“有选择权”的人生。他不再让理财计划困住自己,而是让它成为人生的护城河。虽然得四分现在不能确定到底现在选择是否正确,但是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坚持己见走下去。

他能坚持做下去,就是相信世间人与事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但求无过于心吧!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关》

钱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如果你连今天的自己都不喜欢和充满怀疑,那存多少钱,也只是延迟不快乐而已。

所以,真正的理财,从“心”出发和理解自己要些什么就能无言无悔地坚持走下去。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