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4%法则 教你退休后怎么花钱/史慧娴

随着时光流逝而变老,我们都毫无疑问会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我退休后还剩多少钱可花?”

这是个很好的提问。毕竟你努力积攒的存款,在乐龄时光好好花光似乎也是合理的。

奈何我们总会陷入两难情况。即若你挥霍过度,恐将面对提前花光所有钱的风险,反之若不舍得花费,你可能无法过上你所希望的梦想退休生活。

因此,计算出你真正能在退休后花多少钱,绝对是很重要的。

同时,4%黄金法则就能很好地帮助你管理你的资金,以确保你有个无压力的退休生活。

4%法则是由一名名为威廉本根的财务顾问,在1994年发布的文章中所提出。

在他题为“使用历史数据确定提款率”的论文中,本根分析了半个世纪的市场数据。

他总结到,基本上在任何一种经济情景中,就算是最糟糕的经济环境,都允许人们在退休的那一年提取4%储蓄来使用。

然后在随后的30年中,逐年根据通胀进行调整。

根据这个公式,理论上你应该很可能在往后30年的退休期间,都不会花光你的钱。

举例来说,若你所准备好的退休金为100万令吉,你在首年可提出4万令吉来使用。

简单明了

若这一年的生活成本上涨3%,那么下一年你就可提高4万令吉提款额3%,也就是4万600令吉;随后每年以此类推。

4%法则最大的优点是简单。一般上,编排预算可以非常复杂。

毕竟需要考虑到通胀、风险承受、收入、存款等等,来决定你在退休后可以花费多少。

有个如此简单的退休开销指南,可以让你更简单进行规划。

4%法则缺点

4%法则并非万无一失,但可以作为退休开销的简单指南,但也有些情况是其难以应付的,包括以下:

1.需有充足存款

为了让4%法则运作,你需有充足存款,这才可让你的退休生活高枕无忧。

根据雇员公积金局建议,大马人在55岁时,应该要有24万令吉存款。

若24万令吉存款套上4%法则,你每年可提取9600令吉,即每月800令吉,而这绝对算很少。

因此,你很可能需要依赖其他类型的收入来源,例如被动收入或投资,以支撑你的退休生活开销。

2.无法应付大变化

4%法则只考虑到每年的通胀率,并假设你每年的开销习惯都不会有大变化。

然而这对大部分退休的人而言,是不实际的。

毕竟你的开销是可能逐年跟着改变,又或可能不变。

3.预料外开销

任何不可预见的费用,都可能影响4%法则表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医药费。

我们中绝大部分人在人生中,总是会碰到一些健康问题,并迫使我们需要去医院就医。

健康问题爆发频率更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

某些药物或医疗方法的费用,可能比其他药物或医疗方法高出数倍,而我们变得更长寿,就表示最终可能会在医疗费上花费更大。

4.市场波动

市场波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所以你的退休岁月中,经济市场不可能一直保持平稳。

鉴于4%法则已考量到逐年通胀率,在经济繁荣期间,提取超出4%存款可能没问题。

但在恶劣环境下,你可能需要削减开销,而最好的办法是时时严厉把控你的资金,并适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5.30年退休生活

30年退休生活并非是个坏的假设,但可能不太需要或不太可能。

根据大马统计局数据,2022年大马人平均预期寿命仅为73.1岁。

不过,65岁及以上的人,平均预期寿命还有15.3年。

而且,我们总是被鼓励为长期退休做计划,因为人们寿命可能会超过平均预期寿命。

毕竟不够钱花,很可能导致我们的退休生活不顺遂。

是否该用4%法则

考虑到影响退休后财务状况的所有未知因素,这是否会导致4%法则变没用?

其实不然,它只是需要根究每个人的不同,而因地制宜才能有效。

与大多数财务法则一样,4%法则并非一成不变的法则,而是一个参考方向。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规划出属于自己的个人退休储蓄和开销计划。

话虽如此,若你有稳健的多元投资组合,你完全可提取比法则规定的更多存款。

#WalletWisdomWithWaihun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职场

【南视界】工作别只为了存退休金

我们经常听到“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那么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史蒂夫西尔博德(Steve Siebold)在其所著《富人是如何思考的·How Rich People Think》一书中,提出100个话题,向读者全面展示:“决定普通人与富人之间身分和财富的差距,并不是身世或是机遇,而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思想截然不同。”

首先,史蒂夫西尔博德分析,中产阶级者与富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中产阶级者为金钱工作,他们取得的就只是“花费”,并不能借此赚到更多的钱;而有钱人则是完全相反,他们汲汲营营于追求未来的财富,着手取得能继续帮他们“赚钱”的资产。

更进一步来说,中产阶级者就像你我绝大多数人一样,从工作取得收入后,多半是为追求当下的享受,举凡买iPhone、名牌包或是出国旅游逛街血拼等,一旦满足了个人物质慾望,又再继续拼命“为钱工作”,如此存钱、花钱周而复始,容易陷入缺钱甚至负债的无限轮迴当中。

但是反观有钱人创造财富的做法,他们把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如何赚大钱的盘算上,以买房的例子来说,重点不是别买房子,而是别买负担不起的房子;换句话说,买得起,就是“资产”,如果买不起又执意要买,那就是“负债”了。

史蒂夫西尔博德强调,中产阶级者与有钱人对于“金钱”的看法与态度迥异,可为是天差地别,中产阶级者有必要好好自我检讨一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