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ChatGPT让人类失业?/拿督刘明

新年期间乘北上探亲之便,邀友人喝茶聊天。友人兴致勃勃提起了最近网络爆红的ChatGPT。

同时他也忧心忡忡地担心就要赴台湾深造平面设计的女儿的前途,他说ChatGPT的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颠覆设计这个行业甚至取而代之!到时他的宝贝女儿所学将前功尽弃!

科技业最近节节败退,脸书掌舵人扎克伯格近年来极力推崇的元宇宙(Metaverse)除了被有心人用来炒作赚钱,根本还不成气候。

科技狂人马斯克大手笔收购推特,却因为独断独行分分钟断送推特的锦绣前程,他主导的另一头独角兽特斯拉的股价也从高峰坠落,科技业的创新似乎面对了瓶颈!

所以当我听到科技业有新搞作的时候我当时的心情是蛮兴奋的,我从友人传给我的资讯惊讶地发现,这个新产物竟然又和狂人马斯克脱离不了关系。

马斯克和一班友好在2015年创办了OpenAI,是一个深耕和发掘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人工智能平台,第一期所融资金为10亿美元。

2019年,微软又加码投资了10亿美元,今年初又追加100亿美元。ChatGPT和Dall-E是其中两个Openai研发出来的技术。

ChatGPT的人工智能不像一般的搜索网站,只提供你要的资料,ChatGPT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能深入解决你的需求,比如帮你写文案、写作、分析股市等等。

工作辅助器

我问了一下身为软件工程师的儿子,是否听说过ChatGPT ?他说其实他们已经开始利用ChatGPT为他们编写一些他们不太熟悉的程序语言!

另一个OpenAI开发的技术Dall-E,则是一款听懂人话的设计师机器人。你只需输入想要的构思,人工智能就能自动提供你很多超乎你想象的选择。

比如你想要设计一个骑电动车的狗熊,它即刻可以帮你找到出无数个不同风格和造型的可爱图案,不必设计师逐个拼凑修改。

这种超便捷的功能,的确会让很多设计师失去工作,所以友人替他学设计的女儿担心是有迹可循的!咋看之下,这又是另一波的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友人问我看法如何?我说我们应该积极看待任何创新,应该把它当成工作的辅助利器,而不是破坏行业的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古至今都是同样道理,只是场景不同。

任何行业的改革和突破,都始于业者的积极参与和推动。而这些推手基本上都是业内高手!

当然也有些被路人甲革了命的行业如Airbnb、Grab等,但这些行业需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所以我告诉友人,要驾驭这些破坏性创新,你必须超越它、比他更强大优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比它更专业。

AI再强大也只是工具

AI或人工智能多么强大,都是听取指令行事,而设计或写文案最重要的还是构思,你的构思贫乏,出来的结果也是相对贫乏的。

战场上打胜仗的关键人物是指挥若定的将军,不是喊打喊杀的马前卒!

其实当我们回顾过去,破坏性经济或创新,一直都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中,只是进度、速度和幅度不显著而已。

6、70 年代的香港和新加坡,制衣业是这两个亚洲先进城市的核心竞争工业。

80年代电子业很快替代制衣业成为这两个城市的经济支柱,劳力密集的制衣业逐渐被周边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尼和后来的中国大陆取代。

新加坡和香港90年代又转型升级为亚洲甚至世界金融中心,电子业很快轮替为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等亚洲国家赚取外汇的商品。

历史的迭代从来不曾停止,只是如我前面所言,它迭代的进度、速度和幅度不显著,有些行业没有完全被淘汰或只是被转移阵地而已!

深耕专业才是关键

我始终坚信深耕你的专业和灵活运用你的专业,是对抗和驾驭行业破坏性创新或更迭的手段之一。

我以自己公司为例。以前我有一家设立在柔佛的小型包袋工厂。当中国崛起时,我毅然关闭了自己的生产线,转型为研发中心,并委托中国工厂替我加工。

当时大陆工厂除了人多,完全没有技术可言,我们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陪他们一起成长的。

虽然现在的大陆工厂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但因为我们的专业,在某个程度上,我们还是比那些只会赚差价的人有优势。

比如有一位旅居我国的美国友人,邀我们设计一款三合一母婴包参加美国太空署旗下的一个科技和创意竞赛,我们的构思很快就被有关当局接纳,因为评审们对我们的产品功能非常感兴趣。

在廉价产品泛滥的年代,当机会来临时我们还是能凭着专业突围而出。

廉价产品最令人诟病的是品质;别人只能当中国工厂的搬运工,因为他们只顾赚价差没法也不想解决品质问题,所以他们只能提供便宜但品质低下的产品,而我们的专业能够让我们以其矛攻其盾,制造出同样便宜,但非常有品质的产品。专业让我们进可攻退可守!

学无专精将被淘汰

互联网时代“专业”似乎被科技边缘化而显得越来越摇摇欲坠、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因为当你深入探讨时你会发现,专业和有一技之长才是你制胜和笑到最后的关键!

那些学无专精、一无所长,满脑子幻想赚快钱的人最终将被时代淘汰出局!

退堂!

视频推荐:

 

 
 

 

反应

 

国际

5件事绝不能告诉ChatGPT 专家警告:或失掌控权

(纽约16日讯)随着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蓬勃发展,人们开始向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倾诉各种疑难杂症,包括咨询感情困扰、撰写电子邮件、把狗狗的照片变成人类等等。但专家指出,有5件事情显然永远不应该告诉AI,例如在工作上应用时,就可能不小心泄露企业机密。

史丹佛大学“人本人工智能研究中心”(HAI)研究员珍妮佛(Jennifer King)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当你向聊天机器人输入一些东西时,“你就失去了对它的掌控权”。

1. 企业资讯

如果你在工作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AI聊天机器人,例如撰写电子邮件或编辑文件,可能不小心暴露客户资料或非公开商业机密。一些公司会订阅企业版AI聊天机器人,或者拥有具备保护措施的客制化AI程式,相对能够防止这类问题。

2. 医疗结果

尽管医疗业非常重视患者隐私,会严格保护患者个资并且防止歧视,但AI聊天机器人通常不包括在此范围内。如果你觉得有必要请ChatGPT解释医疗检测结果,建议在上传文件之前,事先剪裁或编辑,“只保留检测结果”的部分就好。

3. 登入资讯

一些人可能认为,随着AI执行任务的能力有所提高,可以放心把各种平台的账号密码交给它们,但AI机器人不是保险箱,也不能保证这些账号的安全,把这些资讯输入“密码管理工具”,才是更好的选择。

4. 身分资讯

不要向ChatGPT揭露任何身分资讯,例如生日、地址、电话号码、身分证字号、护照号码等。尽管一些聊天机器人会对这些敏感资讯进行编辑,但更安全的方法就是完全避免分享这些资讯。

OpenAI一名发言人向《华尔街日报》表示,“我们希望我们的AI模型了解世界,而不是个人。我们积极减少搜集个人资讯。”

5. 金融账号

绝对不要提供你的银行或投资账号,这个资讯可能被骇客入侵,导致资金流向遭到监控或盗用。

事实上,OpenAI在官网写道,“请不要在你的对话中分享任何敏感资讯”,Google也在AI聊天机器人Gemini的页面呼吁使用者不要输入“你不希望审查员看到的机密资讯或任何数据。”

如果仍想和AI分享私密资讯,建议更换成高强度密码,并且启用多重要素验证。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总执行长克林顿(Jason Clinton)建议,可以在每次使用完毕之后“删除对话框”,企业通常会在30天之后,永久删除这些数据。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