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GDA以退为进奏效/万年船

大马机场(AIRPORT)赶在农历新年闭市前在大马交易所报备,为收购方GDA带来好消息。

截至1月28日,GDA已经成功取得94.47%的控制权,以致收购条件转为无条件全面强制收购,并且将全面收购进一步延长至2月12日。其已退为进的策略(将收购条件从90%降为85%),让少数还抱着一线希望收购以失败告终的小股东宣告投降。

随着收购跨过90%门槛,公司将宣布停牌和除牌下市,一些机构、信托基金和指数基金不能持有下市或除牌的公司,自然也只有快快脱手,导致之前一度陷于86%的拉锯战的情况迅速改变,GDA大获全胜。

不但如此,GDA还收购了剩余股东所持有的不少于十分之九股权,在除牌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强制收购,将其他不接受其收购的剩余股权全部收购过来,100%持有大马机场控股。

用对蛇年策略

所以,GDA用对了“蛇”年的策略,先“蛇”(舍)弃了5%(从90%降为85%),过后反而“得”了100%。

我们只有安慰不愿意将股权割让的小股东,即使万般不愿,也只有服从收购法令,先退一步再说。今日舍弃了股权,也许三年以后,机场重组成功后再次上市,大家可以再次拥有全新、更有价值的新机场股票呢!

股票起起落落,本来就是难以预测,再说,即使对方收购成功,至少我们拱手让人的价钱比诸成本,已算很高,不像2023年莫实得控股的收购那样,许多小股东被强制收购,亏了大钱(注:莫实得控股的收购价是0.855令吉,许多小股东的持有成本介于2令吉至5令吉之间)。所以呀,看开点吧。

杨忠礼双雄风光不再

另一方面,杨忠礼母子公司于1月23日同时建议以5送1派免费凭单,本来是一宗美事,但是,这免费凭单原来只是属于股东独有,不能交易,让喜讯大打了折扣。

不但如此,由于它不能在交易所公开交易,其价值不止大打折扣,对于一些素有不能持有非上市证券的机构和信托基金,也必须烦恼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提早先把价值高的母公司股票变卖,不失为策略之一。

因此,消息一出街,公司股价顿然下挫。公司应该质问负责该建议的投资顾问为什么出了这么一个“骚主意”。

此外,中国深度求索(DeepSeek)的出现震撼了科技市场,也导致英伟达(NVDIA)股价大跌。和英伟达正洽谈合作的杨忠礼公司难以幸免,股价大跌,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龙年以虎头蛇尾封关。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

反应

 

言论

别再消费机场私有化/梁仕祥

大马机场控股私有化尘埃落定,由国库控股率领的全购方GDA财团已掌控超过90%股权,挂牌多年的大马机场即将告别公开市场。

回顾大马机场私有化过程,一路走来可谓风波不断,从政坛到民间都有不少反对和质疑声浪。首先有GDA股东之一GIP被指是亲以色列集团引起民族情绪不安,然后又有收购价被指太低,连独立董事都呼吁小股东拒绝接受。

私有化争议依然不停

在两度延长全购期限,最后还要靠“搬龙门”策略,将全购接受条件从90%下调到85%后,GDA终于在磕磕绊绊中完成任务。接下来可以期待大马机场加速改革,一洗多年颓势,放眼成为世界级的航空中转站。

虽然私有化已成定局,但有关争议依然不停,尤其来自政治人物的“抽水”还是不少。朝野双方都有代表借题发挥捞取政治资本,他们的发言看似正义凛然但其实漏洞百出,实属可笑。

首先得厘清一个最大的错误论述——“雇员公积金局过早脱售大马机场股票导致损失”。

抛出这一疑问的人问:为何公积金局要在私有化消息公布前脱售股票?消息公布后才卖可以赚更多呀。

提出这一疑问如同是赤裸裸地在问:公积金局你为什么不利用内幕消息进行内线交易!公积金局本身就是全购方GDA的股东之一,如果上市公司大股东在知道有重大消息公布在即后部署交易,便是涉及内线交易有违证券法,这是稍有财经常识的人都了解的事。

再来,所谓公积金局在交易大马机场股票的“损失”从何而来?公积金局购入大马机场成本价是多少?持股期间收到了多少股息?真实盈亏其实只有公积金局投资部基金经理才知道。

以公积金局的长期投资习性,该局应该是从大马机场上市初期持股至今,成本很低(大马机场IPO价格2.50令吉),即使是在6-7令吉左右水平卖掉还是有可观盈利。

如果政客所指的损失是“卖飞”(即卖了的股票继续涨),那就更加可笑,因为这是在股价大涨发生后得出的“马后炮”结论。

z照此逻辑,我也可以说我在今年1月25日忘了在多多六合彩投注5、38、39、42、46、57,“损失”了1.2亿令吉。

不平等手段完成收购

其实政客们若真想讨论机场私有化问题,与其无的放矢攻击公积金局和交通部,还不如点出这一次私有化事件中大股东如何运用不平等手段完成收购,凸显了本地资本市场对于小股东保障不足的漏洞。

本次机场私有化的收购价被独立顾问评为“不公平”,独立董事更是建议小股东拒绝这不公平且不合理的献议。

但收购方却合法地通过“搬龙门”手段调低全购接受条件,迫使未接受献议的指数基金脱售股权来达到私有化门槛,让不想接受献议的小股东和散户因为不愿持有下市公司股权而无奈脱售。

政客们如果真的关心公共利益,与其炒作公积金局的卖股决定,更应推动证券监管机构检讨相关机制,确保未来私有化过程中,所有股东都能获得更公平的对待。

希望本地政治人物能更加成熟,财经知识的话不足就请去恶补,否则非但捞不到政治资本,还会自曝其短,让有识之士更加唾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