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世界书香日特辑】终点再出发

文|廖永立(学乐书苑创办人)

15年了,去年终于公布:学乐书苑需要好好告别…… 

学乐书苑落脚怡保15年,前后搬了两次店,最终还是决定结束门市营业,再图出路。

一向来学乐都坚持以买卖图书来支撐书店的作法,长年累月在各地巡回大大小小的书展,都希望以时间换空间,可以让一家实体书店缓缓慢慢独立自主。 

从第一间门店设立后,为了让门市的图书可以流通,我们就安排校园书展。从一辆“笨蛋傻瓜”载着几箱图书,到两辆货车载着满满的书走入校园,一间一间学校去,也让学子和知识有更多的相遇。 

我们往往都有安排一些文学、社科、文史类的图书参杂在一堆学生读物里头。虽然不多,常常都可以卖出一些。卖一本西西的、卖一本灿烂千阳、卖一本春上村树,就可以乐上一阵子了。这往往和学校的老师有关。带上一些偏离轨道的书籍,期待学生也和我们一样,可以从不同的书本里,看到更大更宽的世界。 

一走入校园,就发觉漫画、言情小说、鬼故事才是学生的最爱。往往这类图书都可以占整体销售额的三/四成。我们常常开完笑说这些书多少箱去,就多少个空箱回。平常我们的校园书展,50箱书我们一般也只卖出4至5箱而已。但是我们并没有太大兴趣推销这类图书,往后就逐步减少这类图书的数量。起初引进一些文字及故事相对优美严谨的轻小说、选择有趣的漫画,花了一年多才逐渐摆脱这些图书。 

在校园游走几年后,我们开始在各城镇的庙堂、学校礼堂、商场举办小型的公开书展。怡保斗母宫、巴株巴辖购物广场、怡保客属公会、马六甲江夏堂等都是我们常主办公开书展的地方。

一般这些社团礼堂对于书商租用礼堂办书展都有优待,反观学校管理礼堂的都把书商当作一般商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年江夏堂的理事看到我们展示的图书都比往年丰富,特地把我们书展的信息放入会馆前的大型电子告示板。

办槟城国际图书博览会

小型书展一般都在学校假期举办,往往都和大型的书展撞期。小书商一般书展的地点都不理想,也没有一些畅销品、特销品,结果往往都是我们小书商落荒而逃。 

恰好几位大大小小的书商都有这样的经验,也都有意愿联合一起办一场大型书展,以丰富多元的书种,吸引读者。学乐被委托成为统筹单位。 

当时通过行政议员刘子健的协助,获得当时的副首席部长的支持下,我们几个书商(友谊书斋、新生文化、青城文化、商务印书馆及学乐书苑)就在当年的槟城国际室内体育舘举办了2011槟城国际图书博览会。 

当时在子健的协助下,我们获得非常优惠租金,让我们可以轻身上路。接下来3届,我们都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到来。当时,在展场往外望,到来参观书展的车子把周边工业区都填满。

起初,我们担心第一场就碰到大型书局的硬碰,所以选择和海外书市同一个星期开办,主要的考量让对手没有能力反击,加上北部读者的消费能力,让我们第一次的大型书展安然无恙。 

同一个地点,我们总共举办了4回。有一回应该是蔡添强的讲座,场地管理人通知说,警方警告要我们取消这场讲座,但是我决定继续举办,也准备好手面对,最终虚惊一场。 

第一场联合大型书展的模式突围,我们接下来也在吉隆坡、新山与马六甲等地主办大型书展。 

最刺激的当属在新山圣淘沙广场举办的新山国际书展,连私会党都来踩场。当时我们邀请了新山黄色行动小组来弄个展览。场地管理人带着两位彪型大汉来见我要求撤掉这些“敏感”的展览,我直接表明不同意,但是提出如果可以赔偿租金及一些损失,我可以协助传达管理层的意见。对方一意孤行,直接召集商场保安及一些看似打手的大汉准备强行拆除这些展览。哪知这些年轻的朋友即时召集了周边的朋友到来声援,组成人墙保护展览。过后其中一位大叔当晚还打招呼说不要把他的露脸的人像放上社媒,我们才了解原来对方也在华教界活跃。 

吉隆坡国际图书博览会则是被围堵的短命书展。当时我们是租用某商场的展览馆,周末人山人海,星期天其中一位书商就发现某大型书局的高层到来探场,他即刻说我们明年或许租不到这个场地了。过后不久,我们就接到通知场地不会再租给我们了。

书商纷纷退场 

这时或许是书商的夕阳余辉的日子。接下来就是书商纷纷退场的消息了。我们也沉寂下来,书展队伍解散,厂库也退租,只留下门市。 

疫情接近一年后,可以举办书展的日子还是遥遥无期,学乐书苑还是不得不向读者告别了,保留最后的实力,期待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这个公布,引起注意,读者朋友纷纷献计,其中一位经营手工巧克力的朋友即刻敲定学乐作为怡保区代理,让学乐每个月多一笔租金收入,也让学乐从退场进入转型时期。 

按照规划,学乐书苑转型成为二楼书店,楼下整理出和书相互配合的空间,让咖啡舘、餐饮及一些手作进驻。 

图书方面,学乐今年3月开始转上网通过社媒召集以往的读者,以优惠价68折团购台湾图书,这也同时解决了书商进口台湾图书的运费问题。我们也同时启动了香港图书的团购,4月尾计划启动5折团购中国图书。

今年年尾,学乐和几位年轻朋友也正在规划在怡保后巷主办一场千人参展的书展,详情不日公布,欢迎参与。

反应

 

商余

求知能力/健杰

【用画写诗】文|图:健杰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关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54 年的一幅抽象画作《黄与蓝》,拍出了接近1亿9000多万令吉的事情。

引起我注意的是看到一个讨论,讨论内容聚焦在拍卖的价格和资本炒作的话题,许多和作品背景无关的文字,比如“这样简单的画我也可以画”、“不过两块颜色”、甚至是、逃税、洗黑钱、某国国旗等深感不屑的文字都出现了。

虽然大家对作品质疑,认为是商业和政治炒作,但有趣的是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艺术家本人或与作品背景有关的谈论。

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群体里不乏一些在文化及艺术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如果他们也参与其中,普罗大众就会更加认定这类艺术,只是被有心者炒作起来的课题而已了。

探索源头追根究底

因为普遍的教育缺乏这一块,难免大家会觉得品味艺术是些“高大上”的事情,也让艺术作品的鉴赏常有曲高和寡的情况,但我觉得,不懂不是问题,关键在面对事情的态度——对不懂的事情,我们会去探索源头追根究底?还是随着风向信口开河,人云亦云?

曾经向一位资深艺术家请教一些自己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作品,也准备好来个烧脑的听教,以为他会说一些高深莫测难以消化的哲学理论,结果对方只是简单的回答:“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我也看不懂。”

他这一句回应让我思考良久。的确,当代艺术所牵涉的领域是很广大很复杂的,可能性和包容性都很大,很多概念都超越了我们个人的认知,即使领域中人也未必了解所有现象,对于我们不懂的可以不必装懂,但也不急着去否定,认为只是资本家的炒作。觉得无聊的、无法产生共鸣的,看过就算;觉得有趣的,可以去了解,去学习。

当代艺术的创作概念,很多已经超越了平面艺术和视界艺术的范围,这类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析已经不是从画作或眼睛所看就能看懂艺术家的动机。

与其胡乱猜测或随着大众的风向人云亦云,何不花点时间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阅读艺术史,了解艺术家生平,他一生的经历与作品的关系、思想、创作概念,受何人何者何事影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

对一件事物不了解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但不要因为不懂而认为是对象有问题,那我们就永远不会去求知和学习了,艺术鉴赏如此,人生处事亦如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