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南洋文艺】爱与不爱

文:刘树佳

记得那年,我在初中三评估考试中摘下不少A。在我念的国中,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会选理科。在虚荣心的指使和身边同学的影响下,我贸贸然地踏入理科世界,自此开始了我两年痛苦的求学生涯。我说“痛苦”是因为我根本无法从中寻得学习乐趣,仅仅只是为了考试而读书。

中四刚开始学理科,物理和化学念得特别吃力,高级数学的计算法更是搞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当时,我总是不断自我激励:没关系,只要多花点时间温习功课,多做几道习题,我应该可以跟得上。

或许是我注定这辈子跟理科有缘无分吧,我始终背不好物理的方程式和生物学的专有名词。更要命的是,我现代数学科经常考获90分以上,高级数学却越考越烂,从及格的边缘掉入二三十分的深渊。在高级数学老师眼中,我应该是个无药可救的学生吧。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老师半开玩笑地责骂我:这样的方程式是会导致化学物爆炸的!幸亏我没当上化学工程师,否则世界大乱。 

考试快到了,其他同学都紧紧抱住科学参考书,恨不得自己跟书合为一体。而我呢?我却在追看厚厚的《聊斋志异》、《杨家将演义》和《官场现形记》。原来我当时已悄悄地爱上中文。我理科成绩不理想,但华文科考试分数一直都是全班最高。华文老师甚至把我得高分的作文投给中文报,文章不久就刊登出来。对我而言,这是支撑着我继续学好中文的鼓励,也为我日后写作发表文章开了个好头。

当时,我真的很想转科。一番内心挣扎后,为了不负长辈的厚望和避免同学在背后说三道四,我只好忍下去,继续让我不爱的数理科占据我的高中岁月。有时夜里,我还会被高级数学和化学科考试吓醒,醒来后就很难再入睡了。这样的日子的确不好过,一忍就是两年,直到中五毕业。多年以后,我有时还会因在梦中无法回答高数考题而惊醒过来,过后要花上几分钟才“回到现实”。

孤身只影去邻州念国中

一如所料,大马教育文凭试的成绩见不得人,仅仅凭很不理想的“一等文凭”入读大学先修班。当时,我家乡中学的大学先修班还不完善,我只好孤身只影去邻州的国中念书。也因为这样,我18岁就离家在外,这与我日后独立的性格不无关系。 

上了中六,我自知不可能跟理科继续相处,于是,我毅然选择了文科,报读马来文、历史和经济学,而“普通试卷”是必修科。双亲也尊重我的决定,没给我增添额外压力。遗憾的是,我就读的那所国中没有华文课,也缺华文老师,因此我错过了报读报考中六华文的机会。

我曾告诉好友:没有考中六的华文就像缺少了什么那样。如果我现在再去考会怎么样?朋友笑说:你已经是中文博士,再回去跟中学生一起考,人家一定会笑掉大牙。还有,万一批阅你考卷的老师曾是你的学生,那就好玩了!是的,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永远错过,它只能够继续成为生命中一个难忘的缺憾,这就是人生吧。

尽情遨游于中文天地

不过,我后来顺利考入马大中文系,在3年间尽情地遨游于中文的天地间,总算弥补了这个缺憾。很庆幸的是,我这一届的本科生还能够凭SPM的华文科优等主修中文。是天意安排也好,是冥冥中注定也罢,我注定要成为中文这个大家族的其中一员,为华文“传香火”。在大学,我有两种不同的学生:一种是修中文专业的华裔学生;另一类是选修基础汉语课的非华裔学生。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中找到平衡点,花了我将近一年的时间。无论中文香火是对内传或对外传,我一直都在默默地扮演一名“中文人”的角色,年少无悔,中年无怨,希望老来无憾。 

记得那时亲朋戚友都很惊讶地问我:“以你STPM的成绩,你做么不选法律、工商管理或经济系?读中文有前途咩?以后找到工咩?”我听了总是笑而不语。这是我个人的选择,就像我选择恋爱和结婚对象,我喜欢就好,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也没必要向他人交代。我清楚知道,中文才是我的真爱。而我,也走上了一条自己选择的路。 

从理科生变成文科生,再从文科生变成语言学研究生(我的硕博论文都研究中文),又从研究生转变成大学中文老师,我慢慢地朝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前进,也一步一步地实现儿时的梦想。有的时候,我在想:要是我中六继续念理科,后果会是怎样呢?我或许连大学都进不去,更甭说继续念博士班和留在大学任教。是啊,一念之差很可能足以改变我的一生。

走过的路让我认清了一点:勉强真的没有幸福。只有自己感兴趣的科系和领域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进而推动自己继续学习和钻研下去。这就像只有真爱才能让自己真正幸福快乐,然后一路走下去。庆幸的是,我没有选错科系,更没有走错路入错行。

〈南洋文艺〉欢迎喜爱文学创作者来稿(小说、诗歌、散文)(不设稿酬)     另也欢迎提供任何有关文学活动、讲座等讯息   电邮:[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反应

 

商余

求知能力/健杰

【用画写诗】文|图:健杰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关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54 年的一幅抽象画作《黄与蓝》,拍出了接近1亿9000多万令吉的事情。

引起我注意的是看到一个讨论,讨论内容聚焦在拍卖的价格和资本炒作的话题,许多和作品背景无关的文字,比如“这样简单的画我也可以画”、“不过两块颜色”、甚至是、逃税、洗黑钱、某国国旗等深感不屑的文字都出现了。

虽然大家对作品质疑,认为是商业和政治炒作,但有趣的是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艺术家本人或与作品背景有关的谈论。

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群体里不乏一些在文化及艺术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如果他们也参与其中,普罗大众就会更加认定这类艺术,只是被有心者炒作起来的课题而已了。

探索源头追根究底

因为普遍的教育缺乏这一块,难免大家会觉得品味艺术是些“高大上”的事情,也让艺术作品的鉴赏常有曲高和寡的情况,但我觉得,不懂不是问题,关键在面对事情的态度——对不懂的事情,我们会去探索源头追根究底?还是随着风向信口开河,人云亦云?

曾经向一位资深艺术家请教一些自己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作品,也准备好来个烧脑的听教,以为他会说一些高深莫测难以消化的哲学理论,结果对方只是简单的回答:“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我也看不懂。”

他这一句回应让我思考良久。的确,当代艺术所牵涉的领域是很广大很复杂的,可能性和包容性都很大,很多概念都超越了我们个人的认知,即使领域中人也未必了解所有现象,对于我们不懂的可以不必装懂,但也不急着去否定,认为只是资本家的炒作。觉得无聊的、无法产生共鸣的,看过就算;觉得有趣的,可以去了解,去学习。

当代艺术的创作概念,很多已经超越了平面艺术和视界艺术的范围,这类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析已经不是从画作或眼睛所看就能看懂艺术家的动机。

与其胡乱猜测或随着大众的风向人云亦云,何不花点时间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阅读艺术史,了解艺术家生平,他一生的经历与作品的关系、思想、创作概念,受何人何者何事影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

对一件事物不了解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但不要因为不懂而认为是对象有问题,那我们就永远不会去求知和学习了,艺术鉴赏如此,人生处事亦如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