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四十秋纪念物,回忆多/鲁肃伯

文/图|鲁肃伯

要不是移居新加坡同学秀莉向我发来寻找旧同学通讯地址的求助短讯,我也不会到书房翻箱倒柜,找到18年前,即2006年由同学会出版的《物换星移四十秋,宽中66年第十届毕业同学纪念特刊》。

重现眼前的特刊,映入眼帘的旧照,勾起无限的回忆。想当年(1960),在各人修完小学课程,通过入学考试,顺利从不同的乡镇,踏进宽中校园,开启中学之路,我们有缘相聚,相处在同一屋檐下,一起生活,一道学习。

导师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让大家受益不浅,迄今我们尚念念不忘他们在世的音容,老叔黄继翔的华文课,典故多,令人陶醉,写得一手好字的姚服森口若悬河的历史讲解让同学拍手叫绝,还有,还有,其他老师,诱导向善向上的故事,不胜枚举。

但愿余年常相忆

校园的多姿多采的生活,通过黑白图照,留下许多美丽的记忆。

终于来到6年中学生涯的结束,骊歌响起,各奔前程。

其后,不同遭遇,各有各的故事。

一瞬间,阔别四十载,你我已晋身阿公阿嬷,仔细端详特刊内,各个同学上载的全家福照,幸福满满。

然岁月不留人,有人牛山濯濯,有人满头白发,足老怀告慰的是有儿有女相伴左右,夫复何求?

相隔特刊问世,十八年后的今日,再回头望,已有不少同学掉队,走上黄泉路,魂归天堂。

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人生苦短,夕阳西下,但愿在余年常相忆。


 

 

 
 

 

反应

 

商余

病榻旁的思念/鲁肃伯

文| 鲁肃伯

今日应友之邀,一起喝茶。

他告诉我,来之前他去了妹婿家探病,看那卧病在床多年的胞妹,靠液体维持生命,廋骨嶙峋。

说着说着,眼眶盈泪,我只能在一旁安慰他,吉人天相。

看着他探病后,心里难受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久病不愈,最终痛苦离世的姐姐。虽然,事隔多年,但印象深刻,永记心头。

我虽是领养的儿子,但我与姐姐的关系,如同亲姐弟。

还记得小时候,姐姐下田插秧,身后背着我,有好吃的,总是先让我吃。

那时,养父重男轻女,送我上学,姐姐却因家庭原因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姐姐出嫁后,相夫教子,生活还算过得去,当年,我忙于生意,忽略了父母,姐姐和姐夫常常回来看望父母,带他们外出,才让他们有了天伦之乐,那时,我并没有太在意,但父母去世后,我深感后悔,在他们生前没尽孝,反而是外嫁的姐姐给予了更多关爱。

就在姐姐和姐夫从职场上退下,安享晚年时,姐夫突发恶疾,骤然离世,姐姐受打击过重,身形日渐消瘦,乳腺癌缠身,经过长期治疗后,总算康复。

饱受病魔折磨

然而, 好事多磨,脱离了癌症的困扰,却又得到了帕金逊病,从此与药物为伴,病情未有好转,反而日渐恶化,最后卧床不起,痛苦呻吟 , 无法言语,饱受病魔折磨,连身边琐事都不能自理。

姐姐得病后,我每个星期都会去看他,老婆也会为他煮些食物,关心他的处境。外甥女做夜班,天亮回来时,冲杯饮料喂她喝,然后就蒙被大睡,外甥男在外打拼,幸好孝顺, 负起换尿布及洗澡的任务, 其他时间,没人理会,常常饿着,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更让我心痛的是,久卧病床,疏于照顾,背后褥疮腐烂成坑,极其骇人 。

到了这个地步,回天乏术,我感到无助,心酸不已,我默默祷告,祈求在天的姐夫带她回返天国,脱离病痛……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