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在徐志摩家喝的一杯下午茶

徐志摩留英百年纪念   本报特约|蔡汶捷(第二篇)

 

7年前因为新工作搬离了剑桥。在这个学术小镇里学习和生活了十几年,市中心走过所能看到的一砖一瓦,我基本都能驻足讲历史说故事。按说该看的看了,该听的听了,也是时候把所学到的带到其它地方施展拳脚,悄悄一走而无憾。然而心中却隐隐还有一心愿未了,就是有份启发我来剑桥留学的徐志摩先生,他的故居我没有参访过。于是铁了心一定要找到徐先生故居,至少在离开前去仰止一下他的浪漫所在地。

徐志摩在100年前来到英国,在伦敦学习和生活几个月后就来到剑桥。由于他是国王学院的学生,为了徐志摩而来剑桥的游人都会到国王学院参观。但是熟读徐志摩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刚到剑桥的时候和当时夫人张幼仪是住在剑桥南边6至7英里的沙士顿。

没有人真正知道徐张两夫妇在沙士顿的故居在那里,我给沙士顿乡史学会发电邮询问,于是找到Bruce Milner先生。Milner先生是一退休老人,对沙士顿的民间历史非常有研究,他跟我说徐志摩后人刚刚为了拍摄纪录片来找过徐家故居。

他们根据徐志摩当时的书信得知他在沙士顿住的地方叫普林斯居 (Prince's Cottage),是从前沙士顿著名的普林斯家族为家仆所建的一些房子。Milner先生带着徐家后人和摄制队看了这些房子,也说不上到底哪一间才是徐志摩故居,拍摄了一些就走了。

热情好客

一天下午,我约好Milner先生一起去看普林斯居。来到他们家,Milner夫妇非常热情好客,我们几乎是一见如故。Milner先生带着我去看所有可能是“普林斯居”的房子,认为一排有五间的“普林斯排房”最可能。当时我觉得不对,原因是张幼仪在口述回忆录《小脚与西服》里对沙士顿的故居是有详尽的形容,Milner先生所推测的房子跟回忆录的敘述不吻合。于是我把回忆录里面描述的情景一条条列出对比,最后才一致把徐志摩和张幼仪生活了4-5个月的故居敲定。Milner先生认识这家人,所以敲了门、打了招呼,把我带了进去。

参观房子

主人先带我们参观房子内部,我一面走一面看,徐志摩和张幼仪在这房子里发生的事情一下涌现在脑海里:张幼仪紧张地开始新生活、徐志摩每天出门办事收信、张幼仪怀孕但两口子闹矛盾、徐志摩离家出走要求离婚、张幼仪挺着大肚子离开剑桥到法国投靠兄长……一幕又一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我们过后在后院喝着茶聊天,主人兴奋地跟我们解释这房子的结构,Milner先生和我则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事迹。没想到在离开剑桥前还有机缘来到徐志摩家喝下午茶,思绪一下回到中学时在课堂里朗读《再别康桥》。

几个星期后Milner先生因为心脏病离开了,知道后心里一阵悲痛。为了缅怀这位一起寻找徐志摩故居的前辈,我在政府的文档里翻查更多资料来佐证我们的结论,并跟Milner先生联名发表结果,以告慰Milner先生跟徐志摩这份交织的缘。

反应

 

商余

那个百年前的夏季周日,志摩和徽因住哪里?

文|蔡汶捷(英国)

10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开始研究徐志摩的故居。当时我因为新的工作将要离开读研和工作多年的剑桥,临走前想去看看徐志摩初来剑桥和张幼仪住在沙士顿的故居。我于是联系上了沙士顿乡史学会的Bruce Milner先生,一聊之下才发现原来徐志摩故居在当时还是一宗悬案,不久前徐志摩的孙子徐善曾先生也因为故居的问题找过Milner先生。以当时有的证据,Milner先生基本上可划定一组名叫“普林斯居”的房子,但要准确说出哪一间是徐志摩住过的就没有办法了。我与Milner先生因为这个课题一见如故,除了时常交换证据和意见,他还带我去实地考察。Milner先生后来因心梗不幸去世,我于是把我俩的研究成果联名发表在《新文学史料》。

当时的研究成果其实有很大部分是用情况证据来推断的,尤其是根据张幼仪口述历史《小脚与西服》里的描述。那时候如果要找直接证据的话,唯一能寄托希望的就是英国1921年的普查。英国从1801年开始就有了普查传统,每隔10年就会挑一天让全国所有人呈报当天的所在地和个人资料。为不重复记录,普查当天出远门的人得呈报旅居的地方,而不是原来的居所。

徐志摩100年前负笈英国时虽然居留的时间不长,但刚好就遇到了1921普查年。然而普查记录有100年的密封期,徐志摩如果真填了普查表格,也要等到10年后的2022年才能公布。那时的我一来想把Milner先生的成果发表来纪念他,二来对各种反覆推敲过的情况证据有无比的信心,所以就没有等普查解封就发表了文章。

行踪定影在档案

时光荏苒普查记录终于在2023年公布了,所有在英国的人于1921年夏天6月19日之行踪都定影在档案里,其中包括徐志摩和当时跟他有互动的人。我第一时间去翻查,希望能证明10年前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普林斯居”中的另一间房子才是徐志摩故居。

我急忙整理新证据、撰写新文章,以让真相赶快大白于世。我在1921年普查档案里还可追踪到另一个人物——林徽因,林徽因跟着父亲林长民来到英国生活和学习,最后还认识徐志摩而有了后来的故事。林徽因在伦敦的居所和学校也是一个棘手的悬案,几乎没有人可以考证它们的真正位置。果然1921年的夏天林徽因还住在伦敦的寓所,档案里也记录了她的学校圣玛丽学院在伦敦的位置。

今年我的重考文章终于在《新文学史料》发表了。现在我每到伦敦和剑桥,只要有时间都会到徐志摩所住过和活动的地方看看。读起徐志摩所写关于留英生活的文字时十分有体会和代入感,伦敦和剑桥两个城市的记忆里,也永远存在着徐志摩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身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