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女生“安全着装”,以防产生诱惑?

追看16集中国悬疑剧《摩天大楼》,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好友、台湾作家陈雪的小说。这部剧有看点,不仅仅是悬疑剧这么简单,包含了众多社会及女性职场话题。

剧情围绕咖啡馆单身女老板之死而展开。在第一集,中年男警察看到尸体时便旋即断定,“漂亮女生一般都是情杀”。一个女性,甚至在被杀害之后都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社会对于女性惯常的苛刻可见一斑。比起电视剧,现实或许更为狗血。

日前,广西大学官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雨无声”页面,发布了2020级迎新专题“女生安全攻略”。这份安全攻略分别对着装、住宿、出行、侵害等9种情况提出50条建议。其中对于女生着装建议,“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产生诱惑”,引发网络热议。3天后,微博上关于“广西大学女生安全攻略”的话题,阅读量高达1.7亿,讨论量1.5万。

涉嫌性别歧视

舆论指“对女生着装建议”涉嫌性别歧视。该校学工部人员则回应称,“穿着暴露不符校园文明礼仪”、“同学们在学校应懂得有怎样的规矩”,图书馆和教室等场所都是不能穿着吊带衫裙进入的。这番回应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认为“穿着属个人自由,限制女生穿着以‘防止产生诱惑’并不合适”。但也有网友认为,“学生就该有学生的穿着打扮”,学校发布善意提醒无可厚非,女生确实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既然是安全攻略,向女生提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给出防范指南,也在情理之中,这份善意可以理解。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但保护女生最首要的就是想方设法构建平安健康的校园环境,给她们以安全感,而不是让女生“安全着装”,把保障校园生活安全的责任转嫁到女生身上。“防止产生诱惑”这样的言论,不仅表述不当、不合时宜,还极易产生误解和“性骚扰受害者有原罪”的价值导向。

有男性本位之嫌

其实,这些所谓规则更多只是想当然,缺乏犯罪学的实证依据,目前也并没有任何研究指出,受害人的衣着与性侵加害者的目标选择有直接联系。对女生衣着诸多规定,未免有“男性本位”之嫌,将女性当作“审美客体”,本身就有不尊重女性的意味。

事实上,类似举措并不少见,安徽有图书馆规定“女生穿短于50公分短裤短裙不得进馆”;杭州地铁工作人员阻拦穿着吊带衫裙的女生进站;还有高校禁止学生穿短裙上课,并称若违反会遭记名扣分……在网上,不少人看到这份广西大学安全攻略后便纷纷指出:“是不是也应该出一个男生如何管好自己攻略”、“出一个对应的男生专题,告诉男生要抵制诱惑,培养高尚情操”……网友们这么说,也反映出这类安全攻略在着力方向上出现了偏差。

前段日子,深圳公安在网络上发布一篇〈世上好看的小裙子,你尽管去穿!地铁上的色狼,我们来抓!〉的文章,霸气语言透露出的“宠溺”,给很多女性打了一剂“定心针”,让不少网友直呼“男友力max”(网络流行语,指男人味十足,暖心而体贴,还有些小霸道,常被用来形容男生能给女生安全感的行为)。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女性被骚扰是“自讨苦吃”。不记得是哪位作家说过的:“这世界上贼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桌子上放着一块无人看管的面包。”色狼实施性骚扰,问题在于色狼,而不是在被骚扰者。

反应

 

商余

书和咖啡融合在书店中/江迅(遗作)

去香港铜锣湾逛书店,才知道旭屋书店结业,扎根香港28年的这家日本书店,是不少日本书迷的打卡地。旭屋书店1946年在大坂开张,目前全日本有10多家分店。随着网读、网购的读书和买书习惯改变,实体书店单靠卖书已难以生存,时下纷纷多元发展,经营文创用品、咖啡食物、家居时尚品。

记得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曾有一金句:“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那天在一个读书论坛的视讯活动上,我问上海出版界的一位朋友,上海有多少书店?她说,太多太多,数不过来,而后她迅疾在一个APP上随手一搜“上海书店排行”,结果是1340家。

内饰更有温度

今天上海的书店,有市井阁楼里的书屋;有庭院深深处的书院;有一开就是十几家的书局……书店的内饰也变得更时尚更有温度了。曾经只售单一性的书本,如今各店家除了售书,会开辟恬静的阅览区、小坐的咖啡区、手工制作区,于是,书店成了各类人群逗留的休闲之地。

阅书如阅世界

人们每天被各种信息包围,凭手机随时可以阅读。其实,更需要的是深度阅读。炎夏初秋,冠病疫情,步履匆忙,心绪纷繁,人的心灵越需要安顿,越需要弹性,以应对无常,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阅书,阅世界,在文字里发现最美的风景,抵达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说起书店,图书选品是书店的灵魂所在。不过,近年开业的新型实体书店都注重阅读空间营造,场景化设计,差异化经营,而引入咖啡成为一种潮流。

前不久读过一本《好书店·好咖啡——上海45家书店的故事》。本书收入上海15个区的45家实体书店咖啡文化的故事,以及上海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发布的《上海主要实体书店咖啡经营项目调研报告》。这45家书店书屋,囊括了书店经营咖啡的3种模式,自营、合作、品牌引进。这本书透过对实体书店咖啡经营的现状、发展途径的调研,探索咖啡作为书店复合型经营方式的潜在价值,促进图书发行产业多元发展。

咖啡各有其味

重视咖啡经营,这已成为近年新开实体书店的主营业务之一,以书店+咖啡+体验+生活方式等多种业态综合经营,读者定位更年轻化,自营咖啡品牌,成了书店多元经营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上海就有西西弗书店的“向量咖啡”、钟书阁的“书痴咖啡”、大众书局的“纸品咖啡”、言几又书店的“言几又咖啡”、建投书局的“传记咖啡”……这些书店各有其美,咖啡各有其味,书和咖啡融合在书店的阅读空间中。

好书、好咖啡、好音乐、好时光,当置身于朵云书院这类书店,就会感受到三者糅合和谐,而阅读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书香咖啡香中展开心灵对话。书中有灵魂,咖啡寄热情,与阅读为伍,也与咖啡相伴。一本心仪的书,一杯满足味蕾的咖啡,一支舒缓的音乐,读者沉浸其中。

茶酒能与书搭配

其实,茶和酒也能与书相搭配相结合。曾听一位圈中人说过,读《诗经》,可以喝龙井;读杜甫,可以饮武夷岩茶;读《狂人日记》,可品10年陈以上的花雕;读《天龙八部》,一碗烧刀子再适合不过;读《红楼梦》,可温一壶女儿红慢品;读《老人与海》,饮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杯伏特加便燃起心中火花……

茶、酒、咖啡,成了阅读催化剂,令阅读更立体、书店更温馨。那么,什么时候,香港也会有更多这样的书店,随时走进阅读空间,抵达另一个自己。

(编按:本文作者于10月13日去世,此文乃作者遗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