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宅家启示录

日子河流:文戈

3月底从美国逃难式回到家的时候,美国的2019冠状病毒病传播已经失控。航空枢纽中心如纽约、纽瓦克、西雅图、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地的确诊病例日日飙升。纽约的死亡人数暴增,渐渐连偏远地区的小城镇也开始出现病患。离开美国前几天,我们居住的小城所有餐馆已经只能外带而不能在店内用餐了。买了餐点回家吃变成生活新常态,我们和亲戚轮流出外打饭。对喜欢在外用餐和需要户外活动的人,穴居日子如死水,天天闷得发慌。只有亲戚家里两头猫完全没影响。家是猫的世界,宅是猫的哲学。

从美国回新国必须居家隔离14天,完全不能离开家门一步。签收隔离令时聆听隔离细节:手机位置必须启动,移民关卡局一日三通短讯必须按时回应;也会有官员上门突击看你是否真的在家。就有人因为隔离期间外出谎报行踪而被提控,罪名成立或罚款或坐牢,或两者兼施。当时心想,14天不是小儿科吗?我们自从退休后就开始穴居过日子,现在以抗疫之名公然猫在家又有何难?

前面几天还在倒时差,晨昏颠倒狂睡补眠。半夜骤醒以为天亮,在室内游走如幽灵,竟有机会看到美丽的晨曦。总在奇怪的时间醒来或睡去,一整的诡异生活作息。睡到中午方醒就两餐作一餐,直抵“早早睡迟迟起,省油又省米”的极简境界。家里向来没有囤积粮食的习惯,吃吃喝喝很快坐吃山空了。往柜子深处挖掘竟然还找到几包快熟面,乐不可支!平时吃快熟面都有罪恶感,如今公然放胆吃,为居家抗疫贡献微薄的力量。

开始隔离时全身发挥正能量,心里想:这14天可以完成好多事啊!结果隔离期结束后想做的事都没做。冥冥中好像有只倒行逆施的怪手按下生活暂停键,很多事就此卡住。如果说追剧也能算是成就的话,倒是刷新了以往追剧的记录呢。

居家隔离自由被夺

平时以为自己喜欢宅家,是高段数的宅民。现在才知道,“喜欢宅”和“被宅”是不一样的。把自己幽闭起来享受孤独是个人自由的权利,居家隔离令下的禁足却是自由被夺了。对“自由”这个概念此时才有深刻的体会。逢此非常时期大家都得节制行动牺牲自由,才能获得法律许可的自由啊!

现在媒体上最常看到的一个词汇是:“新常态”。为何曰“新”?因为它并非常态。瘟疫不是每天都有的,因疫病而添加的生活规定,比如出门须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一个家庭只许一人出外购物、不能群聚等,突然间变成必须注意的生活细节。抵触了这些新规定,就会被警告、被罚或被控。以前日常生活的习惯都变成一种奢侈,“新常态”才是正常的。

4月初新加坡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行动管控法,后来又延长。突然间很多人都不能回家探望亲人,有人卡在A地,有人卡在B地,大家都在等。等什么呢?等待可以自由出门走进咖啡店,坐下来吃一碗面或喝杯咖啡那一天到来。等这件事过去,然后重新开始。很多事物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病毒蔓延后种种法令出炉,还有国家对外的封锁令、飞行禁令,入境禁令等,都是为了遏止病毒传播确保国人的安全。因此而带来的种种不便,也让人们重新思考自由行动的涵义。

乖乖在家就是爱国

现在乖乖在家就是爱国!你是不是好公民就看你宅的能力。其实很多居家办公的人根本没时间感到无聊。不办公的人呢,趁此时静下心来,说不定能发掘强大的内心。可以学人家直播网聊,表演烹饪烘烤刺绣书法等技能,分享阅读心得或轻松游戏。平时睡眠不足此时可以睡个够,没时间做的事现在都可以做了!什么生活暂停键?没那回事!

宅家其实也是个哲学项目。当你宅出点意思来的时候,在外头张牙舞爪的病毒就会给你宅死。宅久习惯成自然,宅到不知道今天是哪日的时候就接近禅定的境界了。

没有今日的宅乐,也就没有来日的康乐。

反应

 

商余

《生活在此城》后记/文戈

本书主题是“生活”。在考虑书名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生活在他乡》。可是,这是米兰昆德拉一部小说的题目,我不敢冒用。

昆德拉用了一个最能阐释现代生活的书名,后来者都只能望洋兴叹了。想想,如今谁在人生某个阶段不是生活在他乡?多少书写不是人在他乡心在家乡的折射?

进入新世纪,人们移动频繁,常常在某一个地方生活,却时时想着另一个地方的人与事。本书收录了2007年至今横跨十六年的作品,虽然都是写生活,但是情境、时间点和背景不同,如何把这些文章串起来?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书名:《生活在此城》。

2007年,新加坡青年书局为我出版了散文集《在云南园的日子》,记录我在校园寄居十年的生活点滴。这本书早已绝版,而青年书局的实体书店也已于2014年休业,改为网上书店了。

时代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眼前掠过,我的书有幸攀著书局的彩带末端,落实一个凄美而偶然的休止符。

融入邻里生活轨迹

搬出校园后,我们开始在邻里小区生活。本书第一辑<日常烟火>就收录了我们在裕廊西的生活点滴和蛰居民间的心情。我非常珍惜这些作品,每一个情境都是我用心融入邻里的生活轨迹。我们细心感受新生活所带来的惊喜,我心安处就是我的福地,余生不必再寻觅了。

第二辑<流光掠影>收录了职场上一些刻骨铭心的片段。其中有我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对某些具体事件的描述与感触。人在江湖,个人心情上的变化时时随着环境转换,用心融入工作之际,也对工作的形态与内容诸多思索与设问。

本辑也有些文章是往事的回望,在书写记忆之时也同时梳理过往。早已遗忘的事突然以新的情貌重现,似乎记忆突然有了自己的生命继续抽芽茁长。我想,重构记忆也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与他人和解,然后释放自己。

第三辑<终极叩问>主要是关于人生与社会现象的思虑。这个部分很多文章写于冠病疫情封锁期间,当时万事受阻,人处于困境之中,对生死及个体自由的思索特别敏锐。几年的纷纷扰扰也让我看清楚了很多事。

我在编选此书的时候重看旧作,回望经历过的烦恼与困惑,对自己又有多些了解。

我觉得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虚实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认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也更需要了解自己的心性,更需要敏锐的思觉。在最迷惑的日子里,依旧要寻求生活的况味,继续感受生活的乐趣。

离开职场后,我的生活本质改变了,生活节奏缓慢了,但是我并没有闲着。我没有停止书写,对周遭的变化甚至更敏锐。本书收录的作品,皆是我在狮城的生活观察与心情。

不管是好日子或坏日子,都有我们俩细密的心思和努力。我们的日常凝成文字,也算是生活的沉淀。此刻出版新书,有一种回望的心情,也有某种圆满的感觉。生命中或有无奈和缺憾,到最后原来都是完美结局的铺垫。

本书由城市书房出版,对我来说意味深长。2018年我曾经在城市书房发布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游走与淹留》。当时城市书房还在桥北路,发布会的美好的感受历久弥新。当时心里就希望能请城市书房出版一本书。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谢谢婉菁。

这本书献给另一半

我也要感谢三十多年来一直陪在身边的老伴。我俩还在职场那些年,他几乎包办了所有的家务。我离开职场后投入疯狂的书写作息,他也从未有微词,放任我自由写作。近年来他开始阅读我的书,以他念过三年中文并受过严格古文语法的训练,竟把我近年出版的书都看了。

这是他首次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我的文字中,有时他会说:哇,我都差点忘记那件事了!看到一个古怪的句子时,他会说,这个句子翻成英文可不容易。他会细细问我,某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这个意思还是那个意思。知道我将出版这一部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本散文集的时候,他非常雀跃,等不及要读。我想,不管此书能抵达多少读者手中,我已经有了一个最贴心也最细心的读者了。

这本书献给他,我的另一半。

作者简介:郭淑云(笔名文戈)

1986至1996年游学美国,获爱荷华大学东亚系文学士、亚洲文化研究硕士和夏威夷大学东亚系语言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敦煌学、中国讲唱文学传统和口头诗学理论。

1996至2018年就职于南洋理工大学,今为人文学院中文系退休副教授。

作者于七十年代初开始写作,早年嗜写长篇连载小说,并长期为报章书写专栏。教余笔耕不辍,着有长篇小说《豪门》;散文集《童言童心》、《轨迹》、《异乡心情》、《在云南园的日子》、《日子河流》、《家乡叙事》、《游走与淹留》和《却顾所来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