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殊不知那也成为至大至美/晨砚

图|文 晨砚

为了吉隆坡美术学院校友会庆祝10周年,6月7日至16日在GMBB的美展,谢有锡老师展出了一幅油画及二幅玻璃钢浮雕作品。他转眼今年85岁了,58年的美术教育,在人生经历里留下色层丰富、美美的记忆。

谢有锡老师说,办教育是件辛苦的事,尤其是创办美术教育更加艰难。1966年中他和同窗李明堂从英国艺术学院毕业回国,他们那份为办美术学院的念头蕴藏了好久,几经张罗,终于渐渐晃荡成型。

在当年那个还在摸索存在、经营、挣扎、发展的社会里,养鸟不如养鸡;种花不如种菜,“艺术”身分十分尴尬,仿佛还没有正规的晋身之处。

首先,如何使人相信:美的主要目的是“散布美的功能、美的效能、美的善化、美的普及”——如何把抽象落实为具体,着力软体建设,造化社会,着实需要耐力和牺牲,还有视野及抱负——在盘根错节中看到“基本”,看到长远,看到教育的着眼点,何等重要!

而对“落实美“孜孜不息的谢院长,对大自然也有着一份深层的偏爱。

美的生命力

他说:“大自然的魅力,为大地孕育了自然生态的生命力。高山峻岭、巍峨雄伟、瀑布流泉、植被旷野、一望无际的环宇;让人在心灵深处引发了无限宽广的世界。那份美感的理念,让我的作品起了一道美的再造画面——美的生命力。”

就看“霸势豪天” 这一幅油画作品——91.5cm x 153cm,画幅大,气势也大。山峦绵延,远近深渊,豪气奔放。深泽苍劲;褐色、土黄的交织主色调,缀上点深褐色,深沉的气势,微黄带白的淡薄远景,点亮了内心;前深后的淡雅,又形成层层迭次的深远和辽阔,壮丽、豪迈,磐踞大地间。

而山已不是山了,是无限的生命力,同时也是内心触动的美感世界;一种审美意涵的认知。

他感叹说,人类为什么不能安安静静地生活在一起,却制造很多事端、战争、衬乱。纵观霸权主义的根源,和平岂不是最好的“特效药”? 

此次,院长也破例展出两幅浮雕玻璃钢作品(122cm x 122cm)。其制作程序比较繁琐,但又不为单纯呈现技巧。他以 “音韵”作为创作主题,以隐喻的的象征手法,凭直觉走进乐器的世界,去聆听它们合奏出来的流畅与和谐……乐器都置放在木板上,看似闲闲,次序不等,但都暗里精密呼应联系,相对相和——院长一生,岂不就是这样,只为一个美的抱负?殊不知这心志,也成为了个至大至美的画面!



反应

 

商余

来个四声部合唱/晨砚

今天出场的4位创作演绎者,各自与油刀画笔陶泥打交道的人,他们都是吉隆坡美术学院不同期的学生。

校友会成立10年了,来个《艺美同缘》10周年艺术联展吧!于是84位同学起而响应,相约6月7日至16日在吉隆坡GMBB展出。这里是其中4位——他们在这里是合唱,不是齐唱,因为那各自片段里都悠扬悦耳,又合成一体。

“恋雪山人”黄振景

黄振景,外号“恋雪山人”,但他也恋山——“从岩画艺术开始琢磨,到众多艺术圣地游览写生,曾沿着丝绸之路前往敦煌壁画朝圣,研究岩石与艺术之间的联系点”——于是50度热风沙里,踽踽独行;“也曾把脚步攀登上漫天冰雪、狂风呼啸的珠峰、洛基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南北极”……尔后欧美诸国的大城小镇,从田园风光一直到建筑风貌、延伸到近郊的湖光山色、观光圣地,各自呼唤相邀,他也乐此不疲。

从1982年开始四处游历,40年的游历作画——他中学时对地理历史就很兴趣,或者是为着落实一些好奇吧,而他也说,要体验才画得出啊!

于是零下47-50度,千山我独行。待上一两个月,或两三个月,在当地办场展,凑点行脚费用。晚了露营。饿了河边钓鱼,幸好大自然也不缺赖以生存的供应,只要你肯改变平日的生活习惯思维。而大自然气候变化,遇个雪崩地震,除了生存技能,也得跟当地人的友善支援系统连接;有次在农场遇上暴风雨,主人说,来住我家吧。

“热带雨林”蔡请坤

蔡请坤,热带雨林的系列作品充满了动感的笔触,色彩指挥着高亢起落的声音,从天而降,随风飘荡。

金马仑山脚、霹雳州的宜力的原住民村。催生了蔡请坤这个系列,他有个以原住民舞蹈来编舞的朋友,两人一拍即合,各自创作一起出动目的相同——所见所得都要化为它们的创作养分。朋友也热衷爬山,他停下,在个清晨十多度的气温里,看那些原住民的孩子在溪流嬉水;当地人当天野菜当天採,似乎不在乎隔夜粮;而简易里不错过庆典,在山野击鼓唱歌起舞,更是他们的生活一部分。

蔡请坤早期常常作钢笔水彩写生,小画幅。说是现场速写纪录吧,以便改天在画室里创作大张油画或胶彩时参考,当然那小画幅本身其实也是个完整的作品。

而离开现场那种触动,回到画室,用笔用色还能那样放开,感性到位吗?他说,我的录影里有包括配乐的,所以还能留住原味;过后在室内作画,其实能提升内涵,使其丰富。因为你还可以每天看一回,缓慢下来,修饰添加。

“街景建筑”吕政德

吕政德说,我画我“看到并感觉到”的。每当我走在不同的城市或旧街上,吸引我的都是那些古老的建筑,不同时代的设计和生活;在那里的人和事——我用油画来描绘的街景建筑都带有泛黄的记忆——用沾满色彩的画笔,留着最美好时光,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为什么你特别喜欢油画呢?如果用水彩来呈现?

他说,因为油彩可以用不同的色彩,一层一层地加在画布上,虚实、厚重的颜色和光线对比,有时撞出一些意外效果,显现出它的质感和肌理,水彩就比较难达到这种效果。他画里每栋老店,斑驳残缺的店面和墙壁,经岁月洗礼,益见光彩——半开半掩的窗口,隐着时光存在与流失,搁在窗口的鸟笼,盆花,阳台披着被单;光与影的对比,在时间与阳光下诉说日子与生命。于是他继续选了油画,好把他的感觉一层层地镶嵌进去。

“陶艺”谢有成

谢有成刚从中国长春回来。那是参加长春博物馆举办,为期三周的陶艺工作坊。来自世界各地,三十位陶艺家齐聚一堂,自行配土配釉、成型烧制,来一场观摩实战交流。视野开放,风格便转,开窑时便惊喜连连。

就来看看有成1980 年代就开始创作的系列——灵感来自女性的胴体。开始也结合友族、娘惹那装饰性强的服饰。但渐渐却舍弃这外在的华丽,因为简约也是一种美。有成说,我的生活年来趋向简朴,作品也一样。

于是他拉坯成型,旋转盘上,心目中的优雅逐渐显影。一个大口瓶上再接驳揉捏,颈项收敛,像在屏息提气;一副专注于是挺拔不群。

他用的是闪光釉,施釉时的厚薄,经火便出现了变化,从金属光到绀色,微透蓝紫,色感深沉、肃穆的一个暖调子——这里且留个空间,大家可以来个自行演绎,也许就是另一个惊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