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送送礼物,嗅嗅花香/晨砚

春节要来了,这些年来,已经没有人寄卡片,手机里收到的大都是“罐头式“的祝贺,想想也不错了,那也是经过设计的,自己做大概还没有这样的水准。

但我想如果能有一点自己的特色,就更不错。于是每年圣诞或春节等,都拍了家中应节的布置,把心意都拍进去,不加一词一句,让收到的人自行发挥。

圣诞前夕刚好从抽屉里找到个软软的红绒布袋,上面有只鹿,鹿脚处有个系着青丝带的礼盒。这看起来很圣诞。

我再看到墙上挂着一束风干的红玫瑰,伴着些银灰色的尤加利叶子,于是就把它们挂在一起,拍了照。

然后我一口气寄出了给几十个人,常有联络,或平时不常联络的。

那些回应里有些很有趣。对说“很美”的人,我说:“谢谢!光线还处理得不错就是。”

有人问,这里面有什么有什么特别意思吗?过完节了,最后有个人说:“啊!原来那鹿正在闻着花香!”——这真是要有点闲适,才能看到的景色。

这岂不就是我心里的想望吗?这还得从两句诗及一本绘本说起。

被温柔和美丽折服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Siegfried sassoon)代表作里的经典诗句——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也成为经典——老虎也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或者内心实在毛躁愤世得可以,但我们此刻愿意按捺舒放……上网看看,这两句诗也有好些画家把它画成了画。

那些斑斓猛虎都一副沉醉的样子,或驻足观看,或屏息仰望,生怕惊动,那些花都好美啊!

古今中外作诗作画,花朵一般是配蜜蜂蝴蝶蜻蜓、禽鸟,披着柔软细毛的小狗小猫,水上植物如荷花大不了配只青蛙或鱼,连蛇和蜥蜴都似乎没见过。属性不一,只有带来张力,但大诗人就是这样铺陈了。

诗人西格里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战场表现英勇,屡建功勋。但连天战火,战友阵亡……战后回乡,他写下大量诗歌文学作品,表明反战及其中的恐惧和空虚。这

两句诗颇具哲学内涵——心志要有像猛虎下山的志向抱负,也要有沉醉美好事物的温柔和雅致;铁血柔情,亦可安然感受美好。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人只要心间起了爱意,也可以很温柔。

宁闻花香也不愿斗牛

绘本《爱花的牛》作者罗曼·里夫(Munro Leaf)。这书在美国是第一本被贴上“颠覆”卷标的作品。讲述的是有一头叫费南迪的公牛,当其他公牛都喜欢跑跑跳跳、互相抵角,只有费南迪不喜欢。他常常坐在牧场外那棵最爱的树下,静静地闻着花香。

后来,他误打误撞地被带到马德里斗场去。可是,这时他却叫人意外地坐下了,因为他看到了某种他熟悉而喜爱的东西……花!场边女士帽子上的花朵。

他宁愿闻花香也不愿斗牛。于是,最后他又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地方,继续闻他的花香。

但在西班牙内战期间(20世纪30年代)这本书曾经被禁;另外,它也曾遭德国纳粹列为焚书书单之一。

绘本中阐扬“反战、和平主义”,绝对不合一些掌权人的胃口。虽然,这故事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

从猛虎到公牛,同样叫人不可思议,牛岂不是倔强固执、骄傲狂妄的吗?牛脾气已经很难搞,再加个“牛嚼牡丹花”——这不解风情,不识滋味的,要跟花摆在一块说故事,那起意的人心中必有要浇的块垒,也实非高手不为。

而我这次误打误撞,摆了只要送礼物,也在嗅着花香的鹿,说来只是个顺理成章,没有震撼。

只是希望2024年,大家都能不时送送礼物,嗅嗅花香——是为祷。

 

 
 

 

反应

 

商法律

馈赠房产给孙女,后悔了!/刘健辉

问:

你好,我有一个关于馈赠礼物的问题要向您咨询法律意见。其实,我和孙女的关系已有裂痕,不复往日。问题来了,我在几年前基于疼爱孙女,以馈赠的方式转让一个房地产给她。转让时,我清楚表明了只要我一天还活着,她就不能把房地产出售。话虽如此,最近我却获知孙女竟然无视我的叮嘱而偷偷的把房地产出售。基于这样子的情况,请问我是否有权利把该房地产没收并且要求孙女把该房地产转让回给我呢? 

答: 

人们常常出于爱、感情、感激或其他高尚的原因向他人作出馈赠。无论是个人动产或者是不动产,馈赠都是可以进行的。 

在马来西亚,很多情况下馈赠可能包含必须满足受赠人的附加条件。

一般上,这些条件会根据赠与人的意图和馈赠的性质而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例如,赠与人可以将财产赠与受赠人,但须受制于赠与人的终身财产权限制,允许赠与人在有生之年继续使用该财产并从中受益。

赠与人可以附加任何条件规定财产必须用于特定的目的。

附加条件具法律约束力

当馈赠附有这些附加条件时,这些条件就成为对受赠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

在一个上诉庭的案例里,上诉法院裁定如果赠与人在赠与受赠人时口头提出的条件可以在庭审中得到证明,则捐赠人具有可提出警告的权益,并且受赠人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可以被撤销。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