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青色——令人困惑的颜色/阿天

【阿天讲古】阿天

如果我们在街上随便找一个华人来问,什么是青色? 很可能得出的答案是指植物绿叶的颜色。 如果你再给他看一个青花瓷,问他那抹浅浅的是什么颜色,很大概会说是蓝色。 

对我们土生华人而言,青色一般是指绿色,所以红绿灯,我们也称它为红青灯。 而在中国或港澳台湾地区,青色可能指的是绿色或蓝色。 

青色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颜色。 青色到底是指什么颜色呢?

中国的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说:“青,东方色也”。 青是象征东方的颜色,在古时候,东方是指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木,在四季当中是指春天,所以青是指春天时树木的颜色。 

让我们从文字和语境中了解青这个字:

青梅竹马、青山绿水:指的是植物及树木的色颜;那就绿色(深绿或浅绿)

青菜、青草、青苔,青椒:指的也是绿色。 

我们再来看:

碧海青天、直步青云:指的是天空颜色蓝色。

青花瓷:指的是也是蓝色。

中国的古文里的青衫,青丝却指的是黑色。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幕成雪……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撞伤后皮肤留下的“乌青”,也泛指黑色。

从情景背景界定 

综合以上,青可以同时指绿色、蓝色或黑色。要正确的界定它到底指的是什么颜色,必须从情景的背景来界定。 

青出于蓝:在中国的词汇中,蓝不是一种颜色。它指的是一种植物,蓝字从草字头,它是指蓼蓝这植物,蓼蓝的主要功能提炼出青色的染料;在这里的青指的是蓝色(Blue )。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更出色。因此用青出于蓝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那么,传统的中国人用什么字来称呼Blue呢?中国人用靛青来指蓝色。 

为什么海外华人在颜色的认知上与中国不同呢? 我个人的观察是,海外华人的颜色认知是受了西方教育所影响。西方人比较理性,对事物界定也较清楚。一个名词就一个含意,Green就是绿色,Blue就是蓝色。不像中国人,青色可同指不同的颜色。海外华人自小的观念中,青色就是Green而不是Blue。 

拿青花瓷来说:青花瓷的颜色英文叫着China Blue ,这个blue与我们所熟悉的,叫它青花,我们反而觉得无所适从。 

青这个字虽然常常在生活中使用,但在实际的颜色系统中,因含意太广泛,使用起来不方便;于是,蓝取代青的“正色”地位,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中,红橙黄绿蓝靛紫,青色就没有出现里头。 

青这个字表现中国文化的随性和诗意化,因为它的多变性使得我们在生活中享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情趣。

名垂青史,此青指何色?看官自己想像一下吧!

反应

 

商余

大耳窿、 放飞机从哪里来的?/阿天

【阿天讲古】阿天

马来西亚华语的词汇多元化,日常用词中常rojak(混杂)了英文、马来文及其他方言。高利贷者叫大耳窿(或阿窿),爽约叫放飞机,据说这两者都由香港传入。

●大耳窿

话说香港开埠初期,华洋杂居,其中有不少的印度人,而放贵利者多为“白头摩罗”(头缠白布的印度人)。 白头摩罗穿耳洞戴大号耳环,日久有功,地心吸力把耳窿撑大,让人联想贵利如同无底洞,而创出“大耳窿”的称号。

大耳窿的由来另有一说,即白头摩罗把银元置入耳窿内作为记号,方便街坊辨认,招揽业务。此法无须花钱广告,可到处行走作买卖,实为高明行销手段。 

白头摩罗在港被称巴斯人(Parsee或Parsi),虽来自印度,但其祖先却源自波斯,他们信奉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中国称为祆教,即《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 祆教崇尚光明,信徒有火前祷告的习惯又被称为拜火教,因信众头缠白布,也称白头教。 

巴斯人善经营,19世纪至20世纪初,他们在中国的上海及广州曾设多处洋行,经办进出口贸易,对政商界影响巨大。

小时候看过香港马荣成绘画的《中华英雄》,故事里的钱无义的原型可能是巴斯人,他出场时的形象就是一个打耳洞戴耳环的男人,另外他姓钱名无义,也展现商人的本性。

●放飞机

话说旧日香港,飞机是罕见之物。 有一天,听说有飞机要起飞。 那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飞机看!全港万众期待:有人要放飞机,快来看啊! 

好不容易盼到那一天, 结果因为打风(港语刮大风), 不能开飞机, 众人失望而归。 第二日, 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众人以为可以看到飞机起了,那知飞机师突然生病,要推到第三日。到了第三日,飞机的引擎出问题了,短期内无法修复。 何时再起飞呢?遥遥无期也!所以那时候的人就用“放飞机”来形容许下承诺,却无法兑现的行为。

无独有偶,放飞机在台湾叫“放鸽子”。 原来古时候人们通信都是用鸽子来通信的,有一次两个人约定,到时候给我来信。 但其中一人,只给放来鸽子没有信函。 另一人就说,你怎么只放了鸽子,却没有写信给我呢? 于是把不履行诺言,戏称为放鸽子。 

曾有台湾朋友解嘲说,大马人比较夸张,把放鸽子说成放飞机那是放大数百倍的张力。这是地域文化衍生出的差别,同样身为炎黄子孙,大马华人的言语表达无疑更多元化更生动有趣!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