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200年前的石叻大火

【以古非今】林湘岐

1819年,英国人在距离马六甲约100海里外开辟一个叫作“石叻”(Selat)的自由港,人口从150(华人占30人)增加到1830年的1万0034(华人占6555人),包括很多去开创事业的马六甲人。

1830年2月7日星期日(正月十四)晚上约8时半,石叻大坡仍沉浸在农历新年的火花和音乐,十三行后(Circular Road)一间打铁店突然发生大火,蔓延到老爷宫口(Philip Street)和中街(Market Street)一侧,全赖风向改变、有砖屋阻挡,才在三天三夜后止住火势,最终烧毁120间木板店屋,所幸全无伤亡。

纸笔追踪灾情

事发时,34岁的文西阿都拉卧病在床,顿时睡意全消,拿起纸笔追踪灾情,象“战地记者”一样写了363首一二四句押韵的“绝句”,生动地描述超过50名华人、英国人和印度人惊慌失措、抢救财物的神态,“满街是如垃圾般丢弃的鸦片,烈酒如小溪流向大海”。

第247-280首诗,石叻大火的消息通过帆船花一天一夜传回马六甲,“从三宝井到武牙拉也,引发轰动”,收信人住家、路边、巴刹聚集乡民,“石叻烧光了”的谣言迅速散播。

“有人在打牌/丢下牌沉思/想起命运流下眼泪/说‘我昨晚就梦到了,没有骗你’”

“阿英刚结婚,丈夫在石叻/她哭得伤心/生怕人看见/假装去找梳子”

“也有人已配对八字/因而无法成事/他的店已被火吞噬/如何还能结婚”

“大多数华人妇女都哭泣/因为女婿财产都没了/加上许多人欠英国人钱/甜美的脸也变毒辣”

有人欢喜有人愁

镜头回到石叻,印度人、华人争抢劫余的财物,“十天半月也分不清”,推事庄士敦(A. L. Johnston)惟有找来华人领袖薛佛记等数人主持公道,虽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事件总算落幕了。

后来,薛佛记(薛文舟)成为马六甲青云亭第二任亭主。文西阿都拉也一炮而红,描写大火的诗作在两地流行。

石叻的货币叫叻币,在1881年由马六甲人出版第一份华文报《叻报》,截至2020年3月18日实施第一次行动管控令时,有25万大马人无法到当地求学和工作。

对了,如果你还没搞懂,现在人们把这个地方叫“新加坡”。

反应

 

商余

150年前的华人版《邦咯条约》/林湘岐

【以古非今】林湘岐

在巨变前夕,值得重温1874年1月20日拉律谷华人领袖在邦咯岛水域与英国人签署的条约,因为那是南来侨民接受欧式管治的同意书,对华社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同日马来贵族与英方订立的类似文件,已经进入学校的历史课本。相比之下,支离破碎的华人记忆还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宣传宣传。

通晓多种汉语方言

在华人通译员庄文瑞的主持下,英方证人是通晓多种汉语方言的华人事务官毕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和海峡殖民地医务官H. L. Randell,华人代表是恶斗多年的海山党郑景贵和义兴党陈亚炎等27人。

条文规定:1.双方解除武装、摧毁堡垒;2.双方可自由返回拉律工作;3.委任数名海峡殖民地官员和两名华人甲必丹(今州议会)解决土地和生意纠纷,以多数人的决定为最终;4.矿区的水源供应,未来驻派霹雳和拉律的英人参政司(今州务大臣)的决定为最终;5.霹雳苏丹将行使英政府认为必要的任何职责。

供奉5万块税金

最后,华人集体向“代表维多利亚女王的海峡殖民地财政司”供奉5万块税金;经营锡矿事业要“和平并遵守法律”,服从“代表女王的海峡殖民地总检察长,及海峡殖民地管辖权内的任何法院”,否则条约立即失效。

往后八十多年,来自北方的劳工基本上以这种“自由”和“和平”的模式大批移民,形成“大马华人”的主体,直到马来亚脱离英人管治。

当然,“默迪卡”独立后,游戏规则也随之改变,演化成如今你我熟悉的现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