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加征34%关税 特朗普:他们慌了!

(华盛顿5日讯)全球关税战一触即发,世界前两名经济体美国和中国的大国打架更牵动经济荣枯,中国4日大动作“11箭齐发”回击特朗普总统的对等关税,宣布自10日起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对美化工企业杜邦反垄断调查,在世贸组织对美国提起诉讼等多项反制。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说,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通过磋商解决贸易分歧。
特朗普则在中国宣布报复措施后数小时,在自家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以全大写英文写着:“中国搞错情势,他们陷入恐慌了,这是他们唯一无法承担的一件事。”
特朗普4日还好整以暇的在佛州打高尔夫,贴文写道,“这是发财的最好时机。”
特朗普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在原本对中国已有的20%关税上,再加34%,对中国加税已达54%。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隔了一天回应,自10日12时01分起,对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接着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也相继发布多项反制措施。
中国相关部委接连以“答记者问”方式宣布反制措施,中国官媒央视旗下帐号“玉渊潭天”还发文统计称“11箭齐发!中方坚决反制美对等关税”。
美中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即引发贸易大战,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才开始,再掀第二波。至目前为止,双方姿态都很强硬。
除关税反制,综合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中方反制措施还包括稀土出口管制、制裁美企、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反倾销立案调查、暂停美企产品出口中国等五大类。
其中,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以国安为由,将高点航空技术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美国斯凯迪奥公司、BRINC无人机公司等11家涉台军售企业制裁。
中国商务部还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立案调查,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另,中国海关总署以检出禁用药物等为由,暂停六家美国涉事企业产品输入中国资格,一家为高粱,三家是禽肉骨粉,三家为禽肉产品。
中国还就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诉。中国商务部抨击,美方此举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危害全球经贸秩序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关税措施。”
此前就美国的加征关税,中国企业界已有包括贸促会、快递协会、轻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协会相继发声,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有中国外贸企业表示,将会适当涨价反映成本,或以调整营运、生产模式来应对。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关税再交锋/陈金阙
用了一个笨拙的“朝三暮四”处方,特朗普最终硬是让全球贸易盟友乖乖向他缴交10%的关税——除了中国。
“朝三暮四”本出自《庄子》,原指养猴人玩弄花招欺骗猴子,如今被特朗普搬来用在关税上,难道他真把世界各国领导人当猴子耍了?
令人讽刺的是,有些领导人还真甘愿“被耍”,被耍完还得表示愿意多买美国产品,以示忠心。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买账,比如新加坡。新加坡表达了强烈不满——它对进口美国产品几乎没有征税,却仍遭美国施压“检讨”,结果反而被将了一军。
就马来西亚而言,原本美国征税24%,而大马进口美国产品只抽5至7%的税,亏可吃大了。但相较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其他东盟国家,又显得影响较小。
何况,美国在马来西亚贸易比重越来越大,像大马这类小国,哪敢捋虎须?还是不抗议为妙。结果10%新关税令一出,大马表面上当然拍手叫好,虽然实际上,美国这波操作是明降暗升。
中国不再陪美国玩
至于中国,特朗普在暂缓对其他国家征税时,特意加大对华关税,理由是“中国不听话”。中方的回应是4字:“奉陪到底。”
当美国关税升至145%,暗示只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拨个电话,一切尚可商量。
未料这一次中国完全没有配合剧本,没几天就宣布反击,将美国产品关税调至125%。
在双方两次对峙后,中国表示“不再与美国斗下去”,意即当关税加到100%以上已无经济意义。为了避免沦为笑话,中国决定之后无论美方如何再调高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这份文告可谓“软中带硬”:虽不愿傻干下去,但也不再陪美国玩下去。美国至今未有任何实质回应。
所谓关税,其实是进口产品的税率,通常由进口商缴付。若税率低,进口商和出口商或可协商承担;但145%的税实在太高,进口商承担不起,自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也就是说,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商品必然涨价,消费者只能用贵货。否则,美国商人就必须“就地制造”。
“美国制造”算盘打不响
然而,“美国制造”成本可能比中国高出3到5倍,即使加上145%关税,还是比本土制造便宜。
可见特朗普的“美国制造”算盘打不响;就连“打个电话”这招也石沉大海,一下子沦为国际笑柄。
风暴来临前,气压总是低沉。投资者如今小心翼翼,不敢造次。
不同的是,中国这一次已准备好打一场持久战。第一回合交锋,中国率先出招。我们拭目以待,看美国接下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