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去年全球12大投行营收飙28%

(纽约5日讯)研究机构Coalition Greenwich周五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融资热潮和疫情相关的疯狂交易推动下,2020年全球最大12家投行的营收飙升了28%,达到1940亿美元(7900亿令吉),创下自大约10年前其调查开始以来的新高。

去年的SPAC融资达到创纪录的820亿美元(3339亿令吉),这一趋势在2021年持续升温,提高了负责承销IPO的银行的费用收入。

12大投行在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FICC)业务上的收入按年增长41%,其中大宗商品收入飙升85%,达到创纪录的75亿美元,原因是投资者寻求贵金属避险,以及去年晚些时候油价飙升。

央行为刺激受疫情冲击的疲弱经济而进行的干预,也推动了信贷产品的强劲交易,但更复杂的结构性债务除外,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大多对这些债务敬而远之。

Coalition表示,在股票领域,衍生品交易量触及10年来最高水平,但更复杂的结构性产品表现欠佳,因为去年上半年企业削减股息,打击了与此类派息相关的衍生品。

不过,尽管去年业绩丰厚,但这些银行仍面临裁员风险,他们的职位总数较2019年减少了1%,至4.87万。这意味着所有业务部门的人均收入都出现了增长,其中FICC部门的趋势最为明显,增至约600万美元,较2019年增长44%。

尽管收入大幅增长,但这些银行的奖金增幅保持在适度水平,因为他们担心在经济危机期间被视为过度挥霍,而且预计今年的形势可能会更艰难。

Coalition追踪的12家投行是:美国银行、巴克莱、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集团、瑞士信贷、德银、高盛、汇丰、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兴银行和瑞银集团。

反应

 

财经新闻

大马证监会:检讨SPAC条例

●证监会《2021至2025年资本市场大蓝图》报告书

(吉隆坡21日讯)眼见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在全球资本市场地位日益火热,大马证券监督委员会透露,正检视相关框架,让其更符合市场需求。

SPAC也称作空白支票公司(Blank Check Companies),其运行方式为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后,再收购其他公司。

近数年内,这类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愈发盛行,因提供了快速上市的管道予各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亚航集团(AIRASIA,5099,主板消费股)也在今年表示,正探讨以SPAC的形式,将数字业务分拆上市美国。

据证监会周二发布的《2021至2025年资本市场大蓝图》报告书,检视现有SPAC框架,是未来数年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这有助于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

尽管如此,证监会副总执行长拿督再纳依兹兰,周一为大蓝图主持媒体汇报会时表示,会谨慎检视SPAC框架,同时说明不会将其他资本市场的框架,生搬硬套来大马。

据彭博社的数据,今年全球共有524家公司透过SPAC集资,金额约为1330亿美元(近5573亿令吉)。但随着美国收紧相关条例,有关上市模式有所放缓。

至于亚洲,年初迄今SPAC的集资额约为43亿3000万美元(约181亿令吉),超越去年一整年的总数。

引入更多众筹渠道

另一方面,为多元化投资选择,证监会也会探讨为国内市场,引入更多股权众筹、点对点(P2P)等替代融资渠道。

再纳依兹兰表示,在未来数年,投资选择将愈发多元化,绝不会如现今般仅侧重于股市或是公募基金,“为了要与时俱进,我们必定会提供更多选择予投资者。”

他续说,上述融资渠道也可填补银行贷款无法触及的资本真空地带,并推动国内中小企业发展。

至于加密货币这一数字资产在国外如火如荼发展,我国会否与时俱进?再纳依兹兰回应,目前首要之务是为加密货币制定完善框架。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内会有更完善的监管架构。我们必需建立防护网,来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据证监会提供的资料,在2020年,我国资本市场规模按年涨7%至3.4兆令吉;回教资本市场规模则为2.3兆令吉。

在保护少数股东权益方面,我国也在2020年位居全球亚军,比2015年的第5名进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