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混乱是伟大的前奏 还是平庸的起源?

作者:杨瀚森(亚太区域企业集团总裁)

大选后,美国政局呈现“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的复杂局面。候任总统特朗普在人事任命上持续展现“网红顶流”式操作,每个内阁成员的选择都引发争议。

例如,国防部长人选赫格塞斯是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军阶仅为步兵排长,远无法匹配指挥全球最强军队的职责;卫生部长肯尼迪不仅无相关背景,还支持疫苗阴谋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现任总统拜登的国际场合尴尬境遇。在APEC峰会和G20峰会的领导人合照中,他被安排在边缘位置,甚至错过关键场景,展现“人未走,茶已凉”的局面。拜登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也更像是为下一届政府传递信号,而非达成实际成果。

特朗普的第二个总统任期,虽然失去了“政治新手”的标签,但从内阁人事来看,其团队更像一支“政治少年团”。预计新政府施政初期将充满混乱与内耗,效率低下或成为主旋律。

马斯克“弼马温”角色

亿万富豪马斯克在竞选期间倾力支持特朗普,最终被任命为新设“政府效率部长”。这一职位类似《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弼马温”,并无实质权力,仅凭特朗普一言而决。

尽管如此,马斯克热情满满,已深度介入人事任命,并在其社交平台X上对国际政治发表观点,甚至嘲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抗战立场。

马斯克还计划取消政府部门的灵活工作制度,并可能因此裁员25%以上。

然而,政府机构不同于企业,其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需要以社会效益为核心。削弱政府团队可能导致整体士气低落和服务质量下降,危机时刻更显得“人到用时方恨少”。

马斯克等商界精英以特立独行著称,这在企业经营中可能是优势,但在政治舞台上却未必奏效。混乱与无序的管理风格不利于国家稳定与发展,反而可能使政府陷入内部分裂与效率低下的困境。

施政风格与国际影响

从特朗普的施政风格来看,其政府可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区域自贸协定或国际组织,甚至不排除退出北约的可能性。这种“交易至上”的态度虽然体现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初衷,但忽视国际规则和盟友关系的代价可能高昂。

破坏国际秩序容易,但重建信任则异常困难。一旦失去普世价值的高度,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将难以维系,仅能在自嗨中“伟大”。

制衡与希望

尽管如此,美国新政府面临多重制衡力量。国内,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部建制派将对特朗普施政形成掣肘。例如,司法部长提名人盖茨因道德问题遭广泛质疑后被迫退出提名。

国际上,欧洲北方集团(以波兰、英国为核心)正在崛起,为可能失去美国支持的乌克兰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扩大金砖国家成员及参与更多自贸协定,展现出全球经济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这不仅填补了美国在全球经济领导地位上的空白,还为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提出“再全球化”的理念,强调全球产业链合作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成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的关键思路。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评价美国:“在尝试所有其他可能性后,美国人总能做正确的事。”这一预言是否仍然成立,还需等待四年后的美国总统大选来验证。

美国能否在混乱中重塑国际领导地位,仍需观望,但全球多边合作的需求愈发迫切,其他国家也在积极为未来布局。

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国际财经

面对特朗普2.0政策 鲍威尔小心翼翼走钢索

(纽约28日讯)有“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尼克·蒂米劳斯指出,面对“特朗普2.0”政策前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制定利率决策时将再度“走钢索”。

他说,鲍威尔避免给外界美联储杠上特朗普的印象,但这回恐怕更难像五年前一样,以降息回应特朗普的关税战。

尼克·蒂米劳斯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尽管鲍威尔部分同僚已发出不安讯号,担心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的政策,可能使通胀压力再起。

不过,据悉鲍威尔私下已敦促部分同僚,公开发言时要谨慎留意,避免改变美联储潜在的立场,更直接地连结到特朗普提议的经济政策。

此外,鲍威尔也不愿让共和党人认为,美联储试图抵销一些该机构不喜欢的政策,以维持美联储讲求分析要超然中立且沉着冷静的文化。

不过,过去两个月的发展,也完全显露鲍威尔欲取得平衡的难处。

鲍威尔11月初宣示,美联储不会根据假设或对未来政府政策的揣测设定利率。

但美联储本月释出的利率点状图显示,决策官员预期明年降息幅度将缩小,部分原因是根据特朗普的政见,预期明年物价将比原先预料更僵固。

就连鲍威尔都坦承,部分官员的最新预测,已考量到潜在的政策变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