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特朗普贸易战云山雾罩 各国央行只能匍匐前进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颠覆了全球贸易和战后国际安全共识。现在他更打乱了各国央行的脚步。

白宫的政策反复无常、出尔反尔,让货币政策制定者偏离原定轨道,金融市场也下调全球范围内的降息预期。

麦格理策略师蒂埃里·维兹曼表示,各国央行行长既非宏观政策的灵魂人物,也无力保持政策的节奏。

他们现在只能被动应对,联邦立法机构、行政部门和外交圈的活动才是主角。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维持美国利率不变之际,强调前景的不确定性;一周后,特朗普预计将发布所谓的对等关税。

接着英国央行周四放弃了降息倾向,瑞典央行宣布宽松周期结束,提及国际背景复杂。

“预测利率走势极其困难,”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克拉斯诺克特表示。他指出,很难预测欧元区通胀是否会因关税和报复措施,及欧元区增加基建和国防支出而有所升降。

目前而言,对各国央行来说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暂停按兵不动。未来越是混沌不明,就越该驻足观望。

Allianz Trade高级经济学家马克西姆·达梅特表示,各国央行目前念兹在兹的焦点是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飙升,这可能大幅削弱经济活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和高通胀让各央行陷入一个棘手的境地。

强调国际风险

尽管经济状况几乎没有变化,英国央行的鸽派立场有所松动。

利率维持在4.5%不变,与预期一致,但只有一名成员投票支持降息,预期则是两到三位。

国内因素扮演了一定角色——英国工资增长停滞仍令人担忧——但英国央行选择强调国际风险。

英国央行会议记录中提及不确定性(或类似字眼)一词达15次,是六周前上次会议的两倍多。

世界各地都是这种氛围。瑞典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并表明宽松周期已结束,为今年瑞典克朗的涨势提供了支撑。Ballinger集团外汇市场分析师凯尔·查普曼表示,持续的食品通胀是一个主要因素,但该央行也提及“国外的不确定性异常之高”。

瑞士央行周四逆势降息,以缓解该国货币部分的上行压力,瑞士法郎被视为动荡时期的避风港。但它表明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彭博社

 

 
 

 

反应

 

在商言商

全球最佳CEO——特离谱/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

身为打工一族的你,曾否被管理层要求“别一味站在客户立场着想”?

身为老板的你,是否曾渴望旗下员工“打从心底为公司着想”?

凡事都有个度,姑且把权衡这两端利弊的“刻度”给放在一边,我们眼前就有一位处处为旗下公司利益着想,但凡金口一开,其内容物永远都从自身立场出发,甚至自学成为经济数学杠杆贸易专家,即使得罪全世界——包括远方的企鹅,也在所不惜的全球最佳执行长典范代表——特朗普,让我们三省吾身。

他生动演绎了身为全球第一大集团及财团“美国”的执行长时所该有的姿态,从腔调、发型、西装的剪裁甚至发表时的表情管理——那自信、那底气,总是让人激昂鼓噪,摩拳擦掌。

他信誓旦旦地带领旗下员工走向伟大,言之凿凿地以公平之名调整框架,振振有词地让施害者沦为受害者,结果不是堂而皇之,而是荒而唐之地,从最邻近的自家人给逐个害惨了。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许多人会为了面子不要脸,特离谱的是,有者纯粹是因为离地,也为了胜利,那苍白无力的底层逻辑,碰不着乌托邦那一丁点的边际,结果本该带来收益的新措施,变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下策。

这类的执行长,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曾经何时,公司和客户的利益无法并存?查理芒格说过,当你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当你的出发点是捍卫自身利益时,你就会开始排他,蛋糕只会越做越小;当你的首要考量是为客户为员工甚至为自己创造价值时,事情还会一样吗?

利益最大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蚕食员工福利所得来的短期绩效,而这往往是管理层最常采用立竿见影的一招:开源节流,庸才肯定选择后者,而且还会邀功,把节流也当成开源的一部分。

稻盛和夫一直强调的“利他哲学”,不仅创造了2家世界500强,其“盛和塾”还深被5000名企业家推崇备至——处处为自己着想,企业有可能得以实现短期目标,但除非你的任期跟美国总统一样,只打算干4年,否则格局不妨宏观一点,开始为客户、为市场、为员工着想,停止特离谱。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