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设施太缺 美国近50%车主考虑换回汽油车

麦肯锡的消费者研究指出,美国受访的电动车车主中,有46%考虑换回汽油车。
(华盛顿30日讯)麦肯锡(McKinsey)近来的消费者研究指出,美国受访的电动车车主中,有46%考虑换回汽油车。
美国电动车车主的变心比率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澳洲的49%。相形之下,全球受访的电动车车主中,平均只有29%想换回汽油车。
受访车主想放弃电动车的头号原因,是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其他理由包括住家附近缺乏充电站、担忧长途行驶等。
里程焦虑和充电设施短缺,一直是电动车普及的主要障碍,但这些问题可能会让当前的电动车驾驶,回头改用汽油车,会让艰难的电动车转型,再受打击。
车界努力提高电动车的里程续航力,并缩短充电时间,但基础设施不够充足,仍让部分地区几乎非得靠汽油车代步。而且尽管有许多民众对电动车有兴趣,但当前出售的电动车往往车款太大、价格太高、或不够实用,难以取代汽油车。
拜登政府拨款75亿美元建设充电基础施设,并誓言要在2030年前增加50万个电动车充电站。但目前为止进展缓慢,方案两年前通过以来,仅有少数充电站启用。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豁免关税集体反弹 大马科技股喜中带忧

(吉隆坡14日讯)尽管获得豁免特朗普关税,促使本地科技股今日应声上涨,但鉴于美国关税政策反复不定,加上行业基本面依然疲软,本地科技股仍喜中带忧。
在豁免名单激励下,大马科技股周一开市纷纷反弹,益纳利美昌(INARI,0166,主板科技股)一度大涨逾10%,马太平洋(MPI,3867,主板科技股)亦涨了9%。
同时,友尼森(UNISEM,5005,主板科技股)、UWC公司(UWC,5292,主板科技股)和腾达科技(PENTA,7160,主板科技股),盘中也上涨约8%。
此前,自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以来,本地科技股纷纷下挫,尤其是为设备制造商或智能手机供应链相关企业,跌幅介于12%至24%。
丰隆投行研究指出,特朗普最新的关税豁免名单,涵盖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硬盘、处理器、记忆体和半导体设备等关键消费电子产品。
“此次豁免,极大缓解了对电子终端产品加征145%关税所带来的冲击,因大多数消费电子产品皆在中国组装,若无豁免,将对终端需求和售价构成沉重打击。”
分析员指出,虽然半导体早前已不在加征范围,但此次涉及终端产品的豁免,对整体市场影响更大。
“此举为科技股带来短期喘息空间,但行业基本面依然疲软,若是关税又恢复,未来盈利和目标价仍有下修风险。”
反弹料难以持久
马银行投行分析员亦表示,考虑到科技股近日受挫后的估值,即使出现情绪推动的短期反弹,可能也难以持久。
纵观整个科技板块,马银行投行表示,在对等关税中率先获得豁免、被视为明显受惠者的,是半导体封装测试(OSAT)厂商,如益纳利美昌、马太平洋和友尼森。
而最新的豁免名单,也惠及半导体生产设备(SPE)为主的金属加工厂,如SAM工程(SAM,9822,主板工业股)和UWC公司,以及电子消费为主的EMS商——威铖(VS,6963,主板工业股)和广宇工业(PIE,7095,主板工业股)。
然而,分析员强调,用于后段测试的设备并未列入豁免名单,意味着出口导向的本地自动测试设备(ATE)与工厂自动化系统(FAS)公司,仍可能受影响。
“像伟特机构(VITROX,0097,主板科技股)、震科(GENETEC,0104,主板科技股)和阁代科技(GREATEC,0208,主板科技板),2024财年来自美国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4%、68%和76%。”
分析员还指,美国商务部长表明,将在30至60天公布半导体的特定关税,特朗普计划在周一(14日)宣布新一轮半导体关税,显示关税政策的尚未明确,因此对该行业前景持保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