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公司有钱亏得起 小米410亿进军电动车

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
(香港31日讯)小米计划未来十年投资约100亿美元(约410亿令吉)生产电动汽车,启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改革,进军兴旺发展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公告称,联合创始人、亿万富豪雷军将牵头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全资子公司,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约62.5亿令吉)。
这家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加入了苹果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科技巨头的行列,聚焦汽车产业,押注未来的汽车将向自动驾驶和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
公司发表声明前,一位知情对彭博新闻表示,根据项目进展,如果将外部融资考虑在内,小米最终可能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总计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约625亿令吉)。
因计划未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称,小米将投资所设想金额的约60%,计划为其余款项进行融资。
小米CEO雷军在北京的一个活动上表示,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动辄百亿规模的投资,而且要3至5年才能够见效,但现在小米已经有了积累,公司亏得起。
雷军表示,小米不计划邀请外部投资者参与,希望充分掌控这一业务,他说这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小米成为了又一家进入业已拥挤的电动汽车行业的企业,包括特斯拉、本土领军企业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都在争抢份额。
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和吉利汽车,据悉也将联手生产电动汽车。
据研究公司Canalys估计,由于电动汽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且价格显著下滑,仅今年一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可能就将攀升超过50%。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小米不计划选择“老牌”车企来充当其生产伙伴。上周,长城汽车否认了路透称其将帮助小米生产电动汽车的报道。
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雷军几个月前牵头评估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潜力,最近几周最终决定进军该市场。该知情人士称,小米已经聘请了工程师进行电动汽车软件的开发。
小米即将进军的是一个并不熟悉的领域。截至2020年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
华为因美国制裁而导致关键芯片供应短缺后,十余年前由雷军创立的小米,在去年第四季度成为了中国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机生产商。
除了手机外,小米还以运营互联网服务,提供电饭锅、吸尘机器人等低价家用电器而闻名。
电动车爆燃太恐怖 中国发布史上最严安全标准: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网传高速公路爆燃事件中的电动车。(取自《南方都市报》)
(北京16日讯)中国科企小米旗下“SU7”电动车在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导致3名乘客丧命,引发热议。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新法规,强制规定车用动力电池必须“不起火、不爆炸”,号称是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预计明年中正式实施。
据“快科技”15日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爆燃事件后,更新电动车安全标准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最急迫的优先事项。
据悉,中国工信部3月28日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1日施行,新规将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改为强制性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报道说,新标准中包括7项单体测试,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等内容。
报道指出,相比中国2020年版国家标准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新规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新规定将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新规还增加了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
此外,新规定还增加快充回圈后安全测试项目,300次快充回圈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