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乘车更安心 Grab 5月起启用双重安全机制

Grab首席产品官坎达尔宣布,为确保13岁至17岁青年可以独立且安全地乘坐Grab私召车,公司从5月起添加新服务,包括优先安排评分高的司机接送。司机当到场后须提供识别号码,确保青少年上车无误。 (联合早报)
(新加坡8日讯)为保障青少年乘搭私召车的安全,Grab宣布将从5月起在东南亚陆续推出多项新功能,包括优先安排高评分司机,并通过语音监测旅程,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及时介入。
根据《联合早报》,Grab今(8日)举行首届GrabX产品推介活动。
在活动上,首席产品官坎达尔(Philipp Kandal)宣布,为让13至17岁的用户能够更独立、安全地使用Grab服务,公司将新增“识别码确认”机制:司机抵达后须提供专属识别码,乘客需在App中输入以验证身分,确保上车无误。
引入AI技提升行程安全与效率
此外,Grab将在全程启用语音监测,一旦侦测到潜在危险,如提早结束行程或偏离路线,系统将自动发出警示,便于即时干预。
除了强化青少年乘车安全,Grab总裁陈炳耀也宣布,公司将与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和Anthropic合作,把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平台。
未来,Grab将利用AI分析实时及历史数据,更精准预测乘客需求密集区域,引导司机快速前往,提升接单效率。
Grab也将允许司机语音回报最新路况,无需手动输入,既提升安全也利于地图更新更及时。
社媒煽动青少年暴力/赖友兴

英国《泰晤士报》犯罪与司法委员会将于4月中旬发布关于改革濒临崩溃的刑事司法系统的最终建议报告。该委员会在为期一年的调查中,研究了从持刀犯罪到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行为、法院案件积压、量刑、监狱危机以及警方运作等诸多问题,并就各个领域提出改革建议。
最令该委员会惊讶和震惊的是,社交媒体在鼓励犯罪,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所扮演的日益关键的角色。在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和证人频繁指出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有充分证据显示,社交媒体在年轻人出现功能障碍和犯罪行为中处于核心地位。
因此,委员会呼吁将16岁设为使用社交媒体的最低年龄,认为16岁以下青少年不应接触这些平台。
在该报告公布前,《泰晤士报》专栏作家瑞秋·西尔维斯特也以《泰晤士报犯罪与司法委员会对大型科技平台在煽动16岁以下人群暴力和极端主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震惊》为题,撰文表达担忧。
文章开篇引用2021年发生在英国的一起案件:13岁的奥利·史蒂芬斯因在 Snapchat上看到一段小男孩被羞辱的视频,并转发给该男孩的哥哥报警,激怒了施暴者。
作为报复,这些人通过一名女同龄人将奥利引诱至位于雷丁其家附近的公园,奥利随后遭到两名少年埋伏并刺杀。
社媒平台也是“共犯”
虽然凶手最终被定罪,但奥利的父亲斯图尔特·史蒂芬斯认为,真正的“共犯”还有社交媒体平台。
他指出,这起谋杀案是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被策划、组织并协调完成的,而社交媒体正不断助长恶行、充斥恶意。他甚至强烈地断言:“社交媒体正在扼杀我们的孩子。”
曾负责监督奥利案调查的萨里郡警察局局长蒂姆·德·迈耶在接受瑞秋采访时表示,此案最令人不安的地方在于孩子们在网上接触到的内容以及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建立的联系。
他毫不怀疑社交媒体正在助长并促成犯罪。迈耶举例称,以前两个年轻人可能要争吵一番才会演变为肢体冲突,而现在,他们随时都可能动手。
暴力渗透现实生活
社会各界对智能手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担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最新著作《失控的焦虑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已成为英国议员在处理科技与政治交汇议题时的重要读物。Netflix剧集《青春期》(Adolescence)则直指社交媒体中传播的暴力与厌女情绪如何渗透至现实生活。
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组织并宣传课后斗殴,鼓动围观暴力;诈骗分子在线操控和诱骗受害者;恋童癖者伪装成青少年,引诱儿童发送裸照。据统计,仅去年,英国就因涉嫌网络儿童性剥削行为逮捕1万名嫌犯。
然而,瑞秋指出,社会对这些平台上非法活动的严重性,以及恐怖分子和犯罪团伙借助这些平台建立网络所带来的威胁,仍未有足够认识。
切莫以为这些只是西方国家因开放教育与宽松管教风格才会发生的问题。我国近期也发生令人震惊的案例:中学生利用合成技术将女同学的照片制作成不雅照,并建立聊天群组传播牟利。这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警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