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DeepSeek火热急招人才 年薪最高可达百万

(北京5日讯)近期,全球热议的中国大模型公司 DeepSeek 正在大规模招募人才。根据中国招聘平台信息,DeepSeek 已发布多个职位,员工薪酬采用“14薪”模式,大部分岗位起薪超过人民币2 万元(约 1.3 万令吉),不少高端职位年薪可达百万元级别。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AI)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DeepSeek)目前在招聘平台上开放了52个职位,涵盖深度学习研究员、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资深UI设计师等多个岗位,工作地点为北京或杭州。

在薪酬方面,最高年薪岗位为“深度学习研究员-AGI”,月薪水平在人民币8万至11万元之间(约 5.2 万至 7.1 万令吉),年薪最高可达人民币154万元(约100万令吉)。该职位要求候选人精通深度学习,具备创新研究能力,同时具备出色的编程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两种编程语言。此外,在国际顶级会议或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或在业内知名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求职者,将获得优先考虑。

除了核心研究类岗位,DeepSeek 还提供多个技术类职位,如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大模型全栈工程师、深度学习研发工程师等,薪资水平同样不低。其中,核心系统研发工程师(校招)的月薪范围为人民币6万至9万元(约 3.9 万至 5.8 万令吉),大模型全栈工程师的薪资为人民币5万至8万元(约 3.2 万至 5.2 万令吉),而深度学习研发工程师及资深 UI 设计师的月薪则在人民币3万至7万元之间(约 1.9 万至 4.5 万令吉)。此外,数据架构工程师、全栈开发工程师、客户端研发工程师的年薪最高分别可达人民币91万元(约 59.1 万令吉)、84万元(约 54.6 万令吉)及56万元(约 36.4 万令吉)。

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还招聘AI领域的实习生,尤其是在AGI方向的研究岗位,实习工资为每日人民币500元至990元(约325至645令吉)。不过,该岗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应聘者需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或特别优秀的本科生,同时具备扎实的编程能力及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基础,并熟练掌握 PyTorch。此外,DeepSeek强调,该岗位需要求职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愿意钻研AI核心问题,并在工作中追求极致和注重细节。

AI人才市场的火热,也体现在中国职场平台脉脉高聘发布的《2024年度人才迁徙报告》中。报告显示,2024 年AI相关岗位的需求十分旺盛,在热门职位前20名中,有5个与AI 相关。同时,AI领域的薪酬水平也居高不下。

报告指出,在2024年新发布的技术岗位中,平均月薪最高的前10个职位均超过人民币6万元(约 3.9 万令吉),其中大模型相关岗位占据半数。数字前端工程师的平均月薪更是高达人民币6.78万元(约 4.4 万令吉),位列榜首。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芯片管制+DeepSeek崛起 大马概念股没戏了?/陈达维

中国AI初创企业DeepSeek的迅速崛起,为全球科技界带来了发人深省的启示。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这家由对冲基金经理梁文峰创立的公司,仅用560万美元(约2520万令吉)开发出可媲美OpenAI ChatGPT-4的AI模型,震惊全球。

重新定义AI竞争力

DeepSeek的成就,重新定义了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资金实力,而是资源效率。这一思路为全球AI产业,尤其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大马数据中心工业,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期,美国前总统拜登在下台前,向全球祭出“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引发市场对大马数据中心发展前景的担忧。杨忠礼电力(YTLPOWR)、金务大(GAMUDA)、MN控股(MNHLDG)、双威建筑(SUNCON,5263)、NationGate控股(NATGATE)等一众数据中心概念股全面下跌。

DeepSeek的崛起,实际上展示了AI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国际科技巨头。通过借鉴前沿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参与其中,这反而扩大了AI芯片的整体需求基数。

虽然DeepSeek在推理能力上,仅在特定领域优于ChatGPT-4,但它启示中小企业可通过精准的模型优化实现突破,无需投入巨额GPU支出。

虽然市场出现了下跌情绪,但分析显示,这一政策的短期影响有限。法案尚处于反馈阶段,不会影响已经落地的投资项目。

美国政府将于2025年5月15日生效的“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而即便未来政策生效,其主要目的是限制AI芯片出口至中国,以分散算力风险,并未直接针对像马来西亚这样的二级市场。

这种发展趋势符合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效率提升不减少而是刺激需求,如同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效率提升反而增加煤炭消耗。

如同太空竞赛

DeepSeek的进展,可能如同美苏太空竞赛,将促进而非减缓整个行业的发展。

随着AI模型效率提升,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准入门槛降低,推动更多参与者进入市场。

虽说限制科技巨头在二级国家的算力分布,局限了大马在AI以及数据中心工业的发展天花板,但北美国家长期欠缺水电基本设施发展这一点,或驱使全球未来AI/DC发展走向能源充足的赤道国家,设立AI/DC产业据点。

从长远看,这种政策可能推动AI/DC行业的全球布局,转向基础设施完善的赤道国家,尤其是水电资源充足的地区。

马来西亚正是具备这一条件的理想据点,这为其数据中心产业未来发展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受AI芯片进口管制影响的国家,未来AI技术发展可能有两条主要路径:其一是前往二级国家寻求图形处理单元即服务(GPU-aaS),其二是是通过更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来开发高竞争力的AI模型。

好天收下雨财

市场对DeepSeek拥有5万片H100 GPU的传闻,无论真假都具有深远影响:若属实,说明AI仍需大量算力支持;若不实,则意味着产业门槛正在降低,将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尽管“AI扩散”框架尚未生效,市场可能已经提前反映了其潜在的最坏情景。

大马数据中心概念股的回调,或许不仅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短期反应,更是一次估值调整,为下一轮成长机会埋下伏笔。这提醒投资者永远要谨记好天收下雨财。

回顾马来西亚AI/DC工业的发展,尽管无法与DeepSeek那样实现资源效率的极致突破,但在整合资源、吸引外资方面的表现尤为亮眼。

通过优化产业政策、提供优越的水电支持、保障土地资源供应以及利用成熟的制造业基础,马来西亚正在东南亚数据中心版图中崭露头角。

AI时代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对资源效率的极致追求。从DeepSeek的惊艳表现到马来西亚AI/DC行业的稳步崛起,资源效率才是全球AI发展的关键。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