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亚洲周刊专版】ASML光刻机称霸全球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报道:黄宇翔

现时华为、中芯国际所需光刻机仍需要依赖荷兰艾司摩尔(ASML),国产光刻机仍然难以满足华为、中芯的需求。

光刻机是芯片代工生产必备要素,但相关技术一直被荷兰的艾司摩尔公司垄断,自2000年代初,艾司摩尔通过与台积电合作,以台积电前研发副总经理林本坚的浸润式微影技术为蓝本,开发出以水为介质的第一代浸润式光刻技术,因此击败日本的尼康(Nikon)、佳能(Cannon)以及美国IBM等公司,开启制霸光刻机市场之路。

按销售金额计算,艾司摩尔已达到全球的89%,在全球几近无敌手,日本的尼康、佳能则分掉剩下的11%市场,台积电、三星电子最先进的5纳米制程也仰赖艾司摩尔的光刻机供应。

ASML暂时没有断供华为、中芯国际的问题,但在去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荷兰游说后,却一直扣起出口到中芯国际的光刻机,直到今年3月才予以放行,在可预料将来,相关麻烦仍然不绝。

上海微电子(SMEE)研制90纳米制程的国产沉浸式深紫外(DUV)光刻机,花了17年始告成功,上海微电子预料在2021至2022年将能推出28纳米制程的光刻机,届时台积电、三星的芯片制程预料也将跨进3纳米,中国虽然奋力追赶,但技术始终落后约6年左右,而在中美科技战格局下,技术引进、交流也比过去困难,要弯道追赶相形之下更加不易。 

产业最上游是罩门 

电子设计自动化可说是芯片产业最上游的一环,EDA产业规模不大,在2018年仅有97.5亿美元,在近5000亿美元的芯片产业中如九牛一毛。但EDA产业却是芯片设计不可或缺一环,目前全球EDA前3大厂商分别为新思科技(Synopsys)、益华电脑(Cadence)及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3家公司总部皆在美国,前两家皆是美资公司,明导国际则被德国西门子收购,但总部仍在美国俄勒冈州威尔森维尔市(Wilsonville)。

根据中国国企东兴证券研究所的报告,3家企业于2018年的全球市占高达70%,在中国更是压倒性,市占率达95%。

可以说,脱离了这3家公司,中国企业几近无法设计芯片,首当其冲的就是华为海思。 

在去年9月,这3家公司就已经宣布不再提供技术更新予华为,但既有软件仍可以使用,亦有机会可以通过迂回方法,获得技术更新,从而继续进行芯片设计,因此麒麟990芯片、麒麟985芯片仍然分别在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发布。

所以在8月17日,美国商务部就扩大对华为的制裁,将“华为云北京”、“华为云大连”等38家公司纳入实体清单当中,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言明,这是为了防止华为和其子公司透过第三方利用美国技术,以禁止其使用美国软件或美制设备,而且措施立即生效,并确定不会延长美企向华为供货的“临时通用许可证”,对华为海思芯片设计行业可能是莫大挫折。

华为海思几无替代方案

EDA是广义CAD(电脑辅助设计)的一种,利用EDA概念、演算法、协定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并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芯片一手包办,现时中国的EDA行业发展乏力,中国境内只有1500多人从事相关软件开发,但当中有1200人在上述美企三大厂工作,相较美企显得相当薄弱,光是新思科技(Synopsys)就有5000多人从事EDA软件开发。

因此在芯片设计软件上,华为海思几近没有替代方案,唯有购买联发科等公司设计的芯片,作为替代品。

换道超车?弯道翻车?

“摩尔定律”为英特尔创办人之一摩尔于1965年提出,意指积体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每隔18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电晶体尺寸缩小速度趋缓,导致半导体业界对于摩尔定律是否走到尽头、或将面临失效的争论不断。 

现在的芯片都是以硅为基础材料,大规模的电晶体集成在芯片上,通过不断的提升和进化生产工艺,集成更多晶体管,提升芯片性能。

目前的芯片工艺制程已发展到5纳米,再发展就是3纳米、1纳米,按台积电、三星的技术开发规划,预料到2024年就能达到1纳米的量产,之后或能达到0.5纳米,最迟在2030就达到,而硅原子的直径是0.22纳米,按现时理论看,硅芯片无法往0.5纳米以下再突破。

台积电研发负责人、技术研究副总经理黄汉森就曾说:“透过纳米碳管、二维层状材料等新技术,可使电晶体速度变得更快、体积更小。”

这意味着在未来芯片技术的走向是与物料的换轨有关,以达到0.5纳米以下制程,或更高的效率。

然而,芯片物料的换代意味着中国换道超车的机会吗?还是弯道翻车的战场?

碳基材料前景更佳

目前,在碳基半导体技术上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彭练矛带领的团队可在国际上争一日之长短,在今年5月《科学》期刊上,彭练矛和张志勇带领的团队就发表论文,解决了长期困扰碳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瓶颈,如材料的纯度、密度与面积问题。

彭练矛研究相关课题已经有20年,是国际上起步较早的团队之一,彭练矛对相关技术应用相当乐观,在8月16日的“碳基材料与资讯器件研讨会”就表示:“相比传统的硅基技术,新一代的碳基电子及其信息器件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碳纳米管问题在决心

彭练矛认为:“碳纳米管的制造乃至商用,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决心,国家的决心。若国家拿出支持传统积体电路技术的支持力度,加上产业界全力支持,3至5年应当能有商业碳基晶片出现,10年以内碳基芯片开始进入高端、主流应用。”

尽管如此,相关技术还是处于科研阶段,由实验室环境变成量产的产业,还要经过效率提升、不良率下降、符合成本效益等重重过程。

财经作家张殿文就表示:“日韩贸易大战时,日本断了韩国芯片的料,而中国在材料方面几近完全没有发言权。”

事实上,布局次代芯片物料的团队、企业并非只有中国,日本向来在半导体物料就具有领先地位。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包括锗以及硅,也就是现在的阶段,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则包括砷化镓以及磷化铟,主要应用在通讯产业以及照明产业。

而第三代半导体才以碳化硅以及氮化镓为代表,则可应用在更高阶的高压功率元件以及高频通讯元件领域,在现时高新科技的发展格局中,碳化硅(SiC)材料及氮化镓(GaN)受到的关注更大。 

“碳化矽”日韩台领先

在相关领域,日本信越和日本胜高是市场上的霸主,现时的硅芯片原料供应商当中,日本信越就占了31%,次席则是日本胜高,占28%,第三位则是台湾的环球晶,达18%,三者相加就达到四分之三。

至于讨论焦点的碳化干硅,目前的生产商主要是韩国的SK Siltronic、日本的新日铁住金、台湾的环球晶,仍没有中国大陆公司上榜。 

可见,中国碳基芯片的发展恐怕在未来十数年都无法推出市场,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目今第三代半导体物料的应用尚且在起步阶段,更遑论是处于科研究阶段的碳基半导体。

中国力推芯片产业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美科技战中,中国会投入更大的资源,支持国产芯片产业,若中美维持斗而不破的格局,则居间的韩国、台湾仍能在科技战格局中得益,成为在全球疫情哀鸿、中美混战里暗爽的“第三者”。

联发科跻身全球第四

联发科是世界第四大芯片设计商,手机芯片市占率达24%。

联发科全名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作为台湾芯片设计的巨头,是联华电子多媒体部门分出来的子公司,于1997年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创立,创办人是现任董事长蔡明介。

联发科初期以CD-ROM芯片设计为主要业务,2002年,创立不足5年就成为世界前10名的芯片设计企业,2009年和高通共同签订专利协定,加入谷歌主导的Android智能手机的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渐渐在手机芯片市场站稳脚跟,现时已是全球第四大的芯片设计厂商。 

创办人兼董事长蔡明介是联发科基业的奠基人,如同台湾许多半导体产业名人一样,本科毕业自台湾大学电机系,后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留学,获电机系硕士,返台后曾担任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电子所研究经理,1983年加入台湾联华电子,担任多个部门的主管,在1997年创立联发科,并担任董事长至今,联发科2019年已抢占手机芯片24%市占率。

现时联发科行政总裁蔡力行于2017年走马上任,在此前,蔡明介力行从1989年起到2013年都在台积电打拼,做到台积电总经理暨总执行长。

用技术省成本

蔡明介力行执掌联发科后,奉行“用技术省成本”策略,有别于高通全力开发5G基频芯片中的全频(高、低频)芯片,联发科则专注于中低频芯片市场,正好赶上中美博弈及疫情下中低价手机销售上涨。

上任千多日,就使联发科股价由250元新台币(约35.5令吉)上升到近700元台币(约99令吉),成为台湾市值第二大上市公司,仅次于台积电,是联发科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三星电子打通上下游

三星电子拥有全覆盖、全能型的半导体产业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是韩国的电子产业巨无霸,业务包括智能电话、芯片代工、芯片设计等,在各领域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头。

三星电子作为三星集团一部分,在1969年由李秉喆创办,距李秉喆创立三星物产已有21年。在朴正熙年代,李秉喆被逼将韩国化肥厂捐献给国家,于是另觅蹊径,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建立电子工业基地,当时目标就是要比日本三洋电子基地还要大,开始时替日本三洋组装黑白电视机,及后自主研发,成为韩国最大电视机生产商。

李秉喆又在1974年创立三星半导体公司,同年收购韩国半导体,在逝世前4年的1983年就富有远见地将半导体定位为三星电子主要业务,同年宣布三星已经继美、日两国之后,成功自行研发出64K的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是继美国、日本后另一家掌握相关技术的公司,并在1984年建成三星半导体工厂,为三星电子在半导体行业的茁壮奠下基石。 

市值赶超英特尔

及后,三星电子在2009年通过手机、手机芯片生产、设计业务成功赶超半导体巨头英特尔(Intel),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目前市值约3000亿美元。

有别于台湾联发科专攻芯片设计、台积电专攻芯片代工,三星电子拥有真正全覆盖、全能型的半导体产业链,除了光刻机、芯片设计软件(EDA)以外,整个半导体几近都能由三星电子一手包办,现时中国华为的发展路向也和三星类近,意图成长为类似三星电子、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巨无霸。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国开放动力vs美国关税封闭

报道:笔峰

美国的封闭和孤立主义、高度自恋、一切都是自我中心,和中国的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形成强烈对照。在全球化旅程上,美国快速倒退,中国加紧前进,见证一个大时代的开始。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第二任,美国即将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孤立主义,高筑关税壁垒,打着“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号向全球征收关税。但中国却成为世界自由贸易最坚定的支持者,扩大开放,对日本和更多西方国家实施单方免签,让更多国际游客看到中国真貌,冲破西方主流媒体只手遮天的阴霾。

特朗普还没正式就任,就已经发出声明,要对中国加征关税10%,也同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

特朗普的思路就是要推动全球的产业链回到美国,要美国“再工业化”、要重整全球经济秩序,让美国的蓝领工人回复50年前的荣光,要振兴底特律,让美国的“铁锈带”不再生锈,而是要成为浴火重生的汽车之都。

加剧美国通胀

美国进入一个关税帝国时代,颠覆了全球化的基本价值观,也摧毁了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它带来的立竿见影效果,就是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会更加的万马奔腾,尤其民生用品。

最近美国的网购和百货公司都出现抢购现象,主要是消费者的强烈预期心理,忧虑特朗普上台后会百物腾贵,特别是中产阶级和底层的必需品,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若征高关税,美国市场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替代品,如当前网商Temu和Shein的几万种商品,都是美国消费者的刚需,最后关税只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特朗普推动再工业化也只是春梦一场,因为美国目前没有足够的人才,没有强大的工程师队伍,而企业文化早就被强势的工会势力所破坏,生产力奇低。

美国制造的汽车普遍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福特、通用等品牌只有在中国生产,仰赖中国市场,才能找到自己的第二春。但离开了中国,要在美国建立全产业链制造有竞争力的汽车,可说是椽木求鱼,不切实际。

即使当前在全球流行的美国特斯拉电动车,也是靠加州政府的大幅补贴,以及在上海的超级工厂支撑,才能够称霸一时。

中国致力兼善天下

但如今加州民主党州长纽瑟姆不满特斯拉总执行长马斯克支持特朗普,并且成为特朗普的亲密顾问,决定要将加州政府提供给特斯拉的巨额津贴取消,也将对美国电动车发展带来冲击。

相对地,中国正在加快开放的步伐,加强与全球供应链连结。苹果总执行长库克最近访问北京,就强调苹果今天的成就全是靠中国,中国对外企在华的投资给予更多的开放,包括金融业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种投资机构,加强中国和国际金融的融合,并且在医疗事业、医院经营,都开放给台港澳和外资企业,让中国的医疗事业更国际化。

事实上,恰恰在美国越来越封闭和独善其身之际,中国却是越来越开放和兼善天下,要扩大和深化供应链,来提升中国变革的动力,借助国际的创意,来焕发中国的创意,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新质生产力。

美国要扩大小院高墙,搞逆全球化,中国却是要拆走各种藩篱,推动更高水平的全球化。

香港、澳门和大湾区的关系也进一步深化,推动一签多行,大湾区居民可以一次,一年内就可以无限次来香港,每次可以逗留7天。

中国体制内也在酝酿推动更多开放的措施,来激活中国与全球的联系。近几年中国对体制内人员出国或到港澳地区,都有严格限制,每次出境都要层层上报,公务员和国企人员的护照都存在单位内,如今在新的开放大潮下,若能进一步松绑,会见证中国开放新版本的变貌。

激活中国与全球联系

中国也争取美国以外国家的连结,如欧盟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壁垒,中国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要对欧盟的农产品征收保证金施压,最终彼此妥协,避免双方撕破脸的双输,而是要争取双赢。由于欧盟正面对特朗普祭出的高关税政策,亟需中国的市场和地缘政治上的支援。

乌战超过一千天,也到了要解决时刻。特朗普已任命老将军凯洛格当特使,扬言要停止美国对乌军援,冻结战线。欧盟内部越来越多的声音,渴望和平,避免战火外溢、警惕爆发三战的危机。中国在这节骨眼是否可以担任调停人,不偏不倚,成为和平的天使,各方企盼。

美国的封闭和孤立主义、高度自恋、一切都自我中心和中国的开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形成强烈的对照,也是世界史的里程碑。

这是中国发展的新机遇,在全球化旅程上,美国快速倒退,中国加紧前进,见证一个大时代的开始。因而坏事变好事,特朗普的关税战、贸易战和科技战的步步进逼,讽刺地,成为倒逼中国新一波改革开放的推手。

美国在全球的形象逆转,成为自私自大的代名词,失去道德的制高点,无法再以自由开放自诩。中国则以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者和实践者,发扬人工智能和绿色科技,让全球惊艳。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