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国将推深空探测新计划

(北京28日讯)中国进行月球背面探测的嫦娥6号任务已经圆满回归,中国国家航天局随即发布多项后续探测计划。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新探测计划,未来将在月球探测方面,研制嫦娥7号和8号探测器,其中嫦娥7号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嫦娥8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验证。

报道说,在未来月球探测计划中,将与国际同行共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共用月球探测科技成果。

在更远的行星探测方面,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已经获得批准,包括4次探测任务,进行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深空任务,计划在10年到15年内完成。

6号实现3技术突破

卞志刚也指出,嫦娥6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3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

据嫦娥6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会上说,月背采集到的土壤状态和月球正面土壤细腻、松散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

中国国家航天局28日在北京举行月球样本交接仪式。经初步测算,6号任务采集月球背面样本为1935.3克。



反应

 

东海岸

拟跨5国1万公里 2退休教员骑行到中国

(文冬30日讯)两名七旬退休教员从今天起展开为期3个月的骑行之旅,准备一路向北,横跨5国、1万公里到中国,以这别具一格的方式,庆祝马中建交50周年。

两名老当益壮的骑士分别为74岁的巴生光华中学退休教师丁春光和72岁的霹雳天定国民型华文中学退休校长张贞明。

这趟骑行之旅于今早8时从文冬武吉丁宜贞德拜启程。两人携带轻便装备,以每日至少一百公里为目标,出发前往最终目的地——中国北京天安门。

丁春光接受访问时表示,马来西亚和中国建交50周年意义重大,因此想透过骑脚车经历的种种波折,比喻两国关系这50年来的起起落落,而当他们抵达天安门,则寓意着此趟旅程最终将达到圆满结果,正如两国建交50年的友好关系。

此外,他也希望能够沿途向大众展示大马人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同时藉此机会向长者证明,凡事只要有心去做,年龄不是问题。

丁春光表示,自己花了20年锻炼身体,5年前还以69岁之龄登上7600米的中国慕士塔格峰,成为全球最年长登顶的华人。

对于骑脚车,他则表示,自己已有20年的骑脚车经验,此行预计每日骑行120至140公里,预计9月29日抵达天安门。

天气是最大挑战

“天气是我们最大挑战,若过于炎热,会到油站用水直淋身体降温,至于路上意外,则需靠自己小心。”

另一名骑士张贞明表示,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始接触骑脚车,一开始只是在公寓范围内活动,熟练后就开始骑脚车出游,并且在2020年时曾从沙亚南骑到槟城。

来自霹雳曼绒的他指出,尽管自己只有4年的骑脚车经验,但目前已尝试独自骑行4000多公里至泰国、寮国和柬埔寨,历时52天,因此对于此次骑往中国之行信心满满。

“我也经常从梳邦骑回曼绒老家,这也算是锻炼体力,为这次远途做好准备。”

为了应对此次挑战,他还到脚车店学习简单的维修技术,并且花费近万令吉提升及维修脚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