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主管高龄化 陷青黄不接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日本许多中小企业正面临主管高龄化的问题,并有可能在14年后消失。《日经新闻》报道,1995年日本中小企业主管平均年龄是47岁;到2015年升高到63岁。由于世代交替缓慢,估计到了2030年这平均年龄,将属于超高龄的80岁。

在日本经济领域里,中小企业的贡献不小;90%以上的日本企业属中小型,它们雇用的人数也占日本劳动人口的70%以上。



最新这一调查数据显示,它们面临主管青黄不接问题。如果此一趋势无法尽早扭转,在“高龄化”问题冲击下,日本中小企业群可能在2030年完全被淘汰。

倒闭案将大幅增加

据报道,该调查对多由家族经营的小企业尤其悲观。相关数据显示,在2030年来临的两年里,人数在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倒闭案例将大幅增加,估计比创业案例多出17万个。

在1960年代日本筹办奥运会时,是国内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时代。那时经济一帆风顺,日本人对创业充满热诚,很多都是白手起家,属于“1亿人口”活跃的时代。

年轻力壮时就开公司的日本中小型企业老板如今都已步入高龄。一家日本中小型工厂的老板感叹:“大企业现在提倡退休后再雇用,中小企业的老板没有退休年龄。”



“现在,是想退也退不下来。现在,已经60岁的儿子无法接手。在这经济不景气之际,都不愿意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日经》催促国内中小企业,必须及时展开世代交替。相关调查显示,对“扩大投资、进行改革”感兴趣的老板,32%是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而70岁以上的老板中,只有21%认为有此必要。

5年前进行改革和更换接班人的公司,在2014年度盈利获得平均1.88%的提升。不进行换血的企业,平均盈利提高1.31%。

日本中小企业大多陷入困境,并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图为因后继无人,而被外企买走的“羽衣文具”所生产的粉笔。

金融风暴后陷入困境
后继无人被外企收购

《日经新闻》指出,在2008年金融风暴后,日本中小企业大多陷入困境。

据报道,日元高涨让日本大企业将生产基地外移,也重创了这些中小企业。目前,安倍经济政策实施日元走软,获益的也局限于大企业。

因为后继无人,一些中小企业最后被外企买走。例如,日本老牌文具公司“羽衣文具”以制造粉笔起家,它们的产品不但是“日本第一”,也在海外有一定市场。

然而,就因为72岁的老板患病,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只好将工厂设备、技术以及商标,卖给了一家韩国公司。

寄望年轻人创业

报道指出,日本人口逐年减少,国内中小企业该向外开拓商机。目前,在外设分行的中小企业为数占整体的3%,未达到日本当局想要的目标。

日本政府也寄望年轻人创业,然而在2015年的创业人数为就业群的4.9%,远不如西方先进国的10%。

另一方面,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部日前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等合作建立了“新出口大国联合体”,着眼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A)的生效,为中小企业发展海外业务提供支持。

该部门目前已应644家中小企业的要求提供了支持。

该联合体有地方政府、商工会议所、金融机构等718个团体加入。熟悉海外业务的原企业高管等坐镇JETRO,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

该不希望在今后两年内向JETRO等派遣约400名原企业人士等,为4000家左右中小企业提供援助。

安倍晋三上星期三宣布,将调高消费税的时期延后2年半,被认为是在“头痛医脚”。(法新社)

暂缓调高消费税
日相被批头痛医脚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日宣布缓调消费税,被指是在“头痛医脚”。 

安倍当天正式宣布,将消费税率从8%调高至10%的时期延后2年半,从2017年4月延至2019年10月。

他还决定寻求额外的5兆至10兆日元(约1897亿至3794亿令吉)预算规模,此次既推迟加税,又增加预算,无疑将对日本政府的财政形成巨大压力。 

安倍经济学长期效果差

“安倍经济学”在应对日本经济短期现实问题方面表现不俗,但在应对从根本上增强中长期增长力方面表现欠佳。

此次推迟加税又增加预算,还是过度依赖货币及财政政策,没有对日本经济的核心问题即结构性问题进行根本改变。

“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金融政策)、“第二支箭”(财政政策)在过去数年,确实取得一些效果。

日本内阁官房公布数据显示,该国近年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人数、平均薪金、企业收益、企业倒闭等方面都令人满意。

然而“第三支箭”,即结构性改革从未“射出”。日本经济长期面临劳动人口减少、老龄化加速、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费用增加、国内需求长期低迷等结构性问题。

日本结构性改革之所以未获进展,主要源于国内阻力。日本民众对安倍所倡导的结构性改革反应消极,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将导致更多失业而非增加就业。

反应

 

名家专栏

国库须增间接税收入/白文春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预计将在2025年占政府总收入的44%。

如果将石油所得税也计算在内,所得税占收入的比重将上升至50%。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然而,展望未来,所得税对政府收入的贡献可能会面临限制。这是因为,企业和前20%高收入群体的纳税人,可能会因未来政府不断征收更多税务,而不愿意在国内进行更多投资。

与美竞争

目前,马来西亚不仅需要与发展中国家竞争私人投资,还需要与发达经济体竞争。举个例子,甚至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吸引私人投资的力度。

因此,美国已经计划将公司税税率从21%进一步降至15%。这是因为,第二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曾提议降低公司税,以鼓励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产品。我相信他应会兑现这一承诺。

回顾特朗普首次当选美国总统时,他于2018年将美国公司税从35%大幅度降至21%。

尽管布鲁金斯学会在2018年的分析表明,减税只会暂时刺激美国经济,但同时也会加剧美国财政赤字。同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的研究显示,税收减免后,美国的投资目标未达到预期,并将其归因于企业对减税政策的敏感度较低,因为它们具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

我认为,一些企业仍然认为在美国营运成本过高,所以难以被吸引。

然而在我看来,美国总统仍会推进这减税计划,我认为,这15% 公司税税率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水平,加上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投资者是否会对投资美国产生重大改观,仍是难以预料。

直接税贡献比例高

若包括印花税和预扣税在内,直接税预计将贡献2025年大马政府总收入的56%, 相当可观。

另一方面,间接税预计将在2025年对政府总收入贡献约21%。在2016至2017年期间,当大马实施消费税(GST)时,间接税的比重曾提升至28%高水平。

预计间接税的主要来源将是销售与服务税(SST),约占政府2025年总收入的14%。如果消费税持续实施到今天,我估计它将在2025年对政府总收入贡献约20%,远高于销售与服务税。这是因为消费税是一种更广泛和依据消费活动作为基础的税收制度,而私人消费更占大马经济的高达60%。

然而,为了收取更多的销售与服务税,政府在2025年预算案中宣布,将扩大销售与服务税的征收范围,涵盖非必需品,如进口高档商品(如三文鱼和牛油果)。

变相消费税

扩大的销售与服务税将从明年5月1日起实施。对于基本食品项目,销售税豁免将继续保留。

此外,销售与服务税也将扩展至包括此前免税的企业对企业间(B2B)的交易服务。我想很有可能有一天扩大的销售与服务税,最终将会演变成和之前的消费税的性质一样,只是名字有所不同。

回顾今年3月,政府将服务税税率从6%提高至8%,涉及多个行业。然而政府把餐饮、电信、停车和物流等服务行业的服务税维持在6%。

这一次的服务税率增加促使2024年上半年销售与服务税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8%,效果显而易见。

其他间接税包括出口与进口关税以及国产税,约占政府总收入的6%。

非税收收入难持续

与此同时,政府的非税收收入预计将在2025年贡献其总收入的约22%。

在这一类收入中,最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投资收入,预计将在2025年对政府总收入贡献约14%。这些投资收入包括来自国家石油公司、国家银行、公务员退休基金(KWAP)和国库控股的股息。这些政府关连机构主要是帮助政府管理其投资资产。

国油收入前景成疑

其中预计国油将在2025年再向政府支付320亿令吉的股息,成为所有政府机构中最大的贡献者。但往后会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尚不清楚国油与砂拉越石油公司之间的谈判最终将会如何演变。

其他政府的非税收收入,包括各种准证和执照费用,以及石油特许权使用费。

如果将与石油相关的收入合并计算,预计它将在2025年贡献政府总收入的约18%,略低于2024年估计的20%。

尽管有所下降,石油相关的收入仍然占政府总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这显示马来西亚是一个幸运的国家,拥有石油储备。在我看来,若没有石油相关收入,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大马经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然而,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因为大马的石油储备正在逐年减少,会有用完的一天。因此我认为,政府必须采取永续的战略,扩大间接税收入,为未来当石油储备用尽时做好准备。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